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55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那些我們不在意的“小”罪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11-7 00:45: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那些我們不在意的“小”罪


我們常常以為,罪惡一定是顯而易見的,伴隨著巨大的警告和後果。可現實卻是,許多罪並不是以這樣的方式出現的。它們悄無聲息地溜進我們的生活——一次看似無傷的謊言、一點輕描淡寫的閒言碎語,或是一句隨口而出的刻薄言辭,刺痛了別人的心。我們往往輕易地原諒自己,把它們看作微不足道的“小事”,無害且無關緊要,轉瞬即忘。

然而,我們稱為“微小”的,在安拉眼中可能卻極為沉重。

當“小”變得沉重

安拉在古蘭經中警示我們:

“你們道聽而途說,無知而妄言,你們以為這是一件小事;在真主看來,確是一件大事。”【24:15】

這節經文最初是為揭露誹謗而降示,但其中的教訓遠不止於此:凡是我們覺得“輕描淡寫”的,在安拉麵前都可能是沉重的。

罪過不必被列為“大罪”才會傷害我們。那些被我們習慣性忽視、反復犯下、甚至不再在意的“微小”罪行,往往才是壓在天平上最沉重的砝碼。

不經意間脫口而出的謊言

謊言往往從不經意間開始:誇大一個細節,編造一個藉口,或是為了面子而隱藏事實。每一次都顯得微不足道,卻在不知不覺間留下痕跡。

可安拉卻告誡我們:

“願說謊成性者遭棄絕!。”【51:10】

安拉的棄絕,意味著說謊者今後兩世得不到安拉的慈憫與饒恕。

一絲謊言或許微小,但它卻在一點點侵蝕我們的誠信。而當謊言成為習慣,它會在心中築起一道高牆,將我們一步步推離真理——推離安拉。

看似親密的閒談

閒談、背談、八卦往往以無害的聊天出現,讓人誤以為談論他人的缺點,能換來彼此間的親密感。

但安拉明確警告:

“傷哉!每個誹謗者,詆毀者 。”【104:1】

這種“輕鬆的談話”並不是在建立感情,而是在破壞,是誹謗,是詆毀。它破壞信任,破壞團結,更在我們未曾察覺時,悄悄腐蝕了自己的心靈。

傷人的言語

有時,罪不在於我們背後說了什麼,而在於我們當面對別人說出口的那些話。一句帶刺的諷刺,一句冷漠的玩笑,一次本可以忍耐卻選擇的尖銳回應。

安拉提醒我們:

“你們應當對人說善言。”【2:83】

信仰是言論與行為的統一體, 即心口一致地招認“除安拉外,絕無應受崇拜者;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僕人和使者。”並身體力行,將自己的整個人生變為崇拜安拉的過程;以穆聖(願主福安之)為楷模,切實履行治理大地的使命。

信仰,只有外化為人類個體和集體生活中的具體行為,才可稱其為真正的信仰。信仰,始於個人的意識深層,終於生命的結束,包括對教門所有功課的履行及所有生活細節中對天啟原則的貫徹施。

舌頭有巨大的力量,它既能撫慰、治癒,也能帶來傷害——這種傷害往往超越道歉所能彌補的範圍。

熟悉的罪行更危險

這些“微小”罪行的危險,不僅在於它們的發生,更在於我們對它們的習以為常。當我們一次次重複,以至於不再覺得心中有愧時,心靈就會逐漸失去柔軟。

先知穆罕默德(願主福安之)曾說:“當信士犯下罪過時,他的心上會出現一個黑點;若他悔過,那黑點便被抹去;但若他繼續沉迷,黑點就會蔓延,直到籠罩整顆心。”《伊本·馬哲聖訓集》

這不僅僅關乎行為本身,更關乎這些行為對內心的侵蝕。

重回光明的道路

值得慶倖的是,安拉從未關閉悔改之門,真主在古蘭經中教導我們:

“善行必能消除惡行。”【11:114】

哪怕是一件微小的善舉、一句真誠的話語,或是一聲發自內心的求饒,都足以洗滌我們以為無法被寬恕的過錯。

關鍵不在於從不跌倒,而在於是否在跌倒後清醒,是否懂得悔改與彌補。

當然,經文中的“善功”包括一切善行。而“罪惡”則指一些小罪。因為大罪須通過真誠懺悔方可消除。

一份清醒的呼喚

或許,真正的危險不在於那些我們畏懼的“大罪”,而在於那些我們早已習慣、不再在意的“小罪”。一個為了保全面子說下的謊言,一句背後的耳語,一聲無心卻鋒利的言語——它們不是微不足道,而是無聲的盜賊,悄悄偷走我們的光明。

但別忘了,安拉的仁慈遠遠超過我們的過錯。只要心靈願意覺醒,只要舌頭能再次說出求饒與良言,只要我們邁出悔改的一步,心就能被重新擦亮。

無論我們跌倒多少次,安拉的寬恕永遠都在,祂的慈愛足以讓一顆蒙塵的心,再次煥發光芒。

(伊斯蘭之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18 02:3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