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68|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寶石介紹] 古代玉石大展 (3) [複製連結]

論壇顧問

論壇老太后☆☆☆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顧問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綜圖精英分享家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唯美清純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2-14 00:00: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玉鏤雕雙龍首佩 玉鏤雕雙龍首佩,戰國晚期,長13.5cm,高7cm,厚0.3cm。1977年安徽省長豐縣楊公鄉戰國晚期墓葬出土。 佩青玉制,有色變沁斑,薄片狀,整體呈“弓”字形。佩以中線為對稱軸,對接雙龍,兩端雕龍回首仰視,唇吻部位卷曲誇張。龍身短而寬,飾凸起的谷紋,谷紋以短陰線勾連。佩中部廓外上、下鏤雕雲紋,上部及兩下角都有鏤雕的孔洞,可穿繩。 這件玉佩為成組玉佩中部的中心玉件。這類帶有前肢的半身龍玉佩在戰國玉佩中非常罕見。
 

秦漢
玉夔鳳紋樽 玉夔鳳紋樽,漢,高12.3cn,口徑6.9cm,足徑6.8cm。 樽白玉質,有褐色沁斑。此樽有蓋,蓋面隆起,中心凸雕一花瓣形紐,紐週凸雕3個鳥形伴紐;器身表面有帶狀夔鳳紋和谷紋,間刻小勾雲紋;一側有環形柄,頂端形成簡單雲形出廓,上飾一獸面紋。底有3個蹄形足。 此器造型端莊,圖案精美,系仿青銅尊而作。早先它曾被認為是盛化妝品的奩。1962年,在山西右玉縣大川村發現了一批青銅器,其中有兩件器物上鑄銘文“溫酒樽”,並有西漢成帝“河平三年造”(公元前26年)字樣,其器型與此玉器極似,故此玉器被更名為樽。
 
玉闢邪 玉闢邪,漢,長13.2cm,寬4.8cm,高8.6cm。 玉料青褐色,圓雕異獸,臥狀,圓目,張口,頭頂有角,身有翼,長尾。 漢代,造型藝術有很大的發展。許多動物、人物題材的作品形象生動,取材廣泛。其中尤以各種不同形式的異獸最引人注目。這些異獸被賦予了超自然的特性,造型上有很強的氣勢。目前,在漢代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已發現了數件此類玉制作品,傳世玉器中也有少量遺存。這件玉異獸形狀勁健雄偉,神態兇猛,造型表現力與工藝都有很高的水平,是此類作品中的典型。此物有一定的重量且重心低,可做玉鎮使用。
 
玉螭鳳紋 玉螭鳳紋,漢,寬6.5cm,高7.8cm。清宮舊藏。 玉為暗白色,局部呈褐赭色,片狀,中部為心形玉片,表面飾雲紋,中心有孔。玉片上部透雕雲頭裝飾,兩側分別透雕螭、鳳,螭細身,大臂,長角,長尾,鳳亦細身,長尾,頭頂之翎長而分叉。
 
玉夔紋形佩 玉夔紋形佩,漢,長12.3cm,寬3.6cm。清宮舊藏。 玉為暗白色,片狀,弧形,較璜的弧度小,上部有尖鋒,其外飾有透雕的夔紋。此器應系東漢玉的代表作品,中部的孔徑很小,其外的透雕裝飾是從夔鳳圖案演化而成的非動物形圖案。 目前已知的早期玉為商代作品,其形呈筒狀,外飾獸面紋,且有一道橫向的凹槽。作品具有套于手指扣弦拉弓的功能,又有佩帶于身的裝飾作用。戰國時期,玉變短,外帶勾榫,成為純粹的佩玉,這時還出現了環片狀作品。西漢時期,玉發展為透雕片狀,花紋圖案日趨復雜,其上多有動物形裝飾。東漢時,又演變出透雕長條形形佩。
 
玉蟬 玉蟬,漢,長2.9cm,寬2.1cm,厚0.8cm。清宮舊藏。 作品為白玉質,有褐色斑,薄片狀。扁腹,腹下有縱向的直線紋。長翅,翅上無翼紋。小頭,雙目凸出于頭兩側。 玉蟬的使用歷史較長,在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遺址中都有發現,其後至漢代的各個時期,蟬都是玉質作品中的重要題材。玉蟬的用途主要有兩項,一為佩飾,流行于商之前。漢代玉蟬多為逝者口中的含玉,稱為“”。在逝者口中置玉是古代的一種入葬習俗。戰國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玉為一組小牲畜,漢代墓葬中出土了較多的玉蟬,其上多無穿繩掛系之孔,用蟬作有祝願逝者蛻變再生之意。
 
