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陶器之龍山文化 1928 年,中央研究院考古隊於山東省龍山附近發現一個史前文化遺蹟,此一文化遺蹟與仰韶文化全然不同,因最早出土山東濟南龍山鎮的城子崖遺址遂稱「龍山文化」。
1934年,中研院史語所在魯東沿海進行古遺址普查,又發現了不少龍山文化遺址,規模最大者為日照兩城鎮遺址,在瓦屋村與大孤堆進行發掘。兩城鎮發掘的龍山文化遺物今分藏於史語所及南京博物院。這兩次發掘奠定了日後龍山文化研究的基礎,目前學者在劃分龍山文化區域類型時,仍以城子崖類型及兩城鎮類型,分別代表山東半島西側沼澤邊緣與山東半島東側海岸之龍山文化。
龍山文化可以黑色陶器為代表,因此又稱為「黑陶文化」。龍山黑陶的特色除了顏色之外,尚以滾輪或車床製造,因此表面較為光滑細緻,乾燥時是用火烤而非自然之日曬,同時表面沒有花紋,但有凹凸狀之環繞帶紋出現。1974 年在山東膠縣發現有蓋之器皿,證實後來演變成商代的有蓋銅器。
安德遜教授及中國之考古學者,曾在甘肅省發現類似龍山文化系統之陶器,但卻為灰陶所製造的。此外在山東省也發現屬於龍山風格之陶器,但卻有三角、圓形、捲曲等黑白色之圖案,此種設計與仰韶文化的彩陶似有相連之處。
《 本帖最後由 絕對官僚 於 2010-7-21 00:23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