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2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神仙信仰的長生思想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9-8 01:05: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神仙信仰的長生思想~作者:林舟


   道教是我們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與其他宗教相比,道教的最大特點是除能給人以精神慰籍和精神寄託外,尤其重視自身生命、注重醫學養生、追求健康長壽。道教的另一大特點是“我命在我不在天”,相信通過自己後天的努力,將可以改善現實的身體狀況延年益壽。

一、道教的神仙信仰及長生思想
   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視現世生命存在的宗教,在道教看來人的生命是最為可貴的。《度人經》中講:“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妙真經》雲:“一切萬物,人最為貴。”《太平經》曰:“天地之性,萬二千物,人命最重。”張三丰曾說:“天地之間,至靈、至貴者人也。” 表明在萬物之中,人的形體生命是最重要的,從而確立了道教其特有的貴生觀。道教教義的核心是講“道”,而所謂真正得“道”其中很大一部分內容就是道教徒通過修煉獲得長生不死之道。《金蓮仙史》雲“仙道者,長生之道也。”《三天內解經》曰:“真道好生而惡殺;長生者,道也。死壞者,非道也。”《抱朴子》講:“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坐忘論》中寫有:“神仙之道,以長生為本”。因此,珍愛生命和追求健康長壽既是道教勸善成仙生命倫理的出發點,同時也是最終目的。道教徒是嚮往自由逍遙及生命與大道合一的神仙生活,相信通過修道、悟道及煉養不僅可使精神生命得到昇華,而且還可以使生理生命達到脫胎換骨。《西升經》雲:“我命在我,不屬天地。”《合神賦》曰:“養神在心,不死由我。”《真氣還元銘》講:“天法象我,我法象天,我命在我,不在於天。”《太平經》說:“夫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就是說,生命的長短在於自己得到長壽不是天的賜予,短命夭亡也不是他人所奪去。既然人的生命長短,不是上天賜予,也不是他人所定奪,主動權操于自己手中,那麼通過修習養生,人就能靠自己的力量戰勝死亡,永得生命常存。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陳攖寧道長也說:“道教的特長是在說明人生修煉的方法能夠將現實的身體改變。”道教中這種熱愛生命、渴望長生、不信天命的處世情操是積極而嚴肅的,它不僅代表了中國民眾幾千年來所嚮往追求的目標,而且也代表了全人類對健康人生的美好願望。
   道教神仙信仰源遠流長,最早見諸文字的是“黃帝學道于崆峒,問道于廣成子。”(《莊子·在宥》)先秦時期的《山海經》、《莊子》、《楚辭》、《列子》等著作中都生動具體地描述了許多神人、仙人、真人和至人的傳說及紀實。《莊子·逍遙遊》中說:“藐姑身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他們”(神人)雖然與凡人最大的區別是“綽約若處子”而永遠不會老;“不食五穀”而永遠不知餓,但是,“他們”依然也要修煉,“吸風飲露”的行氣導引方法證實了神人也有他們自己獨特的修煉方式,只是凡人而不知矣。
   道教典籍中也有大量關於神仙生活和修煉的記載,其中最早的是西漢劉向寫的《列仙傳》,書中記述了從上古三皇五帝至西漢成帝時的各類神仙共70余位。另外東晉時期的的葛洪在《神仙傳》中也記有仙人92位;唐末五代天台山道士王松年在《仙苑編珠》中記有仙人300多位;而宋代的陳葆光在《三洞群仙錄》中竟收記了神仙1000多位。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在其《野軒歌》的首句中記有:“四海鯨魚不足釣,縱使上鉤吾不要,三島神仙不足誇,長生不死數如麻。”《嵇康集》一書中也說:“夫神仙雖不可見,然記籍所載,前史所付,較而論之,其有必矣。”神仙實有,並非迷信。
   長壽,是世人共同盼望之心願,而長生不老更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道教與眾不同的生命倫理觀中,包含了大量人類對現實生命的摯愛和對生命奧秘的探求,堅信人類憑藉自己的努力是可以不斷地延長其壽命。如果我們說長生不老有悖於事理,但通過一定的修煉做到長命百歲則完全可能。據史料記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活了122歲,陳摶118歲,張紫陽99歲,薛道光113歲,許敬之136歲。張三丰在169歲後隱遁,而呂洞賓在200余歲後才歸隱。1998年9月22日,15歲就出家當道士的吳雲青老人謝世,時年160歲。在他去世823天后有關專家打開了他坐化的瓷缸,發現其屍體不但沒有腐爛,而且肌肉仍有彈性。2003年1月14日,武當山玄門派第24代弟子李誠玉道長在玉虛宮仙世,時年118歲。據她的徒弟講,在李誠玉108歲時皮膚不但細白光滑,而且頭髮又由根部開始返青,更為驚奇的是老人嘴裏又長出了幾顆新牙。《道教養生》總論提要中說:“道教修煉的理想目標是得道成仙,長生不死。雖然這一目標虛無飄渺,但只要遵養得理,上獲千余歲,下可數百年,可有之耳。”

