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4-3-31
- 最後登錄
- 2025-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58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108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媒體來源:台灣大紀元
原文網址:https://www.epochtimes.com.tw/n463111/
更新:2025年01月22日
監察院舉行記者會。(記者常懷仁/攝影)
【記者常懷仁/臺北報導】去年發生的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導致六人死亡,北檢日前起訴五人,監察院22日表示,臺北市政府專業警覺性不足,於被害人已住院休克,未即時進行下架、保留、封存等預防性措施,亦未第一時間採樣食物檢體,錯失採樣黃金期,肇致本案迄今仍未查獲病原菌來源,監院通過監委王幼玲、張菊芳、田秋堇所提糾正案,糾正臺北市政府。
監委表示,臺北市政府去年3月24日中午接獲通報2件疑似食品中毒個案,但稽查人員當日傍晚才至寶林茶室現場稽查,對於疑似問題食材及餐點亦未進行下架、保留、封存等預防性措施,致同日仍有8名民眾陸續至該餐廳用餐,引發腹瀉、腹痛、嘔吐等食品中毒症狀。
監委指出,北市衛生局的相關程序書已明確規範,可能與食品中毒事件有關的檢體均應考慮列為採檢標的。但臺北市政府2次至寶林茶室現場稽查,於個案表示餐廳「炒粿條」有發苦、發酸異狀,且個案已住院休克甚或死亡等情下,均未針對餐廳食材及餐點進行採樣,僅抽驗廚師手部檢體及菜刀、砧板等環境檢體。
此外,監委提到,食藥署對於食品中毒案件涉案業者之停業情節認定,未有明確準則,逕交由地方政府衛生局自行判定,目前僅4直轄市訂定相關作業原則,且判定業者停業之樣態及基準各異。
監委指出,食安法相關法規雖規範餐飲業者應完成產品責任保險之投保,但本案發生前,食藥署對於食品業者投保狀態未建置勾稽比對機制,以掌握食品業者投保情形,均有損消費者權益,要求食藥署應確實檢討改進。
監委王幼玲、張菊芳、田秋堇強調,食藥署允建立食品中毒案件監測及預警機制,強化餐飲業者自主管理,並研議加強受害者救濟保護相關可行性措施,以降低食品安全事件之危害。
=============================================================
感想:寶林茶室造成許多人食物中毒死亡,可說是一個重大的食安事件,除了店家之外,可能臺北市政府也有一些疏失在裡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