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祕密思想之濫觴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6-14 01:06: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祕密思想之濫觴

  佛元八世紀以降,祕密教日見風行,以身語意三密相應行,求得世出世之成 就果也。密咒遠源於吠陀之咒術,信咒語有神祕之能力;藉表徵物與咒力,以利 用神鬼精魅,俾達其目的。表徵物及密咒,乃至身體之動作,常若有神力於其間 者。咒法之作用,分「息災」、「咒詛」、「開運」,或加「幻術」為四類,此 與祕密教之「息災」、「調伏」、「增益」,大致相同。原印度文明以『梨俱吠 陀』為本;次組織補充之,成為『沙磨』、『夜柔』二吠陀。是三者,雖崇事神 權,而末流成「祭祀萬能」,意象尚稱高潔,總名之曰「三明」。別有「阿闥婆  吠陀」,以咒術為中心,乃鬼魅幽靈之崇拜,用以適應低級趣味者。釋尊出世, 斥婆羅門三明,而猶略事含容。於咒法、幻術,則拒之惟恐不及。『雜阿含』云 :「幻術皆是誑法,令人墮地獄」。巴利藏之『小品』,『三明』、『釋塔尼波 陀經』,並嚴禁之。其後,「阿含」、「毘奈耶」間有雜入,然見於現存經律者 ,以治病為主。佛滅二百年,分別說系之法藏部,推尊目連,盛說鬼神,始傳有 「咒藏」之說。

  大乘佛教與祕密,無必然之關係,然大乘佛教之興起,則確予祕密思想以活 躍之機。大乘仰聖者功德之崇高,昔之世出世善並由自力以致之者,今則佛力無 量,菩薩願大,他力加持之思想乃勃興。菩薩遍入六道,龍、鬼、夜叉中,自應 有菩薩存在。而佛弟子之編集遺聞,融攝世俗,既以魔王及外道師宗多菩薩之示 跡,又以天龍、夜叉之護法,而謂傳自夜叉或龍宮。魔王、外道、天、龍、夜叉 與菩薩同化之傾向,日益顯著。如梵童子之與文殊,因陀羅之與普賢,摩醯首羅 天成佛之與大自在天,其顯例也。其中,尤以夜叉為甚。夜叉本為達羅維荼民族之神群。佛世傳有金剛力士護佛,『密跡經』即謂其為大菩薩,以護持千佛之佛 法而示現夜叉者。說『十地經』之金剛藏,亦夜叉之一。『大智度論』謂夜叉語 音隱密雜亂不易知,此與密咒之密有關。夜叉手執金剛杵,金剛乃常住不壞之寶 物,因與真常論特相契合。自中印法難,安達羅王朝之文化大啟,大乘由此而勃 興,夜叉即於此菩薩化。後之傳密法者,謂龍樹開南天竺鐵塔,見金剛薩埵而後 傳出;密典多以祕密主或金剛手為當機者,其間之關係,固顯然可見也。大乘佛 教之演化為密教,雖千頭萬緒,而菩薩與外道、龍、鬼、夜叉之合化,為一特要 之因素也。

  『般若』、『華嚴』之字門陀羅尼,亦予秘密法以有力之根據。大眾部「苦 言能助」,開音聲佛事之始。至字門陀羅尼,則藉字母之含義,聞聲思義,因之 悟入一切法之實相。如「阿」字是「無」義,「不」義,聞唱阿字,即悟入一切 法本不生性;此深受婆羅門聲常住論之影響也。其初,猶以此聞聲顧義為悟入實 相之方便,繼則以文字為真常之顯現,以之表示佛德及真常之法性矣。以此昔之密咒,用以為「息災」、「調伏」、「增益」,後則以密咒為成佛之妙方便。「 阿字本不生」,固為其重要理論之一。

  龍鬼神祕之思想,雖逐大乘道而漸盛,然初期大乘經中,助佛揚化及受化者 ,多為人身菩薩,猶以入世利生、深智悟真為本。此期之經典,密咒之成分漸多 ,然多用以護持佛法,未視為成佛之道。且此項密咒,亦多後代增附之。如『般 若經』本無咒,雖說「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是一切咒 王」,實以喻讚般若之特尊。後人集出「學觀品」要成『般若心經』,則加以「 即說咒曰」云云。『法華經』本無咒,而「囑累品」以後之附編者,有「陀羅尼 品」。『仁王經』、『理趣經』本無咒,唐譯則有。凡此皆足以見初期大乘之猶 未太濫也。

  密教亦稱瑜伽教,與瑜伽者之關切特深。詳解脫之道,唯八正道,即三增上 學。以正見、正思之慧學為眼目,以正語、正業、正命之戒學為足。必心懷明潔 ,行止無瑕,而後以勇猛精進心,因正念以入正定(定學)。止觀相應,乃得斷惑證真。斷證有賴於禪定,而佛法不以禪定始,亦不以禪定為尚,取其攝心明淨 而已。否則,離戒慧以入禪,未有不落魔外蹊徑也。佛世言禪定,推二甘露門, 此皆印度常行之禪法,而佛資以為攝心之門。初以不淨觀,厭心切者多自殺,乃 教以安般念,即以調息為方便而繫心入定。「風」、「脈」等瑜伽,即此安般之 餘,而戀世心切者,末流乃與方士家言合轍。靜居入禪,其戒行不淨,慧眼不明 ,動機不正或不善用心者,常有種種身心病生,有種種可喜可怖境界現前。正本 清源,莫如戒慧。或者不務本而逐末:懸聖賢像、善神像,燒香散華以求護衛者 有之;論宿曜吉凶,時日祥忌,山水利害,以求解免者有之;藉咒力、表徵物, 請護法神以驅鬼魅者有之。禪病日深,神祕之風日熾。昔佛之世,弟子以不見佛 為苦,夜行獨居而有怖畏者,佛嘗教以念佛、念天。念佛陀之智慧慈容;或念行 善者必昇天,我既行善,復何所畏!以此強其意志,慰其脆弱之心。禪者怖畏多 ,念佛乃為其要行,發為念佛三昧。不僅念佛之悲智,而多念佛之相好,住處之 莊嚴(淨土);求於此三昧中,佛為現身說法。所念者不僅佛陀,諸菩薩亦為觀想之境。殆佛與天混融之勢成,觀想夜叉等為本尊而求成就之密法乃出。瑜伽師 初出虛妄唯識論,又伴真常唯心論而大出密法。南北瑜伽者合流,三密瑜伽之教 乃盛行矣!(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4 10:0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