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11-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49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61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那些我們不在意的“小”罪
我們常常以為,罪惡一定是顯而易見的,伴隨著巨大的警告和後果。可現實卻是,許多罪並不是以這樣的方式出現的。它們悄無聲息地溜進我們的生活——一次看似無傷的謊言、一點輕描淡寫的閒言碎語,或是一句隨口而出的刻薄言辭,刺痛了別人的心。我們往往輕易地原諒自己,把它們看作微不足道的“小事”,無害且無關緊要,轉瞬即忘。
然而,我們稱為“微小”的,在安拉眼中可能卻極為沉重。
當“小”變得沉重
安拉在古蘭經中警示我們:
“你們道聽而途說,無知而妄言,你們以為這是一件小事;在真主看來,確是一件大事。”【24:15】
這節經文最初是為揭露誹謗而降示,但其中的教訓遠不止於此:凡是我們覺得“輕描淡寫”的,在安拉麵前都可能是沉重的。
罪過不必被列為“大罪”才會傷害我們。那些被我們習慣性忽視、反復犯下、甚至不再在意的“微小”罪行,往往才是壓在天平上最沉重的砝碼。
不經意間脫口而出的謊言
謊言往往從不經意間開始:誇大一個細節,編造一個藉口,或是為了面子而隱藏事實。每一次都顯得微不足道,卻在不知不覺間留下痕跡。
可安拉卻告誡我們:
“願說謊成性者遭棄絕!。”【51:10】
安拉的棄絕,意味著說謊者今後兩世得不到安拉的慈憫與饒恕。
一絲謊言或許微小,但它卻在一點點侵蝕我們的誠信。而當謊言成為習慣,它會在心中築起一道高牆,將我們一步步推離真理——推離安拉。
看似親密的閒談
閒談、背談、八卦往往以無害的聊天出現,讓人誤以為談論他人的缺點,能換來彼此間的親密感。
但安拉明確警告:
“傷哉!每個誹謗者,詆毀者 。”【104:1】
這種“輕鬆的談話”並不是在建立感情,而是在破壞,是誹謗,是詆毀。它破壞信任,破壞團結,更在我們未曾察覺時,悄悄腐蝕了自己的心靈。
傷人的言語
有時,罪不在於我們背後說了什麼,而在於我們當面對別人說出口的那些話。一句帶刺的諷刺,一句冷漠的玩笑,一次本可以忍耐卻選擇的尖銳回應。
安拉提醒我們:
“你們應當對人說善言。”【2:83】
信仰是言論與行為的統一體, 即心口一致地招認“除安拉外,絕無應受崇拜者;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僕人和使者。”並身體力行,將自己的整個人生變為崇拜安拉的過程;以穆聖(願主福安之)為楷模,切實履行治理大地的使命。
信仰,只有外化為人類個體和集體生活中的具體行為,才可稱其為真正的信仰。信仰,始於個人的意識深層,終於生命的結束,包括對教門所有功課的履行及所有生活細節中對天啟原則的貫徹施。
舌頭有巨大的力量,它既能撫慰、治癒,也能帶來傷害——這種傷害往往超越道歉所能彌補的範圍。
熟悉的罪行更危險
這些“微小”罪行的危險,不僅在於它們的發生,更在於我們對它們的習以為常。當我們一次次重複,以至於不再覺得心中有愧時,心靈就會逐漸失去柔軟。
先知穆罕默德(願主福安之)曾說:“當信士犯下罪過時,他的心上會出現一個黑點;若他悔過,那黑點便被抹去;但若他繼續沉迷,黑點就會蔓延,直到籠罩整顆心。”《伊本·馬哲聖訓集》
這不僅僅關乎行為本身,更關乎這些行為對內心的侵蝕。
重回光明的道路
值得慶倖的是,安拉從未關閉悔改之門,真主在古蘭經中教導我們:
“善行必能消除惡行。”【11:114】
哪怕是一件微小的善舉、一句真誠的話語,或是一聲發自內心的求饒,都足以洗滌我們以為無法被寬恕的過錯。
關鍵不在於從不跌倒,而在於是否在跌倒後清醒,是否懂得悔改與彌補。
當然,經文中的“善功”包括一切善行。而“罪惡”則指一些小罪。因為大罪須通過真誠懺悔方可消除。
一份清醒的呼喚
或許,真正的危險不在於那些我們畏懼的“大罪”,而在於那些我們早已習慣、不再在意的“小罪”。一個為了保全面子說下的謊言,一句背後的耳語,一聲無心卻鋒利的言語——它們不是微不足道,而是無聲的盜賊,悄悄偷走我們的光明。
但別忘了,安拉的仁慈遠遠超過我們的過錯。只要心靈願意覺醒,只要舌頭能再次說出求饒與良言,只要我們邁出悔改的一步,心就能被重新擦亮。
無論我們跌倒多少次,安拉的寬恕永遠都在,祂的慈愛足以讓一顆蒙塵的心,再次煥發光芒。
(伊斯蘭之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