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子用久「白白的」不是發霉 廚師曝1招 乾淨不留痕
日本廚師解釋,鍋子底部殘留的白色斑點不是發霉,而是礦物質沉澱,只要在水中加醋煮沸,就能輕易擦拭恢復原狀。
有些鍋子長期使用後會出現白色斑點,乍看之下就像是發霉一樣,且怎麼刷都清不掉,不少民眾最後只能把鍋子丟了,不過日本廚師解釋,這並不是發霉,而是水蒸發後留下的痕跡,就如同水垢一樣,只要加水與醋煮滾後靜置,就能輕鬆用海綿或抹布擦拭乾淨。
《Yahoo JAPAN》專欄報導,廚師Papuchan表示,不少民眾對於鍋子內的白色斑點有疑慮,想知道到底怎麼清潔及如何正確保存,其實這些白白的斑點並不是發霉,而是水中蘊含的礦物質,如鈣、鎂等成分,當水蒸發後礦物質會殘留在鍋子上,就像是水垢一樣,最後變成一般人眼中的「白色斑點」。
Papuchan指出,煮沸的水在鍋子中放太久,清理鍋子前多次重複煮水,或是清洗完後未直接將鍋子擦乾,反而是以晾乾的方式處理,都會比較容易讓鍋子出現礦物質沉澱,尤其在不鏽鋼廚具上又會更明顯。
Papuchan說,想解決此問題,只要使用含有檸檬酸的清潔劑,或是食用醋就能輕鬆辦到;首先在鍋子裡加入約2公分深的水量,接著加入一大匙檸檬酸煮沸,關火後稍微靜置冷卻,就可以輕鬆用海綿或抹布清理乾淨,若有些礦物質沉澱太嚴重,可以直接使用含檸檬酸的去污粉稍微摩擦,馬上就能讓鍋子恢復亮晶晶的模樣。
(中時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