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釋迦世尊在《阿彌陀經》三勸我們「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前天 01: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釋迦世尊在《阿彌陀經》三勸我們「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釋迦世尊在《阿彌陀經》言:

一、「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二、「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三、「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人人總會有一天,乃至起一念,當求出離,往生淨土

釋尊在以上三種情況下勸導我等凡夫,「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第一次勸導說在簡介極樂國土 (依報)和眾生 (正報)莊嚴之後,說明我們應當發願,往生彌陀國土的原因是: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諸上善人,是經中提及的聲聞(阿羅漢),菩薩(阿鞞跋致)及一生補處菩薩。

「善」的反面是「惡」,「樂」的反面是「苦」;極樂國土無三惡道,即無貪瞋癡,是純善無惡的「無為涅槃界」,「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而娑婆則是「有為生死界」,眾苦充滿,眾生皆是貪瞋煩惱成就,起惑造業,隨緣受報,苦不堪言,故名「堪忍」。

《觀經》韋提希曾向釋尊吐露了我們的心聲: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我們都是閻浮提 (地球)、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的眾生。

如《地藏經》言:「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娑婆世界的人道有四部洲,其中北俱盧洲的人福報至大,是「八難」(八種難以信受佛法的眾生)之一,而南閻浮提 (或譯南瞻部)的人福報至小,惡多善少,甚至純惡無善。此濁惡世所見所聞,皆是惡人、惡聲!

不樂閻浮提濁惡世,是人們共通的「厭苦緣」。人人總會有一天,乃至起一念,當求出離,往生無憂惱處 (淨土)。釋尊正好把握千載一時的機緣,寧可暫捨在耆闍崛山的法華經會,不請自來到王宮,及時為韋提希及我等未來世一切凡夫,宣說阿彌陀佛名號救度、念佛往生的淨土法門。

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未來世一切凡夫,當然包括我等造業造罪的南閻浮提眾生--下輩生的「遇惡凡夫」。他們一生埋頭造惡,臨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復教稱「南無阿彌陀佛」,即蒙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現在人前,讚慰而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明明這些都是「遇惡凡夫」下輩之機,何以被阿彌陀佛讚嘆為「善男子」?原因只有一個--稱佛名故!彌陀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殊勝無上功德。不論任何眾生,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即能獲得大利無上殊妙功德,即能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離六道輪迴,可生極樂成佛。

因此,釋尊在簡介往生彌陀國土的方法和利益-- 執持名號,一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佛與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彌陀國土,說明念佛往生,易行殊勝之後,第二次勸導「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念佛往生彌陀淨土的利益是「大利」、「真實之利」,不同凡響,是釋尊所見、所證之利,非我們世間一般所見的小利,人天因果的、有漏的、不實之利。釋尊在《無量壽經》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其實,釋尊在《觀經》流通分更讚嘆念佛人為「人中分陀利華」,而且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甚至是「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 佛子、佛女等眷屬,何等尊貴!由此可見,念佛人是「善男子、善女人」,而念佛往生極樂淨土的眾生,皆是「諸上善人」。

發願往生者應當取信於「聖言量」,並受持讀誦此經,即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釋尊第三次勸導說在六方如來證誠之後,說明發願往生者應當取信於「聖言量」,因為一切諸佛皆稱讚彌陀名號,念佛往生人皆為一切諸佛所護念。「念佛往生」的可信性是百分百,否則怎會有諸佛擁戴,「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呢?

釋尊勸言:「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釋尊在《無量壽經》言:「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很多菩薩赴湯蹈火,也不能得聞此經!

我們真的有大福報,今生藉釋尊出興於世而得聞,可說是難得稀有,故此勸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釋尊續言:「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相反地,「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大利當前,豈容有失!

總括來說,釋尊在《阿彌陀經》三次勸導我等凡夫,「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態度誠慇,言辭懇切!生彼國土者,即往生阿彌陀佛的國土、佛土、淨土、報土,亦即西方極樂世界。何况,釋迦、彌陀兩位世尊在東西兩岸,扮演不同角色,完成此「不可能使命」 --度盡一切眾生,包括至愚最惡的南閻浮提眾生,得生諸佛之家,完成無上佛道!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2 19: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