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9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處眾不恚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懇辭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發帖狂人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6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處眾不恚

勝鬘夫人在佛前立誓:「佛陀,我從今日開始,一直到覺悟成佛,對於一切眾生,決不生起一念瞋恚的心。」處眾不恚,就是跟大眾相處的時候不要常常生氣。意義有四點:不瞋人過、不恨人非、不念人異、不害人順。

1.不瞋人過

不瞋人過,指對別人的過失不要生起瞋心,要慈愛護念。有些人在跟人相處的時候,經常顯出很生氣的樣子,比方說見到有人進來,就沒好氣地說道:「你是來幹什麼的?」「我們這裡在辦公,出去!」像這種態度,都是「相撲雞」的性格。‭ ‬

有一次,我去參觀美國一所大學,才踏進門,屋子裡走出來一個美國人,他態度柔和地問我:「有什麼需要我服務的嗎?」我覺得這句話很了不起,時常有給人幫助、為人服務的觀念是很重要的。

我們的生存,是仰賴社會大眾所給予的,我們應該感謝大眾,對別人只有感恩感謝,沒有生氣、發脾氣的理由。而且,人有瞋心,就會失去做菩薩的資格。聲聞法以貪心為大患,一起貪染,就難於出離世間,而菩薩以瞋心為大患,一有瞋心,就不能攝受眾生。所以大乘菩薩六度法門當中,以忍辱波羅蜜防治瞋心,以慈悲心對治瞋恚。

2.不恨人非

不恨人非,是要包容與我們有種族、地域、信仰等差異的人,即使是曾經犯下過錯的人,也不排斥、輕視他。與眾相處怎樣才能不生氣,不惦念他人的過失呢?我提倡「你好我壞、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四點,作為人我相處之道的參考。

例如,晚上出門,回家比較晚,家人瞋怪我們這麼遲回來:「真是莫名其妙!」

我們趕快說:「是的!我莫名其妙,這麼遲才回來。」

如果他再責怪:「幾點鐘了?真是豈有此理!」

趕快說:「是的!真是豈有此理。」

「你混蛋!」

「是的!我混蛋。」

能夠這樣不恨人非,並且肯自我認錯,就能解決問題。

3.不念人異

這個世間是一個森羅萬象,千差萬別的世間,即便是一雙手,手指頭伸出來也不一樣長短,更何況是其他呢?允許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才能有圓滿包容的人生。比如天主教和佛教不同,但是彼此應該互相尊重;男人和女人的長相、性格不同,也要互相尊重。

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家人,都是有緣人,怎能不相親相愛呢?應該要包容彼此習氣與性格上的差異。其次是鄰居,中國有一句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與鄰居友好,平時能相互照應。對於同事也要互相幫忙,不能認為同行是冤家,同行更應該相親相敬。譬如你教書我也教書,你寫文章我也寫文章,你做商人我也做商人,互相提攜,資源共享,才能提升生命的品質。

4.不害人順

不扯後腿,不破壞他人的好事,進一步隨喜功德,在大眾中才能受人歡迎。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之所以偉大,是因他視「一切眾生都如羅睺羅」。彌勒菩薩曾說:「天下都是有緣人,相敬相親,怎不滿腔歡喜!」縱使我們在世間上,在人群裡有很多的不滿意,很多的冤枉、委屈和挫折,甚至受人排擠。不過,自己要有廣大的心胸來包容,用深入的眼光來透視,更重要的是不要嫉妒別人的好。

與人相處須處眾不恚,處眾不恚應做到不瞋人過、不恨人非、不念人異、不害人順。

(星雲大師全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系統通知:簽名被屏蔽。請速依下列順序辦理更新,1.退出系統;2.重新登入;3.更新資料。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1 03: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