玉豬 玉豬,漢,其一長11.2cm,高2.9cm,其一長11.7cm,高2.6cm。 兩件作品所用皆新疆玉,顏色不同,一件玉呈青綠色,另一件玉呈青白色。圓柱狀,底面較平,兩端略作切削以呈豬首及豬尾的外形,又以粗陰線界出眼、耳、四肢,雕琢簡練樸實。 這類玉豬在漢代墓葬中有較多的發現,一般都置于逝者手中,為喪葬使用的玉握。在漢代及稍後時代的喪葬禮俗中,玉豬的使用較為流行,其中的一些作品四肢直立,頭、臀部隆起,形象較為真實。
 
青白玉闢邪 青白玉闢邪,漢,長13.5cm,高8.5cm。清宮舊藏。 玉料青白,表面有桔黃色及赭色斑。雕一獸伏地,爬行狀,獸為扁方頭,曲頸。從頭形看,似虎,頭頂有長角,角端分叉,四肢短粗有力,身側有翼,為前後兩組羽組成。 中國古代傳說中有許多人們想象中的動物,玉、石器中的這些神異怪獸便是依傳說演化而出的。闢邪便是極受人們崇敬、在雕塑作品中出現較多的怪獸,其制造往往受多種動物造型的影響。此件闢邪應是以虎為原型加以獸形變化,僅于局部加翼,無鳥身,造型生動,頗具想象力。
 
玉“益壽”谷紋璧 玉“益壽”谷紋璧,漢,高13.2cm,寬10.5cm,厚0.5cm。清宮舊藏。 玉璧青白色,有暗黃色斑。璧圓形,體扁平,內、外邊緣處凸起,兩面紋飾相同,均飾顆粒狀谷紋。璧的上緣之外飾有透雕的“益壽”二字,字兩側分別雕一螭和一龍。螭為回首狀,身有環點,長角。龍為闊嘴長唇,似由鱷演化而來,龍身有鱗,四肢及後身似獸身。 清宮檔案有關于“益壽”璧進宮的記載,稱其為“拱璧”。
 
玉龍螭紋洗 玉龍螭紋洗,漢,長16.8cm,寬14cm,高2.8cm。清宮舊藏。 此器玉料為青色,圓形,內膛很淺,可貯水。口沿寬而平,兩側橫出片狀柄,左側柄飾龍、螭,螭頭似虎而有角,身自雲水中隱沒,龍隱于螭後,僅露頭,頭形似熊。右側柄裝飾一長身龍,獨角,身亦隱于雲水中。柄的背面為陰線刻的圖案,與正面圖案近似。 中國文化在漢代有了很大的發展,書、畫勃興,文房用具出現了很多新品種。目前已發現的漢代文房玉器有硯滴、筆屏等。此作品內膛較淺,口又闊,應是文房用品中的筆洗。
 
玉臥羊形硯滴 玉臥羊形硯滴,漢,長7cm,高5.6cm,口徑1.6cm。清宮舊藏。 此羊形硯滴青玉質,通身有褐色沁斑,頭部尤為嚴重,被沁蝕成深褐色。羊為立體圓雕,呈跪臥式,昂首挺胸,二圓目平視前方。面部呈三角形,雙角回卷,貼于頭部兩側。身軀豐滿,四肢屈于腹下。胸前、眼下部、面頰及腿彎處皆飾陰刻線,線條細短,排列整齊。玉羊背部有一圓形凹洞,洞上置雙獸形圓柱紐蓋。此玉羊背上的凹洞及雙獸形紐蓋和中空的腹部均似明代的制作風格,故此物可能是明代人以漢代玉羊改制而成的硯滴。 漢代玉羊多飾有以手工刻出的陰線,線條細短、排列整齊且彎曲有度,一般刻于頸下、身體兩側、腿彎處,這些特征可作為識別漢代玉獸的重要標志和斷代的依據。
 
玉臥羊 玉臥羊,漢,高3.1cm,長5cm,寬2.2cm。清宮舊藏。 玉羊為圓雕,玉料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斑。羊臥姿,昂首目視前方,眼睛以陰線刻成圓形,外圈加弧線。雙角彎曲盤于頭後方兩側,頸下及身體兩側以平行的短線飾作羊毛。前足一跪一起,後足貼臥于腹下。 玉羊的造型自商代即已出現,漢代時圓雕玉羊的造型已十分準確,多為靜態臥形,身體肥碩,背部豐滿,短頸,嘴部似榫凸,羊角雕琢細致,大而誇張,一般向下盤旋彎曲,羊身上多有陰線細紋為飾。此類玉羊用作玉鎮或陳設品。
 
玉鏤雕谷紋“長樂”璧   玉鏤雕谷紋“長樂”璧,東漢,通高18.6cm,外徑12.5cm,孔徑2.6cm,厚0.5cm。 玉璧呈青綠色,為和闐玉,有紅紫色沁斑。體扁圓形,上部有出廓,兩面紋飾完全相同。璧兩面雕谷粒紋,內外緣各飾凸弦紋一週。出廓部分正中鏤刻“長樂”二字,字體圓潤渾厚。字兩側對稱透雕獨角螭龍,兩螭龍嘴部分別吻“長”字的兩側,以陰線飾龍身和身上之勾雲紋,螭龍軀體翻卷有致,身下飾卷雲紋。璧的外圈邊側以陰文篆刻乾隆皇帝禦題詩一首: ,炎蔚虹。 如宜子式,可匹夏商週。 著妒必有,平恨莫。 郅禁中,曰勇熊。末鐫“古香”、“太璞”二印。 漢代玉璧的紋飾、造型和風格突破了以往的傳統,採用浮雕、透雕、陰刻等工藝以及在圓形璧外出廓透雕等新雕琢法,增強了玉璧的裝飾效果和立體感。
 

