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5-6
- 最後登錄
- 2024-11-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165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859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1-9-14 00:04 編輯
陸美內幕交易一:見面禮和出售武器
中美之間的內幕交易很多,我沒有時間一次全部寫出。我想還是按時間順序,分幾次寫。如果讀者有什麼可以補充的,非常歡迎。
1971年當時的大氣候是蘇聯的全球軍事擴張,(按中共的意思是蘇修美帝爭霸全球)。另外一個是美國在越南的戰爭中拖了很多年,每年傷亡達一萬五千人,而且沒有有任何能結束的跡象。
美國希望能與中共關系正常化,從而達到:1). 體面地從越南撤軍 2).聯手對抗蘇聯。於是基辛格暗中給中共送了見面禮:一個中國原則;美國不支持台獨。到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時,“沒有秘密交易”的話成了那次訪問美國政府對外聲明和評論的常用詞語。但是尼克松的確私下向周恩來保證了:美國不支持台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將限制日本對台灣的影響力;雙方向政府關系正常化方向努力。
然後,雙方的秘密談判就展開了。美國同時希望能開始對大陸貿易,當時負責談判的喬冠華就曾經利用不開放貿易來威脅美國,如果雙方不能在對台灣立場的言詞能達成協議的話。
為了做成生意,1975年12月,基辛格提議購買大陸的原油(想必那時大陸除了原材料外,也沒有什麼可以出口的),美國向大陸出售武器。由於當時美國有法律禁止向...國家出售武器,那麼如何打開這個缺口呢?
基辛格先安排由英國Rolls-Royce公司向大陸出售價值2億美元的可以用於戰斗機的引擎。尼克松通知英國首相希思,美國准備公開反對英國這樣的出口生意(可想而知當時出口武器的阻力有多大),但是你們英國不用理睬,只要繼續出口就可以了。
1978年5月布熱津斯基(當時的國家安全顧問)訪問大陸,要中共開個武器采購單。中共一下子列了46項,布熱津斯基轉手就交給西歐國家,說:“我們不能賣,你們可以賣”。兩年一過,美國政府就理直氣壯地向國會說:“看看現在西歐都在向中共出售武器,我們自然不能落在後面”。
陸美內幕交易二:陸美建交和攻打越南
美國在七十年代末正在考慮同時與大陸和與越南建立外交關系。當時中共不同意,理由是陸美兩國正在共同對付蘇聯,而越南卻是蘇聯在亞洲的代理人。面對中共的反對,美國也只好將與越南建立外交關系的議程暫時擱置,誰知一擱竟是17年。
如果1971年美國為了越南而把台灣作為見面禮給中共的話,後來中共為了越南又在台灣的議題上讓步了給美國。
自尼克松訪陸以後,中共同美國在隨後的幾年裡一直在秘密商定如何建交,關鍵問題僵持在台灣上。美國堅持要繼續售華武器,中共則反對,並且不放棄以武力攻打台灣。但是在1978年底,由於內外局勢所迫,中共已經是下定了決心要“教訓”越南,兵力上都作了部署,中共急需要加強與美國的關系,以免在背後被蘇聯捅上一刀。美國方面也是害怕久拖的談判會被洩露,收不了場。所以雙方在12月底,匆匆達成妥協,宣布在1979年1月1日建立了外交關系,於是在台灣問題上留下了尾巴
事隔多年,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中共有人說不應該在台灣上讓那麼大的步,而美方也有人指責卡特太過遷就deng小ping,因為那時明擺著中共需要美國,以進攻越南。
