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4-12-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687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84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以同理心接納他人
路加福音15:11-32蕩子的比喻,相信一般教友也耳熟能詳,大家聽道理時都會聽到天父如同那慈悲的父親,毫不計較地接納那位犯罪後悔過的小兒子,並讓他完全恢復以前的身份和地位。至於那位向父親生氣的大兒子,則提示我們不要成為心胸狹隘、自視高人一等的法利塞人和經師,以及不要將自己和天父的關係只停留在物質的層面,而應該如同天父一樣滿懷慈悲。以上這些我覺得十分重要,且要盡一生的力量去不停學習和實踐。而在這篇文章內,我特別想說出一些我個人的看法,就是以這時代的人的角度,去演繹慈父和大兒子之間的對話所帶出的思想。
有接受過一些溝通技巧訓練的人,例如一些醫護人員,都會知道如果你所要服務的人對你大發憤怒,相信一定是有些為當事人很重要的東西發生了、或是一些東西被誤解了。雖然我們接待這些人時,心中可能會很不快,因為無端端自己給人責罵,而自己可能根本沒有錯,或是那之前發生的事故卻不是自己經手的!但是我們那時仍要保持冷靜,並要以同理心去明白當事人的感受。
其實,那些動怒的人,往往只是擔心自己的需要不被重視、不被好好處理,而在他們心中最深處,就是恐怕自己不被「愛」,而他們根本是不想向他人生氣的。而我們那時如果要幫助那人,我們就要向他表達出他是被重視的,例如我們可以向他說:「我看得出你真是很不開心,你可否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這樣,當事人的情緒通常會緩和下來。接着,我們可一步一步去搞清楚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並為當事人提供適當的跟進工作,而最後,那當事人更有可能態度完全改變,反過來感激你呢!
蕩子比喻中的大兒子,可能其實也不想向父親生氣的,他本是愛父親的,否則不會一直勤力地為父親工作,他也不是不想弟弟改過的,他們是由細玩到大的嘛。他可能只是不明白父親的用意,更害怕自己不被愛、不被關注和重視,這是人性的心理。
而聖經上父親對大兒子的回答也很貼合人性的需要,父親不但沒有責怪他,馬上判他有錯,而是說:「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即是去肯定他也是有兒子的身份,父親的愛常與他同在,他的一切需要也不會被忽視。接着父親繼續說:「只因為你這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應當歡宴喜樂!」教小孩子時,先讓他知道自己被愛,再向他說道理,那時孩子便易於接受了。
從以上的反省,我覺得,雖然我們都是罪人,需要天父的憐憫,但我們有時也會扮演慈父的角色,去將天父的慈悲彰顯出來。這傳遞天主救恩的行動,是需要學習的,而以同理心去接納他人,會是實踐這行動的一個好方法。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