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4-1
- 最後登錄
- 2025-2-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997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96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為什麼還要讀中國大學? (作者:傅一河)
有大樓,無大師的大學早已死了,有官僚、無教育家的大學早已死了,有企業效益、無大學精神的大學早已死了。
大學在物質上離死亡也不遠了。中國許多大學負債累累。全國有50多個大學城,廊坊“中國大學第一城”露出了20多億元債務黑洞。上海松江大學城裡的上海經貿學院成為中國第一所倒閉的高校。高校賣地還債漸成風景。浙江大學2006年賣掉了西湖邊上湖濱校區,武漢理工大學將一個可容納4000人的老校區賣給了開發商。民間保守估計,中國大學目前債務約為2500億,實際上也許在4000億到5000億元之間。誰為中國大學的巨額債務埋單?億萬家長冤大頭。
高考喪失了神聖感。四年大學要花數萬甚至數十萬銀子;四年之後還要四處求人找工作,找份工作連本錢都不夠,更莫說回報父母。女學生貌美如花,有的寧願做“二奶”,過上一兩年,得到一筆遣散費,換個地方可以重新做人。如果按常規出牌,得像《蝸居》那樣奮鬥多少年。草根上升的途徑早已被豪門權貴堵死了。
最近三年,高考生減少了100萬。他們為什麼不讀大學?一是高昂的費用讀不起。二是大學知識基本上沒用,水平不如職高生。三是到國外上大學去了。中產人士有一說:千萬不要在國內上大學。
我在中學,激情滿懷地培養、推薦學生上北大、清華、人大、復旦……桃李滿天下。現在我好生失望。 “擴招”之前學生上大學才叫“跳龍門”,城里三代人慶祝,農村整個村子來祝賀。今天除了考上北大清華還能令人振奮之外,考上一般大學無人喝彩。回母校看老師的學生越來越少,生存壓力太大,成功艱難,難得衣錦還鄉。尤其難以忍受的是,我把好端端的學生送進大學,結果莫名其妙地變平庸了,沒有理想,沒有激情,未老先衰,心境灰暗,近於絕。當然,我也聽見大學老師埋怨中學老師沒把學生塑造好,他們想糾正都糾正不過來。層層埋怨,中國教育亂象之一。
中國大學成功在哪裡?最大的博士群體在官場,大學賣博士帽,學位商品化已經成為大學墮落的標誌。中國大學校官腐敗,堪稱世界之最。單是見諸媒體的便有,武漢大學原副校長陳昭方和原校黨委常務副書記龍小樂、同濟大學原副校長吳世明、南京財經大學願副校長,均因受賄而獲刑;近年湖北已有五六所大學的主管官員因腐敗落馬,陝西已查處80多宗大學經濟案,倒下7名廳級校官……許多大學教授崇拜權力和地位,幾十個教授競爭一個處長。獨立人格在萎縮,創新能力在萎縮,更耐不住寂寞受不了孤獨,一經名利誘之,便喪失了“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體制內做了官的,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沒了良知,成了“幫兇”。
中國多災難。古代產太監,近代產漢奸,今天產什麼?沒有拿到諾貝爾獎,卻愛鼓吹“錢學森堂侄錢永健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中科院院士高錕獲2009年諾貝爾獎”,人家不是中國人(國籍)。可憐!辛酸!
中國大學再怎麼辦下去,天知道還會產生什麼妖怪?
-----------------------------------------------------------------
上學如同購物,還是貨比三家比較好。
辦學也是要講品質的,但是像中國的學官體制,把一切都扭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