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7-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60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7697
- 相冊
- 1
- 日誌
- 20
    
狀態︰
離線
|
別名:巴攏、竹莢魚、瓜仔魚、真鰺、巴蘭、瓜魚、巴弄、硬尾、黑尾
英名:Japanese Jack Mackerel, Japanese Scad, Japanese Horse Mackerel
學名:Trachurus japonicus
形態特徵:
體呈亞圓筒形而稍側扁。吻尖。脂性眼瞼發達,前部達眼之前線,後部達瞳孔後緣附近,留下一個半圓的縫隙。
上下頜各有一列細齒。胸部具鱗。具有兩個背鰭。
側線由起點至第二背鰭起點下方幾乎呈直線,而後斜下至第二背鰭第7-9 鰭條下方起至尾柄又呈一直線;
側線上全被稜鱗,稜鱗高而強。背部另有一副側線,沿著背鰭的基底一直延伸至第二背鰭基部起點之下方。無離鰭。
尾柄低,尾鰭分叉深。側線位置的稜鱗數為71-72。體背藍綠色或黃綠色,腹部銀白色。鰓蓋後緣上方具一明顯黑斑。
背鰭暗色,胸鰭淡色,其餘各鰭黃色。
生態習性: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海域。群居性,喜愛群游於近沿岸水域,具有日夜垂直分布之習性。
棲息深度範圍為0-275公尺,但通常棲息在50-275公尺的深度。幼魚時期會伴隨在大洋漂浮的海藻移動。
肉食性,主要以小型甲殼類及小型魚類為食。在其主要產地日本與臺灣均是常見與重要的食用魚種。
棲地分布:
本種在鰺科魚類中分布較窄,僅分布於日本、朝鮮半島、臺灣、中國沿海等西北太平洋區。臺灣各地沿岸均可見其蹤跡。
資源狀況:
在臺灣屬於常見魚種,數量普遍,為常見的經濟性食用魚類。一般由底拖網、一支釣、流刺網及定置網捕獲,全年皆產。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