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1-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27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讀《楞嚴經》卷一的七處徵心
我們如欲認識自己的心、思維及行為,現代的心理學科提供了不同的理論和方法。
佛法有關「心」的討論很豐富,在各種經論中均有開示。
今次談的是《楞嚴經》。曾有古德說過:「自從一見楞嚴後,不讀人間糟粕書。」
本文試從《楞嚴經》的「七處徵心」說略談尋找真心的方法。
《楞嚴經》卷一記載,阿難被女子鉢吉帝所迷。佛陀命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往救。阿難回到佛陀處,痛悔不已,懇求修證之法。佛陀指出,「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佛陀為了破妄顯真,七次問阿難識心「今何所在?」但阿難的七次回答,例如回答心在身內、在身外、在眼根內或在中間等,都得不到佛陀認許。這是因為阿難不識妙明之淨心,周遍法界,無所謂在或不在。
七處徵心,這「徵心」意思就是指覓心—找尋心之所在。七處徵心是說阿難向佛請教有關心的功課:心是甚麼?心在哪裏?這相類於哲學中尋問人生意義及尋究真理的課題。
阿難的回答有以下七種,佛陀遂一駁斥了。阿難提到心的「七處」包括:
一、心在身內;二、心在身外;三、心潛眼根內;四、心在內外明暗之間;五、心隨所合處(隨著與法相合而產生);六、心在中間(心在根與塵中間);七、心乃無著(心不會著住於任何一處)。
以現代人的知識,自然明白佛教言「心」,不是指血肉的心臟。「七處徵心」的內容,讓我們察覺對外境的認知及判斷,如何影響我們對「心」的認識。
「七處徵心」清晰表明,心的實體與位置並不是佛法所討論的事。眾生的心識依境攀緣而生起對外境的情緒、認知及判斷。
怎麼辦呢? 方法是老實認識自己的身心狀況,從而有入手著力點!
也許,農曆新年在即,試試靜思及體驗一下心的流動,學習辨認自己的心的形態。
「心如工畫師」,在日常生活中感知自己的心,探索怎樣修練、怎樣轉化。共勉!
來源:佛門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