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身邊的美麗窗花,隨著都市生活型態轉變,正逐漸從我們眼前消失⋯鐵窗花在1920年代隨著西洋現代建築傳入台灣,是一種以黑鐵為材料,經由銲接、鍛造、彎折等工法,製作出鐵窗圖騰的民間裝飾工藝,當時常見於廟宇及洋樓街屋。
隨著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衣食無虞的情況下對於生活美學逐漸重視,以繁複技術製作的鐵窗花,除了具有防盜功能,還可展現工匠與屋主獨到的藝術眼光,迅速於民居建築中流行。
鐵窗花圖案沒有制式化的標準,內容全憑工匠巧思,以直線或圓弧組成的幾何圖案最為常見,而除了幾何圖形外也常看到具象化的圖案。例如富士山、櫻花、梅花等樣式,還有些喜好音樂的屋主則將窗花做成五線譜與音符的圖案,各種造型總讓我們大感驚喜。
整面窗花像是掛滿眼鏡的展示牆,不知這裡是否真為眼鏡行?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眼鏡造型不同於常見的平面造型,代表鏡架的兩條斜置直線,使得窗花產生了立體的透視感。
全盛時期,各路工匠們較勁意味濃厚,會試圖從各種圖騰、形狀與立體度上統一中求變化,甚至將自家經典圖案集結成「型錄」供客戶選擇,屋主選好圖樣後,師傅再前往現場量測,視門窗尺寸與現場狀況調整窗花尺寸,因此每一幅鐵窗都可說是師傅「手工特製」的藝術作品。
90年代後迅速消失的手作窗花
然而這樣精湛的工藝卻在1990年代後迅速消失,主因不外乎市場推陳出新的裝修材料與建築風格。
黑鐵窗花雖然美麗,但容易鏽蝕,必須定期上漆保養,並且製作成本也高出新式建材許多,因而不敵90年代出現的白鐵(不鏽鋼),隨即被取代。漸漸的,鐵窗成為完全功能取向的建材,機器化生產加速製造,卻忽略變化性,滿山滿谷的不鏽鋼條將家家戶戶的陽台打造成銀色牢籠
這窗花層層疊疊了好幾道防線!最外層是不鏽鋼欄杆,接著是黑色塑膠網與最裡層的舊鐵窗花,難得可以同時看到不同時期防盜用的各種材質.
除此之外,地狹人稠的台灣,建築形式從平房逐漸演變成高樓,鐵窗需求日益減少。材料演進與住居型態改變,畫出了一條新舊鐵窗的分界線,也為充滿手作感的鐵窗花藝術流行畫上終點。
即便如今鐵窗花的製作已幾乎走入歷史,但只要走在街上稍微用心觀察,還是可以找到不少沿用至今的窗花作品。
上面挖上小洞的圓形與正方形,讓人聯想到蘇打餅乾
精巧的櫻花盛開在小圓窗中,淡淡的藍綠色配上褐子洗石子牆面背景,讓它更顯優雅
我們在欣賞的同時也很喜歡進行「解構窗花」的遊戲,將看似複雜的窗花造型,以各種不同的方向與角度拆解成單純的四方連續圖案,或是從規則中尋找不規則的各式有趣聯想,偶爾來場這樣的路上觀察之旅,彷彿也在進行一場場的窗花狂想曲。
窗花的簡單線條意味著所需物料較少,可以節省成本縮短工時,我們好佩服早年工匠師傅們,在使用有限材料時卻還能兼顧各方面需求的全面思考。
純手工製作的窗花即便是相同圖案,還是可以根據工法不同產生細微的差異,觀察各種窗花的不同之處,就像「大家來找碴」一樣趣味十足。
直線橫線延伸交錯卻在意外的地方斷開,紅藍黃不知是刻意安排或任意點綴在灰色線條上,有人跟我們說,這就是「蒙德里安」的節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