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9
- 最後登錄
- 2022-7-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20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1605
- 相冊
- 0
- 日誌
- 4
狀態︰
離線
|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2010/09/08
台灣嚴禁國中能力編班,但美國的數學、閱讀課,卻是從小學起就依不同程度,分級、分班教學,程度好的國中生,甚至可跳級上高中課程;但台灣受限於聯考升學壓力,能力編班往往幫孩子貼標籤,無法真正因材施教。
在美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市胡佛中學任教的劉淑茹指出,美國教育體系的能力編班,從小學就開始,從未停止,且把學生的能力區分得很詳細,但目的是為了鼓勵因材施教,而非為了拚升學,給孩子貼標籤。
她指出,美國的孩子進到幼稚園後,平時就有許多檢測,評鑑孩子的數學、閱讀能力,升小一後,就依評鑑結果分班上課。
學期結束時再請家長自己評量孩子的程度,看看是否要改變孩子目前的編班,老師、學生與家長密切溝通,不是由校方獨斷決定編班方式。
例如上數學課,美國的學生就會依程度分成好幾級,跑班上課,程度好的小三或小四學生,可能會跳級上國中課程。資優國中生,也可能到鄰近高中上數學課,校方通常有專門的老師幫這些程度好的孩子上課。
不過,劉淑茹說,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的程度沒那麼好,雖校方建議跳兩三級上課,家長仍覺得跳一級就好。
劉淑茹指出,即使上同一班,還會依學生程度區分成不同小組,雖然上同樣課本,但考不一樣的試卷,充分因材施教,學生不會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
《 本帖最後由 eee000 於 2010-9-8 01:10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