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153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淺談經懺 
 
 
  
佛道教的經典(懺)多如牛毛,那麼到底這些經典在說些什麼呢?這些經典又是從何而來?為何而寫?有些教徒(或是經懺的作者)說這些經典的來源是「上天所賜、天神所言」;也有說是「神祇所降」、「神靈所示」? 我想這些應該都是言過其實吧? 
 
基本上這些經典的創作者應該都是「很有智慧」、「很有見解」倒是真的,並且是因為其「時代背景」的「許多因素」而著作,這些因素有些是生活環境的困頓、難以釋懷的不公不義、天地星象變化的不知所以然、沒有答案的生老病死,沒有答案的宇宙世界來源與去處、有些則是不容於朝廷、不容於仕途、反之,則是為了朝廷的正當性合理化而著作,最多的經典著作者則是針對「人性、人心、人身」作了非常透徹細緻的分析描述,有些則是根據前人(智者)所言、所行而給於記載、讚揚、評論。當然還有許多許多的因素? 
 
這些經典的創作者蘊含著一個動機,那就是在「合理化」,「宣洩化」,「共鳴化」,為此,他又需要創作許多經典以圓滿之前的論述,簡言之,就是用更多的經典以「解釋經典」。有些經典於今看來有些許「破綻」或是「不合邏輯」,甚至是鑽牛角尖,不過那也無妨,就把他當成古典文學欣賞吧?畢竟宗教的形成「元素」裡「神秘」是很重要的一個元素,所以有些是不能用「邏輯」去思考的 
 
有些掌教者或是執教者因為深恐信徒有所猶豫或是不信,所以盡量用「合理化」來說服自己也說服別人,使其成為忠實的信徒。假如這個合理化解釋仍然無法使你信服,他最後的說法則是你必須「領悟」、「意境法」、「深刻體會」「生活實踐」「心領神會」「磨練法」,或是「天機未達」等等等一大推說法〈理由〉,假如還是講不通,乾脆不跟你講的也有。 
 
有了這些基本認知後,對於經懺就無需看得那麼神祕、神力、神聖不可侵的心態。畢竟無論入世出世,只要是人就必須面對現實的人生,活在當下心存【正氣、正念、正信】,遵守人間法才是正途。 
 
(台灣道教總廟 玄義宮)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