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2-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645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6583
- 相冊
- 1
- 日誌
- 18
    
狀態︰
離線
|
「自律神經失調」聽起來很抽象,到底哪裡痛?
中醫師臨床上看到症狀各不相同,有的睡眠品質不佳,
有的是胸悶、手腳發抖等症狀,不是器官疼痛,但就是渾身不對勁。
有相對應的3茶飲可以參考。
雲品中醫診所醫師黃懷儒指出,中醫將自律神經失調歸類為「虛勞」、「心悸」、「鬱症」等範疇,
認為其核心在於「臟腑失調」、「氣血不足」和「陰陽失衡」。
臟腑功能與自律神經相關
黃懷儒指出,中醫認為人體的自律神經功能與五臟六腑的協調運作密切相關。
常見的引發原因包括情志失調、先天不足、過勞或飲食失調等。其中,
情緒壓抑、壓力過大會導致肝氣鬱結,進而影響脾胃消化、心神安定,甚至化火傷陰。
氣血不足 陰陽失衡
除了情志因素,黃懷儒說,過度勞累或久病耗氣也會導致氣血無法滋養臟腑,
心神失養,影響神經系統穩定。
此外,生活習慣不佳、熬夜晚睡等造成陰虛或陽氣不足,
無法平衡身體內在機能,進而出現胸悶、心悸、疲倦、手腳發抖等症狀。
氣血陰陽恢復平衡是切入點
針對自律神經失調,黃懷儒說,中醫強調辨證論治,根據不同體質和病因進行調理。
部分人可能夾雜多種病因,導致病機及臨床表現複雜。中醫治療以恢復氣血陰陽平衡為核心,
重新喚醒臟腑功能,進而改善症狀,調整體質。
3款茶飲應對不同成因者
黃懷儒建議,針對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可根據不同的體質和證型,搭配適合的中藥茶飲,結合中醫治療使療效加成。
肝鬱氣滯型:情緒波動大,易煩躁,胸悶脹痛,睡眠不安,食慾不振。可飲用玫瑰菊花茶。材料包括:玫瑰花8朵、菊花5克、陳皮5克。將所有材料加煮沸過的熱水,浸泡10分鐘後飲用。
心脾兩虛型: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面色萎黃、全身無力、食慾差。可飲用黃耆龍眼茶。材料包括黃耆15克、龍眼肉15克、生薑2片。將材料加入500c.c.水中煮沸,轉小火煮10分鐘後飲用。
腎陰虛型:頭暈耳鳴、五心煩熱、口乾咽燥、夜寐不安。可飲用桑椹枸杞茶。材料包括桑椹15克、枸杞6克、冰糖適量。將材料放入熱水中煮沸10分鐘後飲用。
黃懷儒強調,中藥茶飲需搭配中醫治療共同進行,由中醫師根據症狀及體質判斷合適的茶飲,以達到最佳的調理效果。
飲用時需保持適量並搭配規律作息和健康飲食,有助於全面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 圖片來源/雲品中醫診所.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黃懷儒中醫師、健康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