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遠 雪灘雙鷺圖
南宋建都在浙江抗州,江南水鄉澤國的風景對南宋的山水畫發生了很大的影響。
北宋的山水畫重寫實,范寬、郭熙、李唐的作品都是大山雄渾、樹木繁密,
用比較客觀的方式描繪自然的細節。
到了南宋,重視畫家對風景的主觀感受,往往畫面只有一塊岩石、一株樹,點出山水的詩意。
以馬遠的「雪灘雙鷺」來看,很明顯的,畫面的主要視覺集中在自左向右斜伸進畫面的一株枯樹,
樹幹上覆蓋了積雪,樹枝向下斜伸,是馬遠著名的「拖枝」畫法。
左側的一塊巨石,大部份留白,以象徵的幾筆做出「斧劈皴」,
對岩石肌理質感的處理承襲自李唐的畫法,但己比較簡略主觀了。
以構圖來看,北宋中央主體的結構方式被偏移了,枯樹和岩石都偏在左側,
右邊的空間大部份是留白。這是南宋常見的構圖,把主題偏在一角或半邊。
因此,馬遠留下了一個「馬一角」的綽號,與他齊名的另一位南宋畫家夏圭則被稱為「夏半邊」。
在大雪中縮頸禦寒的白鷺,彷彿是荒冷的大地中唯一的生機,天寒地凍,
畫面選擇性的把冬天的主題襯出,不再像北宋追求雄偉,
卻在小小的畫面營造了一種極為文學性的意境。左下角岩石上隱藏著畫家「馬遠」的落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