1979 年1月,deng小ping訪問美國。會談中,鄧要求小規模秘密會談,美方人員只有總統、副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務卿參加。鄧描述了中共准備以幾星期的時間出兵懲罰越南,談到蘇聯可能的幾種插手方式,鄧需要美國在道義上的支持。卡特當時沒有說什麼,在第二天告知deng小ping,只是希望中共軍隊在進攻越南時能“克制”,這就是等於給中共的進攻開了綠燈開了綠燈。
在中共進攻越南的期間,中共駐美大使柴澤民幾乎每天到白宮與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會面,美方每天向中共提供蘇聯軍隊的部署和調動情報。
陸美內幕交易三:對華售武和八.一七公報
1981年,因為荷蘭向台灣出售潛水艇,中共為了報復撤回了中共駐荷蘭的大使,其目的自然是為了殺雞敬猴。
在那一年的8月份,正當裡根總統權衡是否要向台灣出售F16戰斗機時,黃華通知國務卿黑格,要美國定一個對華出售武器的截止期。美國經過權衡後,表示美國不同意設定截止期,但是願意設定出售武器限度,不超過卡特行政當局的金額。
1982年初,美國向中共讓步不出售F16給台灣,但是出售較老式的F-5E戰斗機,希望這會使中共滿意。但是中共方面並不滿意,仍然堅持要截止期。在此情況下,由於黑格的建議,裡根總統出現動搖,指示在台灣的聯絡處主任李潔明(James Lilley)說服台灣領導美國在售華武器上將會有一個最終的截止期。李潔明回復說,這個不行。布什副總統聽到後,非常生氣地對李潔明說:“你要知道兩邊哪一個關系更重要,台灣根本比不上中共!”。最後裡根總統出面調停。
在行政當局的爭執中,最終因為與其他的人員關系不合,黑格在6月25日宣布辭職。黑格是個很傾向於中共的人,他的離去對中共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終於在1982年8月17日雙方簽定了所謂的“八.一七”公報。表面上美國承諾逐步減少對華售武,但是在公報中美國的意思是:這個承諾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在台海雙方關系趨於和平的條件下。這是一個美國對中共含含糊糊的承諾,但是以後每次陸美在售台武器上出現危機,中共就提醒美國不要違反“八.一七” 公報的承諾,而美國並沒有直接支出當初承諾的前提。
“八.一七”公報的簽署證明了黑格當初的恐慌是多余的,因為中共並沒有像對荷蘭那樣召回駐美大使。
在公報公布後數日內,美國公開向台灣做出了以下的承諾:美國不會向中共商談何種武器可以賣給台灣;美國不會在中共和台灣之間做調停者;美國不會逼台灣去與中共會談。是否美國真的做到了對台灣的承諾,應該是不言而喻。
公報簽署後,裡根總統另外給美國方面自己准備了一頁的備忘錄,解釋了他對該公報的理解和立場:“只要能維持台海兩邊的軍事平衡,美國就能限制對華出售武器”。日後每當陸美之間出現對華售武的糾紛,後來的總統除了要咀嚼“八.一七”公報的文字以外,還要參考裡根的備忘錄。
當時的世界局勢是:美陸聯手對付蘇聯,美國同時對大陸和台灣出售武器。美國認為只要能把握住對大陸出售的武器,自然就能把握住對台灣出售武器的限制。可是誰又知道,十年以後,中共轉而向俄國采購武器,美國沒有辦法再把握住大陸武器的數量和質量,於是新的危機又來臨。這一點以後會再具體地談到的。
陸美內幕交易四:軍事合作及“和平珍珠”流產(中共的殲八被扣)
有新聞報道因為1989年美國扣留了中共的殲八飛機,日後美國又向大陸收取“保管費”。中間的細節又是如何?這要從蘇聯在1978年入侵阿富汗的說起:
