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4-30
- 最後登錄
- 2015-10-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967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69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青少年跟兒童最大的不同,是除了有許多好奇與冒險心,還有更多的行動力與自主性,反叛性相對
的也呈現出來。因為青少年階段很特別,在這個時期,親子間壓力提高,教養上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原則:
禁忌一:拒絕孩子叛逆與冒險
青少年需要透過冒險,確立自主性。
但冒險行為分兩種,一種是健康性的冒險行為,像不由父母接送,讓孩子自己搭公車,或由孩子決
定自己的打扮。另一種是危險性的冒險,像飆車或輟學、接觸毒品就是危險的。值得留意的是,什
麼樣的青少年會去做危險的事?如果在家庭的依附關係穩定,或有很多時間嘗試健康性的冒險,就
不太會尋求危險性冒險,因為有很多機會可以滿足他們冒險的需求。
禁忌二:多說少聽
在青少年時期的親子衝突經常是,父母不滿意青少年的態度。那個不良態度包括對父母吼、怒目相
視,甚至有孩子會推父母,推囉嗦的媽。
因此,想多了解孩子應該多聽少說,而非多說少聽。這階段父母都說自己了解青少年,其實都是父
母在講話,反而是青少年了解父母。
禁忌三:侵犯孩子的隱私權
不少父母多多少少會去翻孩子的東西、看手機簡訊,關於孩子的隱私權,父母要把握能物歸原處。
很多父母很粗心,像有父母趁孩子洗澡,去看他們的簡訊,刪了不該刪的東西,孩子都知道,有些
孩子明著跟你吵,那反而好,但如果知道而不跟你吵,他多半可能會用別的方法回應這件事,暗著
來,或是把事情藏得更深。
禁忌四:批判孩子的朋友
你罵你的孩子,他可能氣個五分,但罵他的朋友,他會氣十分。為什麼?
其實,父母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在選擇朋友時,有個更深的意涵是,他在練習「自主」,如
果你批評他的朋友,你不是在批評那個人,而是批評孩子的判斷。
禁忌五:阻止孩子慾望
你愈想阻止孩子做的事,愈要放慢腳步。你愈阻止,反而助長孩子為反對而反對的心理。尤其是兩
性交往的議題,父母愈阻止,年輕人的愛情愈是淒美。青少年父母學習「等待」的功夫很重要,魯
莽行事,將消耗親子的能量。
禁忌六:三天兩頭跑學校
青少年很討厭父母去學校,他們覺得很丟臉,覺得父母把自己當小朋友一樣。
父母過度執著於對的事情,欠缺彈性,反而讓這階段,特別重視同儕關係的青少年處境尷尬。所以,
沒事的時候,不要經常往教室跟孩子say hi。
禁忌七:永不道歉
如果父母犯錯,良好的身教示範,宜對孩子道歉。每位父母都有可能情緒化,但如果做錯了,還死
鴨子嘴硬,孩子以後犯錯也將不肯認錯。
總之,能夠放下身段的父母,較能與青春期子女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每個為人父母的都曾經歷過青春期,也有人曾經叛逆過
那時你覺得父母只說不聽,完全不了解你,也老是反對你所交的朋友
我想令你最反感的應該是會偷翻偷看你的東西或信件吧!
雖然以上我沒有經歷過,但我想那種感覺一定很不好
既然是自己不想要的感覺,那麼在自己的孩子大了後,是否也該避免呢?
有時換個角度想想,當初你想的不就是他現在所想的嗎? |
-
總評分: 威望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