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2015-12-29最後登錄2024-10-4主題查看積分27895閱讀權限130文章8865相冊1日誌0
 
    
 
                        狀態︰
離線   | 
| 在許多釣友的印象裡黑鯛是一種很刁鑽的魚種,其實不然,任何一
 種魚,只要去了解它,相信要釣獲的機率是蠻大的,先來看看黑鯛是甚麼樣的魚種。
 黑鯛是屬於雜食親底性的魚種,棲息於沿岸至水深50~60M的水域,於漲潮時常常會回溯
 至河口甚至到中遊河段,亦為廣鹽性魚種,。在一般環境裡對任何事物的警覺性極高,尤
 其對音波極為敏感,稍稍有震波,馬上會有極大的反應,。每年12月下旬至隔年4月為黑
 鯛的繁殖季節,順道提一下黑鯛有趣的性別轉換,黑鯛在孵化後體內同時擁有雄性的精巢
 以及雌性的卵巢,在幼魚時期一直到2歲時雄性的精巢比較發達,雌性的卵巢只是擁有但
 是沒有功能所有1歲以內的黑鯛都是呈現公魚狀態,從2歲起大約50%的雄魚體內的精巢
 慢慢的退化,雌性的卵巢漸漸成長直到3歲時就可完全成長為成年雌魚,另外50%的黑鯛
 維持雄性魚的精巢,所以黑鯛在2歲以前是全部是雄性,2~3歲時50%的黑鯛是不交配、
 不繁殖的,很有趣對不對,其實這跟黑鯛就餌有很大的關聯,這一點Kevin還在研究中,
 所以沒有辦法告訴各位,Kevin的研究或許是對的或許是錯的,也怕研究不到一半的東西
 提出來會笑釣各位的大牙。
 
 了解黑鯛是甚麼樣的魚種後該進入我們的主題了~~
 
 甚麼季節可以釣獲黑鯛
 
 黑鯛在台灣沿海其實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釣獲的魚種,無論是春夏秋冬到處都有他的足跡
 ,只是差別在於體的大小。
 一般而言,約12月~4月份是黑鯛交配產卵的季節,此時大量的成魚會順著水溫迴游而
 上,到達沿岸地區準備交配產卵,而台灣的水溫南北溫差有時會到達5°C之多,所以黑
 鯛迴游到南部地區至多到中部就會滯留,比較少往北繼續迴游,這就是為甚麼每年農曆
 過年前後台南、布袋到金湖等釣場都是釣黑鯛正期的原因,黑鯛為要準備在產卵後所消
 耗的體力會一直進食,此時靠岸以大型成魚為大宗,要想釣獲青物的也是要趁此時。
 等到產卵季節結束後,大型成魚會避開即將接近的熱潮,慢慢的往比較深的水域退去,
 留下來的大多是體型比較小,1~2歲的成魚,量也會比產卵季節少一半(這點Kevin懷
 疑是否離開的大多是雌魚)。
 到了夏季時還是可以在各釣場釣獲黑鯛,體型比不上產卵季,但是量因小魚的孵化卻
 增多了,黑鯛的成長速度是很快的,大約6~7個月就可以成長到200g左右,所以一直
 到秋季前,巴掌大小的量是很多的,之後隨著沿岸海中的食物的繁殖季節(蝦蟹繁殖季
 節)大量生長,黑鯛的成長速度更是快速,大約到達產卵節前大約可以成長到達400g~
 500g,由於這段期間,黑鯛仰賴的食物大多是以岸邊所產的甲殼類為主,所以還是可
 以在岸邊或是稍深一點的水域釣獲。所以,釣黑鯛是不分季節的,只是在過年前後體型
 較大,夏季體型較小,記得釣獲小黑鯛要放他回去,等她成年以後他是會再回來的。
 