南北朝
青玉朱雀紋玉佩 青玉朱雀紋玉佩,南北朝,長9.6cm,寬3.9cm,厚0.3cm。清宮舊藏。 佩青玉制,片狀,形似雲頭,邊緣凸凹。其表面平滑光亮,琢細陰線花紋,一面為朱雀,長翎,口銜圓珠,三岐尾,展翅而立,身旁有帶狀及十字狀雲朵。另一面為3團火燄紋,火燄間以長帶相連。玉佩上端正中有一半月形系孔。 南北朝時,佩玉的形式較漢代有所變化。傳統的璜、珩組合已很少見,出現了此類上部為連弧狀的玉佩,同類玉佩在考古發掘中亦有所見,足以說明它在當時的流行程度。玉佩上的陰線圖案也較漢、魏時期的玉器裝飾有所不同,強調布局與疏密變化,代表了玉器雕飾風格發展的新潮流。
 

隋唐
玉獅 玉獅,唐,長6cm,寬4.5cm,高1.5cm。清宮舊藏。 獅白玉制,略有綹裂。獅圓雕臥式披發,發呈多綹的螺旋狀,環眼,闊嘴,四肢伏于地,肘部帶有螺旋紋,尾自身後上衝,亦帶有螺旋紋。 陝西西安法門寺地宮中出土有與此獸形象相同的唐代三彩作品,足證此作品為唐代所制。此作品可使我們了解唐代玉獸造型中肘部飾螺旋紋的狀況。
 
玉花卉紋梳背 玉花卉紋梳背,唐,長13.8cm,寬4.8cm,厚0.2cm。 梳背白玉制,片狀,兩面飾紋相同。每面邊框內凸起淺浮雕圖案,中部為3朵花,花朵旁襯託多層葉片,葉寬厚,邊沿飾細陰線。 此種梳背是嵌于梳上的裝飾。唐代婦女所用梳具十分精致,質地多樣,或銀,或木,梳上往往嵌有飾件。目前發現的玉梳背多為唐代作品。此件梳背上所飾花葉造型奇異,花心大如苞蕾,花朵下的側形葉端部回卷,是受中亞造型藝術影響的表現。
 
玉花鳥紋梳 玉花鳥紋梳,唐,長10.5cm,寬3.5cm,厚0.4cm。 梳玉色白中略青,半圓形,薄片狀。外弧飾鏤空花鳥紋,中部為3朵花,兩側各有一鳥。梳齒集于下弦,齒密而間距細小,底端平齊。 唐代婦女往往在頭部插梳以為裝飾,此件玉梳器薄、齒短,恐非用以梳理頭發,而應是置于頭部的飾物。唐至五代,用于頭部的玉飾品一般都較薄,且玉質精良,表面少起伏變化,刻畫圖案多用陰線,線條直而密,這些特點在此玉梳上有明顯的體現。
 
玉飲酒胡人紋帶板 玉飲酒胡人紋帶板,唐,長4.5cm,寬4.1cm,厚0.8cm。 帶板為白玉制,近似正方形,略厚,四邊呈坡狀。中部琢一胡人坐于毯上,項下綴飾物,左手扶膝,右手舉杯,一長帛在腦後飄舞,兩端從腋下穿過。帶板背面無花紋,四角各有一對穿孔,並有陰鐫“十一六”3字。 此作品為成組玉帶飾中的一件,所雕胡人大眼高鼻,卷發後披,窄衣細袖。唐時,中亞地區的波斯人大量進入內地,他們信奉教,把中亞的宗教及生活習俗帶入我國。此件帶板上的圖案表現了當時大唐與異域文化的交融。
 
白玉天雞三耳罐 白玉天雞三耳罐,唐,高6.4cm,口徑4.9cm,腹徑7.5cm。 罐由白玉制成,圓口,鼓腹,圈足,足壁鏤雕3個方形孔。器表等距飾有3天雞,作展翅直立狀,圓雕頭部,翅膀與爪浮雕于器身,以陰線刻出羽毛紋理,線條簡潔流暢。 清代的天雞外形特點為前有卷須,後有垂鳳尾。此器上的天雞圖案造型還保留著較為原始的形象,除雙翅著意刻畫外,鳳尾、卷須尚未出現。如此形狀的唐代天雞作品非常少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5-3-28 15:37:02 |只看該作者
又長見識了,支持科普文章,感謝大大的知識分享~~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2-27 10:1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