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10
- 最後登錄
- 2023-12-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56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12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前進武當山 [76P]
武當山風景區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在丹江口市境內, 屬大巴山東段。高峰林立,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方圓400公裡。是道教名山,又
是武當派拳術發源地。是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之一, 方圓30多平方公裡之內有72峰, 峰奇谷險, 風景秀麗。主峰天柱峰, 海拔1612米, 全山遊程約60公裡。
武當山相傳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飛升之勝地, 歷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鍊。據記載, 唐太宗貞觀年間即在靈應峰創建五龍祠。宋、元以來, 代有開拓擴建。明成祖于永樂十年(1412)曾動用軍夫30多萬人在此大興土木。現存的36處宮觀大多是明代所建, 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道教古建築群。宮觀內保存的各類神像、法器、經籍等都有較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1994年12月, 武當山道教古建築群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由于武當拳而出名的武當山,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嶺,南接巴山,連綿起伏,縱橫400多公裡。宋代書法家米芾曾為武當山寫下了剛勁有力的“第一山”三個大字。作為旅遊勝地,武當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山上有宏偉的古建築。據說,在建築的規模上,超過了五岳。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貞觀年間,武當山即興建五龍祠,宣揚道教。以後道教逐漸增多,武當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武當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大帝”,據說,武當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當之”而名。元朝末年,武當山上的古建築大部分毀于兵亂。目前山上的宮觀多為明代所建。
武當地名源于先秦,漢襲秦制設武當縣。武當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場,武當山上的武當派也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教派之一。
武當山歷史地位的變遷: "武當 "之名最早出現在《漢書》中,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至宋代,道經始將傳說中的真武神與武當山聯系起來,將武當山附會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飛升處,為它以後的顯榮尊貴打下了基礎,入明以後,由于統治者對真武的尊崇,武當山被封為 "太岳 ,成為 "天下第一名山 ".清以後,武當山的地位大為下降,它對週邊地區和區域社會的影響,主要通過朝山進香等民俗活動來體現
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華中理工大學建築系教授張良皋先生在《中國建築宏觀設計的頂峰--武當山道教建築群》一文中說 明朝稱武當為 '太岳 ',名位在五岳之上……我們若試將武當山的建築與五岳之首的泰山相比,泰山盡管歷史悠久,建築卻非一氣呵成,在總體上就先遜一籌。泰山的岱宗坊比之武當山玄岳門,東岳廟比之玉虛宮,碧霞元君祠比之紫霄宮,南天門比之太和宮,玉皇頂比之金頂,亦都要輸分。其餘四岳,遠讓泰山,更難與武當頡頏。
武當山被世人尊稱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記載“武當”的含義源于“非真武不足當之”,意謂武當乃中國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稱真武帝)的發蹟聖地。因此,千百年來,武當山作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揚天下。歷朝歷代慕名朝山進香、隱居修道者不計其數,相傳東週尹喜,漢時馬明生、陰長生,魏晉南北朝陶弘景、謝允,唐朝姚簡、孫思邈、呂洞賓,五代時陳摶,宋時胡道玄,元時葉希真、劉道明、張守清均在此修鍊。
武當山之盛名,還得益于它遠離繁華喧囂的寧靜、清秀和奇異的風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雲端,所有塵世煩憂盡消于足下。環顧四週,七十二峰凌聳九霄,且都俯身頷首,朝向主峰,宛如眾星捧月,嚴然“萬山來朝”。元人有詩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澗水長鳴。”武當山天柱峰一帶,山高谷深,溪澗縱橫,身入其境,會有俗念頓消的出世之感。
武當山的宮觀、道院、亭台、樓閣等宏偉的古建築群,遍布峰巒幽壑,歷經千年,沐風雨而不蝕,迎雷電竟未損,似是歲月無痕,堪稱人間奇絕。
武當道樂“戛玉撞金,鳴絲吹竹,飄飄雲端”,但凡親耳聆聽者皆肅然起敬,尊之為“仙樂”、“梵音”。 武當山武術以“內家功夫”而著稱,是中國武術中與少林齊名的重要流派,譽為“北崇少林、南尊武當。”傳說有的道士曾練成在萬丈懸崖上步履如飛的功夫,其卓絕處令人景仰。
武當山以天機生化的旨趣和透脫通達的胸懷,將山的雄奇與嫵媚,水的流蕩與靜謐,霧的生騰與淒婉,人生意態的高遠與寬闊,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種奇特的人文景觀,千百年來,令遊子心蕩神迷,令神仙留連忘返……