 甚麼溫度可以釣獲黑鯛
 
 黑鯛最適合的水溫大約在18°C ~ 28°C,但是還是可以適應上到32°C下到10°C的
 溫度,只是甚麼樣的水度會是最適釣的水溫呢?據Kevin的經驗大約是15°C ~ 23°C
 ,水中的含氧率高的話,水溫上到28°就餌狀況還算阿莎力,當超過這個水溫時黑鯛
 會呈現活力不足的狀態,所以水溫高時黑鯛會本能的潛往比較深的水域獲是躲到靠近
 潮流的地方避開溫度太高的水域。
 水溫過低時即使水中的含氧率充足黑鯛對任何釣餌都興趣缺缺,15°C ~ 10°C的低
 溫還勉強會有產卵前的黑鯛會就餌,低於10°C的水溫釣到的黑鯛,我敢保證他的肚
 子一定超級餓的,因為低於10°C的水溫黑鯛的活動力也會隨越來越低的溫度減緩,
 水溫越低活動力也越低,最後會呈現半冬眠狀態,溫度再低時就會忘記活動而死亡,
 應該也沒有黑鯛會笨的一直待在那麼冷的水域中,這時的黑鯛是會躲到較深的水域
 去避寒。
 水溫太低有一例可提供參考:東引地區在每年的3月份,因為大陸地區高山上融雪
 後流到珠江口的雪水造成東引地區所謂的”冷水期”,在此時的水溫很低,就算是較
 深的水域水溫也不會高過10°C,黑鯛的活動力很低,量也不是很多,在”冷水期”
 到東引釣過魚的釣友應該都遇過收穫不是很好的釣況。
 所以,在台灣本島的氣候,只要不是連續的冷鋒面大寒流,應該都是釣的到黑鯛的
 ,再換個方向看,台灣台灣本島應該是最適合釣黑鯛的氣候了。
 
 甚麼樣的水域有黑鯛
 在水中的魚只有一個相同的目標,那就是”活著”,想要活著,除了想辦法不被吃掉
 再來就是永遠跟著食物跑,哪裡有食物,魚就往哪裡去,這是永遠不變的定律。
 先來看看黑鯛在大海中一些天然的食物是甚麼,蝦類、蟹類、貝類、海蟲類、小魚
 類,依台灣本島的環境這些食物大多都棲息在砂、砂礁沿岸以及礁岩的潮間帶,
 這樣講來整個台灣沿岸都應該是黑鯛棲息的水域,但是卻有些地點怎麼釣就是釣不
 到黑鯛,這是因為洋流、潮流、地形與食物的緣故(這個答案有一點複雜,聊下去
 可能會聊不完,如有機會再好好的介紹),造成有些地區不適合黑鯛棲息,從大鵬
 灣以南到恆春半島,在往上走直到蘇澳一帶極少有黑鯛聚集棲息的釣點,就算有
 也是在港區,量也不算很多,但是,偶而有體型較大的黑鯛會遊到上述區域。
 再往上走宜蘭、基隆水域的地形不像花蓮、台東,沿岸一出邊沒幾十米就陡降數
 十米或是上百米的陡峭地勢,水深平均3~70米,剛好適合黑鯛棲息的深度,並
 且擁有許多的砂礁混合地形,蝦、蟹、貝類等食物的生態也都不錯,所以沿岸
 都有黑鯛的足跡。
 台南七股地區一直往北走,直到北部淡水一帶等整個西部沿岸屬砂質地形,擁
 有豐富的水中資源,水中因含有極豐沛的浮游生物於食物鏈中墊底,吸引一些
 蝦類、蟹類、貝類、海蟲類、小魚類棲息居住於此,因此從食物鏈的底端往上
 三層的黑鯛也因為有這些蝦、蟹、貝類等食物而隨季節大量遷移至西部沿岸。
 但是黑鯛的量最大宗的還是要以台南七股、嘉義布袋、雲林金湖等蚵棚養殖水
 域,原因無他,除了海中原有豐盛的生態以外,就是黑鯛喜愛吃蚵仔,剛好黑
 鯛盛產季節與蚵棚養殖業著的作業週期相近 (每年的颱風季節過後養蚵的蚵棚
 就會拖至海中央串蚵殼等待生長,其中經過幾次收成後,到隔年第一個颱風
 進來前所有的蚵棚便會拖回來,再等颱風季節過後再重複作業) , 所以中南部
 沿海才有”黑鯛的故鄉”之稱。
 
