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用自來水沖就好? 研究:感染風險差異不大
使用自來水沖洗傷口,感染風險與使用生理食鹽水的差異不大。
受傷後要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在使用藥水等消毒並包紮,是許多民眾從小到大養成的習慣,但雙和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譚家偉與其團隊研究分析指出,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與使用自來水清洗傷口的感染風險並沒有顯著差異。
該研究指出,團隊回顧12項研究,其中包括3330名患者,以及總計3352處傷口,就前述資料內容進行統合分析發現,使用生理食鹽水或自來水清洗傷口,造成的感染風險並沒有顯著差異,換言之,自來水的安全性並不比生理食鹽水來得低。
不過,譚家偉提到,團隊依據研究結果,詢問國內109位醫師的意見,其中10人本來就會用自來水清洗傷口,另99人堅持使用生理食鹽水,經詢問99位堅持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的醫師,得知相關研究後,是否認為結果可信,其中54.5%表達同意。
但認為研究結果可信的醫師中,僅有37%表示願意改用自來水清洗傷口,至於其他醫師不願意改用自來水,主要是認為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已經是常規流程、不能更改,或是出於同儕壓力,也有部分擔憂未使用生理食鹽水,未來若有醫療糾紛可能被告等,另也有醫師認為現階段缺乏臨床指引,或是在實務上很難跟患者解釋。
譚家偉說,他曾經詢問水資源專家台灣的自來水品質情況,而該位專家提到,台灣自來水廠輸出的水品質與國外相同,國人擔憂的主要是配送水管以及社區大樓管路是否乾淨,團隊回顧的12篇論文中,也包括印度、伊朗、巴西、香港等國家地區的研究。
(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