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11-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4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614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喝茶人必懂的六大茶類
茶葉通常分為六大類: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這種分類法是依據茶葉的製作工序分類的,關鍵是茶葉的發酵程度,一般茶葉製作過程有: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攪拌、殺菁、揉捻、乾燥等過程,而所謂的發酵是在制茶程序於「室內萎凋」完成後,讓茶青靜置數小時,與空氣接觸起緩慢氧化作用,稱為「發酵」。
當茶葉經過發酵過程中,茶葉的香氣或品質達到制茶師的要求時,制茶師就會採取殺菁程序,讓茶青不再發酵,殺菁可以採取用蒸氣去蒸茶青或用加熱的大鐵鍋去炒茶青,如此茶青就停止發酵了,因此,依據茶葉的制茶程序與發酵程度可以區分六大茶類。
1.綠茶
綠茶是人類歷史上最早製作出來的茶類,至今可能超過三千年以上,如今全世界綠茶飲用量僅次於紅茶。它的製作流程:茶菁→殺菁→揉捻→乾燥;所以,綠茶是茶葉採收後沒有經過萎凋過程直接就殺菁,它是屬於不發酵茶。
依殺菁方式,綠茶種類可分為:採用炒菁的龍井茶、碧螺春;採用蒸菁的玉露茶、抹茶。
2.黃茶
黃茶起源於明末清初,它的製作流程:茶菁→殺菁→悶黃→揉捻→乾燥;它在綠茶炒菁後用紙把茶葉包起來悶黃,這樣泡出來的茶湯除了有綠茶的鮮香之外,還含有一股柔和的甜醇。
黃茶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大類。其中,黃芽茶代表性茶品是君山銀針;北港毛尖則是黃小茶的代表性茶品。黃茶大多用玻璃杯沖泡,當熱水沖下去後,茶尖原本浮在水面,泡開後會一根一根直立在杯子中間,很特別。
3.白茶
白茶起源於福建福鼎,製作流程:茶菁→萎凋→乾燥,所以,它是經過重度萎凋(36小時以上)、不攪拌、不殺菁、輕度發酵。
有句俗諺:「一年茶、三年藥、五年少、七年寶、十年找不到。」這是指,早年白茶多是廟裡禪師所製作,然後存放起來,每當村子裡有人出現感冒、發熱、頭痛、牙疼等症狀時,都會到廟裡求一些老白茶,人們喝下熱熱的老白茶,出個汗,病痛就消除了;白茶的藥性比茶性還重要,當然老白茶存放的年代越久藥性越強,前些年疫情嚴重期間,我都習慣飲用老白茶增強抵抗力。
所以民間有個順口溜:「不是你容顏易老,是你白茶喝的少!」
白茶的種類可分為:用茶芽製作的白毫銀針;一般茶葉製作的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4.青茶
青茶是屬於最晚創制的茶類,起源於福建地區,它的製作過程有:茶菁→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攪拌→殺菁→揉捻→乾燥等過程,所以它屬於半發酵茶。青茶的種類分閩北青茶的五夷岩茶;閩南青茶的安溪鐵觀音;廣東青茶的鳳凰水仙;台灣青茶的文山包種茶、高山茶、烏龍茶、凍頂烏龍茶、鐵觀音、東方美人茶等。
各類青茶中,茶菁採收時間全年都可採,唯獨東方美人茶的茶菁採收,必須在炎夏端午節前後10天,這期間茶樹嫩芽經小綠葉蟬吸食後長成之茶芽,因為茶樹被小綠葉蟬咬過後唾液留在茶葉上,泡出的茶有濃濃的蜂蜜香。
相傳百年前,英國茶商將此茶呈獻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由於沖泡後,其外觀豔麗,猶如絕色美人漫舞在水晶杯中,品嘗後,女王讚不絕口而賜名「東方美人」。
台灣高山茶中有稱冬片的,而冬片是什麼茶呢?冬片是由於當年天氣遽變,原本在寒冬中,突然天氣變暖和了,導致茶樹在嚴寒冬季誤以為春天到來而萌發嫩芽,這時採收嫩芽製的茶就稱為冬片,由於產量極少因此特別珍貴。
冬片的口感醇厚,韻味滑順細膩,且因生長緩慢,累積了較多的胺基酸與碳水化合物,使其風味獨特,具有低苦澀、高甘甜、葉片厚實的特色,並常帶有花香、冷霜味或礦石味,是台灣特色茶之一。
5.紅茶
紅茶初創之始也算是管理學上「危機變轉機」的案例。話說在明末清初年間,位於福建桐木關的小村,村民正在做茶時,從江西來了一批軍隊,村民因害怕而躲到山裡,等到軍隊走後才回到家,來不及殺菁的茶菁已經全部變黑,村民心疼一大批的茶菁,立即燒鍋炒菁繼續製茶,做出黑黑的茶葉,交給閩南茶商試賣,哪知這批茶非常受西洋人喜歡,茶商於隔年請村民照著這個方式繼續製茶,並以更高價格收購,這就是紅茶的起源。
紅茶製作過程:茶菁→室內萎凋→揉捻→解塊→補足發酵→乾燥等,屬於全發酵茶。紅茶種類繁多,世界三大紅茶為印度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錫蘭紅茶及中國祁門紅茶。台灣則有以獨特香氣聞名的紅玉紅茶(台茶18號)、帶有蜜香的蜜香紅茶(用小綠葉蟬叮咬過的茶葉製作)、阿薩姆紅茶(台茶8號)以及六龜野生紅茶等。
六龜野生紅茶採自國有林區的野生山茶所製作,六龜山茶樹屬於台灣原生種,因野生山茶樹生長於國有林地內,民眾不可私下採茶,後來,辦理野生山茶的標售工作,訂定標售方式和採收規範,避免不當採收傷害原生種茶樹。
6.黑茶
黑茶的名稱應該來自於茶葉烏黑或黑褐色的外觀,是屬於後發酵茶。所謂後發酵茶是指茶葉的製作過程包含「渥堆」工序,在濕熱的條件下,讓茶葉堆在一起進行長時間發酵,溫度高達70°C,為了避免溫度太高,還要不定時翻堆,「渥堆」工序長達一週左右。
黑茶製作過程:以較粗老的茶葉原料,經殺青→揉捻→渥堆(微生物參與發酵)→乾燥等工序製成。代表茶品有雲南普洱熟茶、湖南黑茶(如茯磚茶)、湖北青磚茶、廣西六堡茶等。
有人誤解普洱茶是黑茶,其實,普洱茶是限定在雲南地區茶樹的茶菁製作的茶葉,稱為普洱茶,計有普洱生茶、普洱熟茶、普洱老茶三類。普洱生茶歸類於綠茶(曬菁毛茶);普洱熟茶有「渥堆」工序屬於黑茶;普洱老茶是指經過長時間儲存陳化的普洱生茶,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來自於茶葉的自然轉化過程,其中,普洱生茶需要自然陳放數年至數十年,才能稱為普洱老茶。
經過以上的解說,相信你應該了解六大茶類的分類標準與茶葉特性,這樣你就能針對各類茶的特性,找出泡茶方式,泡出美味的茶湯。
來源:大紀元生活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