金殿: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海拔1612米的武當天柱峰之巔,建于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進深為三間,高5.54米,長4.4米,寬3.15米,全為銅鑄鎏金。是世界罕見的銅建築精品。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十堰市南,武當山最早的寺觀為唐代所建,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宮後,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馬,浩浩蕩蕩開進武當山,共建造7宮,2觀,36庵和72崖廟等建築群。
武當山,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嶺,南接巴山,連綿起伏,縱橫400多公里。宋代書法家米芾曾為武當山寫下了剛勁有力的“第一山”三個大字。作為旅遊勝地,武當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武當山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東漢以來,即有道人在武當山結茅為庵,潛心修鍊。隨後逐步成為中原道教活動的聖地。武當山道教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始自唐朝初期,唐貞觀年間(627-649)遇大旱,唐太宗李世民遣均州吏姚簡到武當山祈雨靈驗,後在靈應峰敕建 "五龍祠 "。自宋迄清,歷代皇帝極力推崇武當山真武神,奉為 "社稷家神 "。在元朝時期道教墾田數百頃,養眾萬人,有9宮8觀等,100多處廟宇及壇、亭、 台、橋。到明朝達到鼎盛時期。在永樂十年(1412)遣要員率20多萬軍民夫匠,以12年功夫,建成9宮9觀等33處道教廟宇,全山各宮觀有道士少則300─400人,多則 500─600人。使武當道教宮觀空前宏大, 成為明朝皇帝直接控制的武當道場,因此,武當山被稱為 "皇室家廟 "。武當山道教文物聲名遐邇。除古建築群外,歷代統治者及四方信士,特別在明朝鼎盛時期,曾制造數以萬計的金、銀、銅、鐵、錫、玉、珠、石、泥、絲、木等質地的神像法器安放在武當山,使武當山各宮觀陳設富麗堂皇,被譽為 "黃金白玉世界 "。雖然大多珍品已流失,但全山至今仍存注冊文物總計7000多件。具有極高的科研和藝術觀賞價值。武當道教音樂,素負盛名,是武當道教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唐太宗始建 "五祠 "以後,武當山一直是帝王將相、芸芸眾生祈福禳災的重要道場,別具神韻的道教音樂,融宮廷、民間、宗教音樂于一體,具有莊嚴肅穆,神秘飄逸的獨特風格。
武當山上有宏偉的古建築。據說,在建築的規模上,超過了五嶽。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貞觀年間,武當山即興建五龍祠,宣揚道教。以後道教逐漸增多,武當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武當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據說,武當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當之”而名。元朝末年,武當山上的古建築大部分毀於兵亂。目前山上的宮觀多為明代所建。明永樂十一年(西元1413年),成祖朱棣派侍郎郭瑾等,役使30多萬軍民工匠,在武當山大興士木,用了將近十年時間,建成了凈樂宮、迎恩宮、玉虛宮、紫霄宮、南岩宮、玉龍宮、遇真宮、太和宮、復真觀、元和觀等33處大建築群。此外,還建了39座橋染,12座臺,鋪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個武當山成為一座“真武道場”。在設計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點,佈局巧妙,座宮觀都建築在峰、巒、坡、岩、澗之間,建築精美,各具特點又互相聯繫,整個建築群體疏密相宜,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現存的主要建築有金殿、紫霄宮、遇真宮、復真宮等。
坐落在武當山主峰一天峰柱上的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殿高5.5米,寬5.8米,進深4.2米。殿內棟樑和藻井都有精細的花紋圖案。藻井上懸挂一顆鎏金明珠,人稱“避風仙珠”。傳說這顆寶珠能鎮住山風,不能吹進殿門,以保證殿內神燈長明不滅。其實山風吹不進是因為殿壁及殿門的各個鑄件,非常嚴密、精確。金殿內有“真武”銅像,重達10噸。殿外是白玉石欄杆臺,台下是長約1500米的紫金城。城墻由巨大的長方形條石依山勢壘砌而成。這座金殿建在武當山群峰中最雄奇險峻的天柱峰上,具有“天上瑤臺金闕“的效果。紫霄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武當山的主要宮殿,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築之一。共有殿宇、樓閣、廊廡860間,規模宏偉,氣派非凡。
武當武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當道士張三豐集其大成,被尊為武當武術的開山祖師。後經歷代武術家不斷創新、充實、積累,形成中華武術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之稱。武當拳,亦名內家拳,這種拳法以養身鍊功、防身保健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後發制人,延年益壽,袪病禦疾,增長智慧等多種特點和功能。目前,武當武術已流傳到海內外,並成為人們養身保健、袪病延年的體育活動。
玄岳門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稱,為三間四柱五樓式的石建築。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12米,寬12.8米,石鑿榫卯而成。正中坊額上刻著嘉靖皇帝親書\"治世玄岳\"4個大字,筆勢雋永剛健。
太和宮位于天柱峰南側,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l 600 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金殿,古銅殿,紫禁城.
