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5-30
- 最後登錄
- 2025-10-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95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33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oursogo 於 2025-10-14 10:38 編輯
星際物體 3I/ATLAS 可能是來自 宇宙早期的 100 億年前的時光膠囊
3I/ATLAS 在接近 太陽系(Solar System)之前,可能已經 1,000 萬(10 million years)年沒有發生過
近距離接觸。
一個天文學家團隊試圖追蹤星際物體 3I/ATLAS 的過去軌跡,並透過模擬超過 1,300 萬(13 million )顆恆星,
追蹤其穿越 星系(galaxy)的路徑。
7 月 1 日,天文學家發現一個異常物體正以幾乎是之前星際訪客 奧陌陌(Oumuamua)和 鮑里索夫(Borisov)
彗星 速度的兩倍的速度快速穿過 太陽系(Solar System) 。
該物體很快就被證實為一顆 星際彗星,並推測其彗核(不包括彗髮的岩石中心)直徑約為 5.6 公里(3.5 英里),
潛在質量超過 330 億噸(33 billion tons)。
天文學界持續追蹤 該天體,從我們的角度觀察它穿過 太陽系(Solar System)並位於太陽後方。我們甚至可能
利用美國太空總署的「毅力號 / Perseverance rover 」火星探測器觀測到它。
但它從何而來?
幸運的是,引力具有時間反演對稱性,如果我們知道一個天體的軌跡,我們就可以逆向推算並追蹤它的路徑。
在一篇提交給《天文物理學雜誌》但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的新論文中,西班牙 拉科魯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A Coruña)
的一個團隊嘗試了這個方法。
該團隊使用了 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蓋亞任務的數據,該任務繪製了 銀河系(Milky Way)及
更遠星系中恆星和其他天體的三維地圖。
透過追溯該 天體1000萬年來的路徑,團隊試圖確定它過去曾與另一顆恆星近距離接觸的地點,距離不到2秒差距
(6.5光年 / 6.5 light-years)。
「我們識別出93次名義上的相遇,其中62次在2σ水平上顯著。然而,這些相遇均未產生任何有意義的擾動,」
研究團隊在論文中寫道。 「最強的擾動者Gaia DR3 6863591389529611264,其質量為0.30 pc,相對速度為
35 km s−1,僅對 3I/ATLAS 的軌道產生了 |∆v| ≃ 5 × 10−4 km s−1的速度變化。
pc內的任何恆星飛掠都無法解釋3I/ATLAS目前的軌跡,也與其起源無關。
簡而言之,這些潛在的近距離相遇都無法解釋3I/ATLAS的起源,幾乎沒有改變其軌跡。
但將其追溯到過去,研究小組認為它可能起源於星系的薄盤,這與早期的研究相反,早期的研究認為它可能來自厚盤,
因為它很少偏離銀河系平面。
綜合來看,所有數據表明,儘管 3I/ATLAS 在太陽附近沿著薄盤軌道運行,但它可能是一個古老的天體,這與早期形成系統中
原始行星盤或外奧爾特雲的拋射一致,並且很可能與薄盤和厚盤之間的過渡區域有關,儘管其起源仍未公開,」研究團隊總結道。
需要對 3I/ATLAS 和其他星際天文進行進一步研究才能得出進一步的結論,但這項初步研究表明,它可能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天體,
可能已經獨自運行了數十億年,直到我們在恆星附近發現它。
研究團隊認為該天體大約有 100億年(10 billion years old)的歷史,使其成為銀河系和宇宙中最早行星系統形成的時間膠囊,
儘管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它的真正起源。
「3I/ATLAS 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使我們能夠研究源自其他恆星系統的天體的演化——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都無法做到的。到
目前為止,我們還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資訊與通訊技術研究中心 (Centre for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研究員兼團隊負責人 佩雷斯·庫託(Pérez Couto)在一份聲明中補充道。
“每一次觀察都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往宇宙過去的窗戶。”
這項研究已發佈在預印本伺服器 arXiv 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