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6旬婦手麻就醫 竟揪出「心肌病變」?!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前天 02: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為一般人的五倍以上,且多數中風後難以完全恢復,易造成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

65 歲的李女士則因手麻長年困擾,甚至接受過「腕隧道症候群手術」,後來卻逐漸出現呼吸困難與心律不整。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張藝耀說明,患者經深入檢查並搭配基因檢測,才確診為「成人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沈積症造成的心肌病變(ATTR-CM)」透過治療也逐漸好轉。

罕見心臟疾病ATTR-CM  嚴重恐致心衰竭
張藝耀主任說明,「成人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沈積症造成的心肌病變(ATTR-CM)是少見但嚴重的心臟疾病,由異常蛋白質沉積於心肌所致,會導致心臟肥厚、心律不整及心衰竭。典型徵兆包括「三心」:心律不整、心衰竭、心肌肥厚與「兩異」:神經病變、腎功能異常。雖然病程無法逆轉,但若及早診斷並配合藥物治療,不僅能延緩病情惡化,也可改善生活品質,讓患者維持心臟功能穩定,降低併發症風險。



「心房顫動」中風風險高五倍 新一代口服抗凝劑預防血栓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 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林恆旭指出,當心跳忽快忽慢時,血液容易滯留於心房內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流跑到腦部將會引起腦血管栓塞,會大幅增加中風風險。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為一般人的五倍以上,且多數中風後難以完全恢復,易造成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如能積極控制心律搭配使用新一代口服抗凝血劑,將可有效降低血栓與中風風險,維持心臟功能穩定。

年長者疲倦、心悸、頭暈、走路易喘 勿輕忽
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許榮城提醒,心臟疾病並非遙不可及,早期可能僅出現輕微疲倦、心悸、頭暈或走路易喘等症狀,常被誤以為是「年紀大、體力差」而忽略。唯有正視症狀、主動檢查,包括定期量血壓、心電圖及必要的心臟影像,才能有效預防病情惡化,守護心臟健康,降低中風或心衰竭風險。

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及早察覺問題並治療
這些看似微小的日常不適,背後可能潛藏致命風險。亞東醫院副院長林子玉提醒,民眾應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以及戒菸限酒等,並依醫師建議定期追蹤檢查。及早察覺問題並及時治療,往往能大幅降低心臟疾病帶來的嚴重後果,提升生活品質。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在線上
2
發表於 前天 20:13 |只看該作者
手麻也會這麽嚴重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0-18 21: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