 甚麼樣的釣餌可以釣獲黑鯛
 黑鯛屬於一種超級雜食又貪吃的魚種,葷的、素的、硬的、軟的、會動的、
 不會動的只要是克的下去的東西他都有興趣,對於一般釣黑鯛所使用的釣餌
 有沙蝦、五鬚蝦、南極蝦、小捲、秋刀魚肉、海蟲、福壽螺、雞肝、雞腸等
 ,這些都是一般釣友慣用的釣餌,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拿來釣黑鯛呢?早幾年前有一些無聊的日本人竟然拿西瓜
 去釣黑鯛,竟然給他釣到了,於是就研發出一系列的西瓜釣法。
 這幾年也有人拿路亞、軟蟲來甩黑鯛,咬度還真的不錯勒。
 其實黑鯛真的是雜食天吃到不行的魚種,Kevin曾經使用測重鉛中過黑鯛
 ,用飛壘口香糖中過黑鯛,便當吃剩的菜脯中過黑鯛,牛肉、豬肉都中過
 黑鯛,真的是想不出甚麼東西不可以拿來當餌釣黑鯛的。
 無論甚麼樣的釣餌都無所謂,只要是勾的上釣鉤的都有可能釣的到黑鯛,
 但是釣餌跟釣場、季節是有極大的關係的。水溫較低的冬天所使用的釣餌
 必須注重釣餌的味道,水溫較高的夏天適用比較軟一點的釣餌。如果使用
 比較特殊的釣餌來釣黑鯛,必須要像水庫餵養一般的方式,以長期的方式
 於魚徑餵養,再配合該釣餌的味道拌和誘餌,如此必有所獲。釣場環境如
 果是食物資源非常豐富的釣點(如東引),請勿標新立異嘗試太特殊的釣餌
 ,畢竟你買來的釣餌不及海中的資源,如此環境之下除非長期多量的餵養
 類似海中資源的食物,否則很難改變黑鯛的習慣。
 
 甚麼樣的誘餌可以誘到黑鯛
 市面上的誘餌超過百種,每一種都說他很強,要怎麼選擇一包可以誘的到
 目標魚的誘餌粉,不用想那麼多,其實每一包都可以誘到黑鯛的。有沒有
 想過,慶菜買一包誘餌粉,慶蔡A薩ㄍㄧㄠ ㄍㄧㄠ ㄟ,A薩慶蔡戇戇ㄟ~
 這樣就可以釣到魚了,沒錯,釣黑鯛的誘餌粉就是這麼簡單,只是要注意
 到使用的季節,泳層的深淺、搭配的釣餌,就算是臭酸的A薩也可以誘集
 一堆黑鯛的。
 以前到東引釣魚,為了節省開銷,就去飼料行買一整袋20kg的小雞飼料
 當誘餌,麵粉麥片再加南
 極蝦拌一拌,在正常的釣場條件下效果都是不錯的。在本島做釣也曾經買
 一包20kg的統X寶X狗飼料去釣黑鯛,前言已經提過,史上最貪吃的魚就
 是黑鯛,只要注意,釣飄誘浮,釣底誘沉,只要A薩搭配釣餌使用並且可
 以順利到達預設的釣層,做到誘釣同步這就是一桶好的誘餌。
 一般作釣的誘餌大致是這樣搭配的:
 磯釣~
 釣南極蝦誘南極蝦(腥、酸、香)
 釣活蝦誘南極蝦(腥、酸)
 釣蛹餌單拌誘粉(腥)
 釣福壽螺誘福壽螺(腥)
 釣西瓜誘西瓜(香)
 
 筏釣~
 釣福壽螺誘福壽螺
 釣蚵誘蚵
 釣雞肝誘雞肝
 釣雞腸誘雞肝
 釣牛肉誘牛肉
 大致上誘餌的搭配是以以上的模式為基礎,這只是一般常用的幾種,其實
 還有很多釣友習慣一些比較獨特的方式,不勝枚舉,重點是從慣用的方式
 中找出適合自己釣法的搭配,這樣才可做到戰無不勝。
 
 
 甚麼樣的泳層可以釣獲黑鯛
 黑鯛的習性是屬親底性的魚種,但是雖然是親底性的也不代表永遠待在水
 層的底部,黑鯛是比較明顯的食物在魚哪裡就在哪裡的。
 一般黑鯛都是在水域的底層獵食,那是因為一些貝類、蟲類、藻類都是生
 長在海底的環境,所以在一般環境下我們所選擇的釣棚會設定在水域的底
 層比較能釣獲黑鯛,但是在有些潮間帶或是潮差比較明顯的礁岩或是消波
 樁上可以發現有一些野生的石蚵是生長在這裡的,在其中不難發現一有一
 些石蚵只剩下一層白色的蚵殼底,那都是黑鯛沿著岩根底部攀爬到水表所
 吃掉的,由此可見黑鯛不一定只會待在水域的底部,就像剛剛提的食物在
 魚哪裡就在哪裡,所以囉~~觀察釣場是很重要的,任何的釣場資訊都是
 釣獲目標魚的最好依據。
 
 
 http://www.fishing.day.tw/page28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