由於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陸美在軍事上的開始了合作,兩國聯合起來支持阿富汗游擊隊。最初游擊隊需要大量的騾子作為運輸工具,陸美達成的交易是美國出錢給大陸、中共出騾子,通過巴基斯坦運入阿富汗。後來在漸漸地發展為由美國出錢給大陸、中共向游擊隊提供大陸的武器。美國這樣做的原因是:中共與巴基斯坦關系良好使得武器輸送技術上可行;蘇聯也找不到美國直接支持阿富汗游擊隊的把柄。不過到後來美國也顧不得了,通過中共向阿富汗運入了 1000筒價值三千萬美元的肩扛式“針刺”導彈,專門用於對付蘇聯的直升飛機。
這樣的生意越做越大,在1983年美國CIA向中共購買了一萬噸的武器彈藥,到了1987年達到六萬五千噸。中共也嘗到了做軍火買賣的甜頭,開始向別的國家出售武器。雖然日後CIA抱怨中共向中東出售武器,可是CIA卻是中共最早的和最大的軍火買主。 CIA給中共軍火生意最大的一年達到1億美元。在1989年之前,陸美之間60-70%的軍事聯系是軍火交易,包括中共向美國購買武器。陸美之間其它的軍事聯系是美國在陸蘇邊境(大陸一側)設立電子監聽站,美國出設備,中共出人, 情報互享。
關於美國扣留了大陸的殲八飛機的事始於一個叫“和平珍珠[Peace Pearl]”的合作項目。在八十年代中期,陸美簽定了5.5億美元的合約,由美國幫助中共更新55架殲八飛機的電子設備。這個項目開始了沒有多久就出現了技術問題:殲八對於美國來說太陳舊,即使是安上了需要的設備,還是達不到應有的性能。要徹底達到預期的性能,必須要更換引擎,而當時美國沒有對大陸出口引擎的許可證。雙方就開始發生了糾紛,安裝設備的成本也隨之上升,到後來估計要8億美元才能完成,比預期要高2.5億美元。
接著又發生了“突發事件”,布什行政當局迫於各方面的壓力,開始對大陸進行制裁,包括凍結軍事合作。 1990年初,中共重新評估了“和平珍珠”項目,得出的結論是:即使是追加了那2.5億美元,由於恢復凍結的軍事合作也遙遙無期,也不知道什麼何時才能把飛機拿回來。然後做出了痛苦的決定。
在5月份,中共通知布什行政當局,中共決定取消“和平珍珠”項目。中共為了這個流產的項目一共投入了兩億美元(而不是這幾天新聞報道的五千萬美元 -“China took a $50 million bath.”)。中共得到是一些沒有什麼用處的模型和未完成安裝的設備,連應有的技術資料也沒有得到。
隨著這個項目的取消,中共開始了與俄國洽談軍事合作。在1992年3月,陸俄雙方終於達成一項10億美元,由俄國向大陸出售40架Su27的戰斗機生意。對於中共來說這也許是一個更好的買賣,因為Su27不但要優於殲八,而且比台灣的F16還要好,價錢也比改裝殲八要合算。
這個“和平珍珠”項目的流產為長達十多年的陸美軍事合作劃上了句號。中共開始了從其它國家尋找武器來源,美國也更八是一種很老式、二流的適合混戰 [dogfight]的戰斗機。網上馬上有人責罵李潔明小看中共戰斗機。這種指責是不公平的,因為當時李潔明參與了陸美殲八飛機技術合作的會談,他自然對殲八的性能一清二楚。
陸美內幕交易五:中共從前是如何對付美國售華武器的?
以前講過,在1982年陸美簽訂了“八.一七”公報。自那以後美國的確在對華售武上采取了限制。
到了1992年, 美國大選年,由於經濟不佳、失業率高,老布什處於很不利的競選地位。他在對大陸的政策上,也被民主黨指責太過軟弱。由於軍工的生意不好, 1992年7月General Dynamics在德州制造F-16的飛機廠宣布要在兩年內解雇近六千員工。鑒於這一系列的壓力,老布什在9月決定出售60億美元戰斗機(150架F- 16)給台灣,同時也決定出售90億美元的飛機給沙特阿拉伯。雖然兩筆生意都是由於戰略上的考慮拖了許多年,但這次老布什真是急病亂投醫了。
按照“慣例”,老布什馬上派秘密特使前往大陸解釋目前自己的窘境,答應如果能被選上連任,將來一定會有所補償。同時馬上答應中共:1). 恢復因為六Si而凍結的雙方商貿交往; 2). 交還按原雙邊協議中共購買的武器設備(魚雷、雷達、還有上次所說的殲八飛機[見陸美內幕交易四])。
