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
- 最後登錄
- 202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65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869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最新研究顯示,早期人類或許在美洲與巨型動物(如巨型地懶和乳齒象)共存了數千年,而非迅速將牠們獵殺至滅絕。這些發現挑戰了過去的「更新世大屠殺」假說,並改寫了人類在美洲的起源故事。
現代樹懶的祖先體型巨大,重達 4 噸,擁有巨爪。在巴西的一個考古遺址 Santa Elina,科學家發現約 27,000 年前的人類曾使用巨型地懶骨骼製作飾品。這些骨頭上有打磨痕跡和人工鑽孔,表明人類在動物死亡後不久便進行加工,而非使用已化石化的骨骼。
其他證據支持早期人類與巨獸共存
這張由研究人員提供的照片展示了烏拉圭 Arroyo del Vizcaíno 遺址的化石發掘現場,研究人員在此發現了距今約 30,000 年的人類活動證據。
(圖片來源:Martín Batallés / 美聯社)
1.烤骨頭?
研究表明,部分地懶骨頭上可能有人工火燒痕跡,暗示早期人類可能以地懶為食,或在營地附近處理牠們的屍體。
2.超越「克洛維斯」時代
傳統理論認為美洲最早的考古遺址是新墨西哥州克洛維斯(約 11,000 至 13,000 年前)。但在烏拉圭的 Arroyo del Vizcaíno,研究人員發現約 30,000 年前的動物骨骼上有人類切割痕跡。
3.白沙國家公園的腳印
新墨西哥州白沙國家公園保存了 21,000 至 23,000 年前的人類與巨型動物的腳印,顯示早期人類可能與巨型地懶、乳齒象等動物共享棲地。
這張由研究人員提供的圖片顯示了一件由巨型地懶骨質材料製成的人工製品,發現於巴西的一個岩石庇護所中,出土於距今約 25,000 至 27,000 年的考古層。
圖片來源:Thaís Pansani, Pierre Gueriau / 美聯社
挑戰舊理論:人類未立即造成巨獸滅絕
長期以來,許多科學家認為,人類進入美洲後迅速獵殺了大部分巨型動物。但新證據表明,早期人類可能與這些動物共存了上萬年。遺址中發現的腳印和骨頭表明,人類與巨獸的互動更複雜,可能不僅僅是捕食關係。
這幅插圖描繪了約 27,000 年前更新世時期,在巴西中部巨型地懶、人類和乳齒象共同生活的情景。
圖片來源:AP/Peter Hamlin
未解之謎:人類何時到達美洲?
儘管研究越來越多,關於人類抵達美洲的確切時間仍存爭議。從智利 Monte Verde 14,500 年前的遺址到烏拉圭和巴西的更早證據,科學家逐步打破「克洛維斯優先」的傳統觀點。
但即便如此,這些發現揭示了人類與環境之間的複雜互動,並讓我們更了解早期美洲的生活畫卷。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animals/20241224_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