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6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粧佛 保存者:張瑞益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昨天 01: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粧佛 保存者:張瑞益


類別:傳統工藝  級別:傳統工藝  種類:泥作

保存者:張瑞益

認定理由:

1.藝術性:造型工法承傳福州彩塑藝術風格,佛像莊嚴且多元能呈現神韻藝術,深具藝術價值。
2.特殊性:具有修復能力,能與木雕神像做有機結合,呈現複合美感
3.地方性:由福州師陳祿官、王智弘、蘇國亮一脈師傳,具有地方色彩。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粧佛」是傳統神佛像雕刻的一種技藝,其中結合了木雕、漆藝和彩繪等三種技藝。臺灣早期神像藝術風格多承襲中國福建、廣東沿海一帶。在清領時期大量移民來到臺灣,因族群不同,所需求的唐山師傅也不同,因此造成各族群間塑造出的神祇,在其造型跟體態也各有不同風格的差異顯現。泉州和福州兩派的粧佛工藝在日治時期的拓展到達高峰,受現代美術教育與西方美學薰陶,促使臺灣匠師開始思考融入自己的思維與想法,逐漸本土化,勇於創作自己的作品。1800年代臺灣粧佛界知名的藝師有林起鳳、林福清、林邦銓;1900年代則有陳祿官、陳駿檉等粧佛藝師。

「粧佛」技藝保存者張瑞益1963年出生於嘉義縣溪口鄉。1995年開始向師承陳祿官的王智弘藝師學習,張瑞益運用業餘時間到王智弘店面學藝。1997年開始向師承自蘇文章(蘇文章師承陳祿官)的蘇國亮學藝。王智弘與蘇國亮的作品特色保有陳祿官系統的早期風格,形式較為傳統保守,人物沒有太大或較多的動作與姿勢。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一路好走,寶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28 06:2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