中共當然不滿意這麼點offers,但是的確知道老布什在緊要關頭,中共不希望在這時刻有所過火反應反而幫了民主黨的忙,因為民主黨批評中共、主張限制對大陸貿易。所以在表面上只能忍氣吞聲。
但是沒過幾個月, CIA發現中共違反1988年的口頭承諾,向巴基斯坦出售東風11導彈(M-11,射程達300公裡)的零件。在美國的一再要求下,deng小ping在 1988年答應不再向外國出口中程導彈,當時是針對中共向沙特阿拉伯出口東風3A導彈(CSS-2,射程達3000公裡),和其它一些中東國家出口東風 15導彈(M-9,射程達600公裡)。但是中共一直沒有按美國的要求,下“中程”導彈的在距離上的定義。
因為“八.一七”公報在限制美國對華出售武器的數量上並不明確,美國在出售F16時打了個擦邊球。中共為了報復,采取了同樣打“擦邊球”的方法。隨後幾年,每當美國要求與中共談關於向巴基斯坦出售東風導彈配件的時候,中共就說要談的話,就必須與美國向台灣出售F16一起談。
由於有1988年中共的口頭保證,按照美國法律,如果中共有違反的話,美國就必須要進行制裁,但是並沒有規定總統必須如何制裁。關於如何制裁的大陸,有人開始壓老布什決斷。但在他離任的最後一個月,老布什說他不准備采取任何行動,因為CIA的情報尚未得到最後確認。他就把這個“燙山芋”扔給了下一個總統-克林頓。
到了克林頓接手這個“燙山芋”,他自然知道事情的原因,所以他就仍然拖而不決。最後實在拖不過去了,就說中共又保證過了,他就以“下不為例”,一筆購銷了。這個事一直成為共和黨攻擊克林頓對中共“叩頭”政策的把柄,其實的確是冤枉了他。
所以這次美國決定售武公布之後,一定還是這樣:美國按照“慣例”,派個密使,給些中共其它的好處;如果中共覺得不行的話,一定還會違反一些原來答應過的出售戰略武器的承諾。陸美兩國都是大國(或許是大家說的 superpowers),稍微有誰不負責任,就會捅下大簍子。陸美雙方都有制約,誰在哪一步跨得太大了,對方就會在另一個方向跨出相應的一大步。最後對誰都沒有好處。
在表面上這次美國給中共的一個“訊號”是:出售那麼多武器(40億美元)實在是因為中共在福建導彈增加太多。這其實是給自己下了個圈套:如果中共繼續增加導彈,美國自然會繼續增加對華軍售。可美國有沒有考慮過,在這樣的軍事競賽中,台灣還能拿出多少個40億美元?最後誰會被拖垮?
陸美內幕交易六:第二次海灣戰爭
中共認為美國能勝利。所以,在開戰之前,當法,俄都號稱要在安理會投反對票的時候,中共更本不表態,開戰後對美國不譴責,也不對戰爭性質做出評價,只是呼吁能雙方和平解決問題,在戰爭中減少平民傷亡。表面上是誰也不得罪,實際上是拋棄了薩達姆。
戰前法,俄都沒有鳥中共,不是他們不想鳥,是沒有東西來鳥,也就是說同他們合作得不到什麼利益。倒是美國的鮑魏爾來了一趟,除了老生常談的“一個中國”,其他談了什麼沒有公開,我想不外乎是保護中共在伊拉克的油井以及戰後重建的工程方面的問題。作為交換,中共在戰前的政策實際上是有利於美國的,即不加入法,俄一邊。
中共這樣做: 1.保護了自己在伊拉克的利益,而堅決反戰得罪美國的國家利益受損。前幾天美國國會通過了一個法案,不允許法,德,餓,敘利亞四國的公司參加戰後有美國主導的重建工程。中共實際上能在戰後分到點利益。
2. 歐洲和美國的矛盾明朗化。戰前法,餓認為中共會像以往那樣反對美國,這樣就可以拿中共來當反美的擋箭牌,即反對美國開戰,又不得罪美國,戰後也能分到點利益,黑鍋讓中共來背。但中共這次不上當,法,餓,德只能走上前台。歐美關系搞僵,美國需要時間來處理,同時也就無暇顧及大陸,又可以為大陸國內的發展爭取的時間。聽說小布什力排眾議,要在戰後給大陸一些訂單,可見兩國之前早有交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