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7-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630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753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台灣每年新增1萬7千多人罹患大腸癌。腸胃科醫師陳保中表示,大腸癌不是老人才會得,他在門診中看到很多30多歲案例,只是覺得肚子脹、排便有點不順、偶爾血便,一檢查就是大腸癌,提醒要防大腸癌,除定期做檢查,有研究發現多攝取含有膳食纖維或槲皮素的蔬果,對抑制癌細胞具有潛力。
陳保中在臉書粉專「Dr.陳保中」PO文指出,大腸癌前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到有感覺的時候,常常都已經太晚,他在門診看到不少年輕案例,沒家族史、平常都還好,只是肚子會脹、偶爾血便,一開始還以為是痔瘡,結果一照竟是大腸癌。
陳保中指出,有研究發現,素食者罹患大腸癌的機率低於葷食者,主因在蔬果中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時間。《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2023年一篇回顧研究也指出,每日攝取25克以上膳食纖維,可使大腸癌風險下降22%。
提升腸道免疫防線
除膳食纖維外,陳保中指出,許多蔬果中還含有槲皮素,例如葡萄、洋蔥、花椰菜、藍莓,可能有抗發炎、抗癌的效果,雖然這些研究目前大多還是在初步階段,但從飲食防癌,絕對不會錯。2022年發表於《藥理學前沿期刊》的一篇研究顯示,槲皮素有助誘導結腸癌細胞凋亡,提升腸道免疫防線。
陳保中指出,大腸癌真的不會只找老人,而是會看你平常吃什麼、運不運動、腸子裡有沒有瘜肉,然後慢慢長、慢慢變壞,一發現就3期,要防大腸癌,飲食多蔬果之外,該做的檢查就去做,真的沒什麼好怕的。
45歲以上就能免費篩檢
陳保中表示,大便潛血檢查每年都可以做,而且是健保給付的,只要45歲以上就能免費篩檢,有問題再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把瘜肉處理掉,就不會變成大腸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