飛升崖一峰突起,三面絕壁,山脊上有一條小路直達峰巔,躍頂眺望,武當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勝景盡收眼簾。
相傳,玄武大帝年輕時就在此修練,他面壁數十年,心如古井,坐如盤鬆,甚至鳥兒在頭上築巢都紋絲不動。一天,玄武大道將成,紫氣元君下凡來考驗他。元君化作一美女為玄武梳妝,玄武避女色而逃到絕壁的一塊岩石上…… 美女羞愧情急,跳下萬丈深淵,玄武一見也縱身跳下救人。這時,峽谷中五條龍騰空而起,捧擁著玄武升天而去。
後人依據玄武大帝在此修練和飛升的傳說,在這建起了\"梳妝台\",並把伸出岩壁的巨石叫做\"試心石\"。
傳說終是傳說,它的目地性和功用性是顯而易見的。但飛身崖那優美而險峻的風光卻真的是讓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南岩宮是武當山36岩中風景最佳的一個,建于明永樂十-年(1413年),現部分殿亭尚存。右下側一峰上有\"梳妝台\"、\"飛岩\"等小品建築,往東有元代天乙真慶官石殿,岩屋處分立著兩儀殿、皇經堂
、藏經閣等。殿內存放銅鑄神像甚多,四壁和木梁上嵌有五百鐵靈官的群雕,是一座寶貴的巨型石雕藝術珍品。
五龍宮景區
從山麓蒿口經五龍宮至南岩。這一景區的古代建築及神像供器已大部毀廢流失。現在部分岩廟及大量的宏台崇基,仍可見古代建築宏偉壯麗氣勢。五龍宮背依靈應峰,前列金鎖峰,左繞磨針澗,中為平地。現僅存宮門、紅牆、碑亭中的
住宿: 武當山城區可供住宿的地方很多,小到價格便宜的旅館,大到設施中高檔的賓館酒店有數十家之多。一般旅館裏最經濟的床位價格在15-50元之間,而賓館酒店的標準間價格為二三百元不等。
在山上的烏鴉嶺一帶也有許多提供住宿的賓館飯店以及大小旅館,一般價格稍貴于山下。另外如果想體驗一下特別的感覺,還可在山上的庵堂裏借宿一宿。
美食: 武當山所屬地區以鄂菜和川菜為主,均屬中國七大菜係之一;而武當山特有的道家齋菜也頗具獨到之處,它取佛道兩家素菜烹飪的精髓,注重本色,口味鮮醇,在紫霄宮和太和宮中都可品嘗到。
另外如果要吃武當山當地的小吃,可以去玉虛宮一帶的“永樂盛世”倣古街,那裏的小吃店鱗次櫛比。
購物: 每到一個城市旅遊大家總忘不了帶點當地的土特產品回家,到了武當山你也不會空手而歸的。武當山之旅沿線城市具有特色的商品也不少,有中華獼猴桃、蜜桔、茶葉等,另外烙畫工藝品和玉雕工藝品亦很有收藏價值。
特產推薦——道教用品
鎮宅之寶 100元 護身符 15元
八卦銅鈴 18元 老子像 6元
鎮宅龜蛇裱軸 120元 本命神金卡 190元
本命神銀卡 120元 道樂音帶 15元
交通: 航空
距離武當山90公里的原老河口機場,現在改名為武當山機場,因機場改建,一直沒有通航。
鐵路
武當山麓有武渝鐵路經過,從武漢去只要乘火車到武當山站下車即可,武昌至十堰鐵路間的“武當”號旅遊列車,其服務設施和服務水準比普通列車要好。
公路
如果乘汽車的話一般都是先到十堰市,從十堰到武當山鎮有高速公路。此外,漢十公路橫貫武當山麓,交通較為便利。另外其沿線城市的旅遊車業比較發達,有幾家旅遊汽車公司的車直達武當,當地的各大飯店和旅行社也設有旅遊車隊,可滿足遊客的旅行需要。
景區交通
從武當山鎮上武當山的車輛很多,都是經過有關部門核準運行的,司機有跑山路的經驗,票價也是統一的,可以放心乘坐。從武當山鎮到南岩車一般坐滿即開車,行程約半小時,票價10元。
武當山上可以坐滑竿,從南岩到金殿十多公里的石級山路收費80元。另外還有索道,一點設在瓊台中觀,另一點設在距金殿下100米處的繡球峰和獅子峰之間,單向運行時間不到半小時,往返票價70元。
景區交通
從武當山鎮上武當山的車輛很多,都是經過有關部門核準運行的,司機有跑山路的經驗,票價也是統一的,可以放心乘坐。從武當山鎮到南岩車一般坐滿即開車,行程約半小時,票價10元。
武當山上可以坐滑竿,從南岩到金殿十多公裡的石級山路收費80元。另外還有索道,一點設在瓊台中觀,另一點設在距金殿下100米處的繡球峰和獅子峰之間,單向運行時間不到半小時,往返票價70元。
《 本帖最後由 pen987654 於 2008-9-17 21:46 編輯 》 |
-
總評分: 威望 + 4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