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7-2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39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630
 - 相冊
 - 2
 - 日誌
 - 1
  
 
 
 
     
狀態︰
 離線  
 
 | 
人工智慧(AI)迅速普及,ChatGPT、Google Gemini 與 Microsoft Copilot 等工具已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表示,單次使用ChatGPT提示約耗電0.34瓦時與0.322毫升水,Google表示Gemini提示耗電約0.24瓦時,相當於微波爐啟動1秒鐘用電量,水資源消耗約5滴(約0.23毫升)。Google一年來已使Gemini回答單次能耗下降33倍,碳排放降低44倍,反映硬體和算法最佳化成效。 
 
4月國際能源機構報告,全球資料中心電力消耗到2030年將超過945太瓦時,略高於日本目前全國用電量。AI驅動工作負載為主要貢獻者,AI最佳化資料中心能源需求同時期將增長超過四倍。 
 
自2022年ChatGPT推出以來,AI採用速度史上無人能及。OpenAI 8月報告,ChatGPT每週活躍用戶達到7億,每日處理約25億條提問。微軟將AI嵌入Office,Google則整合至Gmail和搜尋,回答量達五年前難以想像的規模。 
 
儘管硬體效率和冷卻進步降低資料中心水資源效率,微軟也在可再生能源採購大量投資以抵消不斷上升的消耗,但僅靠效率提升無法跟上AI使用的指數增長。這正是著名的傑文斯悖論,效率提升使技術使用成本降低,驅動更高用量。單一回答可能只消耗微不足道的電力,但每天數十億次回答會累積更高的總體電力和水資源需求。 
 
AI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隱形成本無法再忽視。每次問答雖然只消耗微量水或電,但數十億次當然造成影響電力網路和當地水系統的足跡。Google、微軟和OpenAI說法,效率提升實在且必要,但僅靠這些還不夠。接下來就是企業責任感,包括透明報告、更智慧監管和消費者自覺使用。如果AI要實現承諾而不消耗地球資源,世界必須將每次問答視為不只是網路衝浪,而是所有地球人的資源決策。 
 
錄自:科技新報 
 
 |   
 
- 
總評分: SOGO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