-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2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646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視友如觀月!談《增壹阿含經》之善與惡知識的不同
此刻心情,只能以感慨來形容,這種情況恰如佛教所說的,善知識與惡知識之別。善知識或善友,能令我們提升、增上,而惡知識總會令我們墮落、沉淪。辦了個活動,其中兩位好友相約前來參加,放下身靜下心。因為條件及物資限制,在限制人數的情況下,還是讓本不具資格其中一位好友乙參與。活動前一天,好友甲因病缺席,而好友乙也跟著放棄前來。平白浪費空缺,也實在是沒那精神想要叨唸他們幾句。
另一件事,輾轉傳來他以二十幾歲的年級,想要放下世俗的一切,隨佛出家。但父親在他臨行前幾天,才透過友人,咨詢筆者兒子欲前往就讀的學院背景。當下只知道糟了,為何偏偏選中一間名聲欠缺的團體就讀,而非四大山頭所辦之學院或是正規傳統寺院。然而,待消息傳到筆者處時,對方已準備就緒,準備登機了。如何選擇朋友?為何善知識能幫助我們增上?這都能在經典中,找到答案。
在《增壹阿含經》〈安般品〉第八經中,佛陀以月亮來比喻善知識或惡知識。根據經典記載,當時有位婆羅門詢問佛陀說:「當云何觀惡知識⋯⋯善知識?」佛陀的同樣回答:「當觀如觀月」。看待朋友如觀察月亮,不同時段的月亮,可以用來比喻善知識,同時也可比喻為惡知識。就像:「月末之月,晝夜周旋,但有其損,未有其盈。彼以減損,或復有時而月不現,無有見者,此亦如是,婆羅門!若惡知識,經歷晝夜,漸無有信,無有戒,無有聞,無有施,無有智慧⋯⋯是故,婆羅門!我今說是惡知識者,猶如月末之月。」月末之月,是由農曆十六到三十。月亮由原本的盈滿到慢慢的損減,甚至隱沒不現。就像親近惡知識,受他影響,造作不善行,致使信、戒、聞、施、智慧退失。如月亮般漸失光明,最終消失。
與惡知識相反,親近善知識就如「月初生時,隨所經過日夜,光明漸增,稍稍盛滿,便於十五日具足盛滿,一切眾生靡不見者。」由初一到十五的月亮,佛陀將之比喻為親近善知識。月光漸次的增盛,最終到達十五的圓滿月。親近善知識能增益信、戒、施、聞、智慧,直至身壞名終,生天上或者善處。
上文中,說明了良師益友的重要性。當然,有些人會說,隨因緣吧!有時碰到了就隨順他吧!殊不知輪迴生死也是這樣來的,一次一次的不懂得逆流直上,甘願受那惡知識的拖累,惡法增長,善法慢慢的退失。如果沒有因緣親近善知識,起碼可以做到遠離惡知識。
來源:佛門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