二、簡談道教的養生術
   道教的養生術,來源於道教徒對長生成仙信仰的不懈追求的實踐結晶。它是建立在道教獨特的形神觀、身心觀及天人觀等理論基礎上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是一套相當龐大而複雜深奧的養生體系。教徒們在長期刻苦的修煉期間,通過打坐、守一、導引、行氣、吐納、服氣、辟穀、胎息等手段來協調人體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使身體內部的新陳代謝和其他生理功能得以改善或向有序化方向發展,從而達到祛病、防疾、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推遲機體衰老的作用。
   司馬承禎為陶弘景的三傳弟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養生家,他曾把修仙的過程分為五道“漸門”和七個階段。前者主要是把陶弘景等先人提倡的煉丹、服食等煉養方式簡化為健身和安神之類的活動,後者則強調修道是一個循序漸進和逐步積累的過程,主要分修煉形體及養性修心兩個方面。司馬承禎認為,修道首先要虔誠,這種態度叫“敬信”;其次要棄事無為,此又謂“斷緣”;第三需集中精力,此謂“收心”;第四要安於道徒生活,名謂“簡事”;第五要忘物,又名謂“真觀”;第六在修煉時要做到“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此謂“泰定”;第七就是持之以恒的修煉而最終“得道”。
   司馬承禎又認為,在修道中第六階段最為重要。因為只有真正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才能接近於“得道”,而要真正能夠“得道”,則還需要一個艱苦而漫長的修煉過程。《玄綱論》雲:“古之學仙者至多,而得道者至少,何也?愚以學者眾,而成者寡也”。《上清黃庭外景經》曰:“仙人道士非異有,積精所致和專仁。”另外司馬承禎又將以上五道“漸門”及七個階段概括為“無欲”和“靜心”,這四個字也是修道理論的實質所在,但修煉者如何去理解和實踐,還在於自己的根基和悟性。
   道教的各種修煉方術中,不論是導引、打坐,還是辟穀、吐納,一般都離不開引氣、凝氣、行氣、服氣這幾種方法,可見這個“氣”字在養生中是十分重要的。《服氣經》曰:“道者氣也,保氣則得道,得道則長存。”《養性延命錄》雲:“氣不行,則生病。”孫思邈說:“氣若不散,則海衝盈,神靜丹田,身心永固,自然回顏駐色,變體成仙。”孫思邈又說:“導引、行氣……不得安於其壅滯,故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又在斯矣。能知此者,可得一二百年。”氣的本質是一種生物場,故我們的生命、健康和長壽都離不開氣。而丹功修煉除注重氣外,同時也很注重“靜”和“神”。《黃庭經》曰:“仙人道士非神也,積精累氣乃成真。”王惟一在《道法心傳》中雲:“精住則氣住,氣住則神住,三者既住,則道法備;散而為風雲,聚而有雷霆,出則有將吏,納則為金丹。”
   我們知道,道教修行是非常注重打坐的。打坐也稱靜坐,是養生術中最基本的修煉方法。打坐的第一步是放鬆,它不僅僅是形體上的放鬆,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放鬆,是從皮毛到內臟、從神經到血液的徹底放鬆。只有這樣,才能從自然舒適的松靜,逐步進入無我無他的虛極境界。但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在打坐時達不到真正忘我無他的虛靜狀態,那時起不了多大作用的。道教修煉養生最講“清靜”二字。道祖曰:“人能常清靜其心,則道自來居……人能存生守道,則長存不亡也。”《太平經》雲:“靜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壽長矣,神明佑之。故天地歷身以靖,守以神,興以道。”又雲:“求道之法,靜為根。久久自靜,萬道俱出,長存不死,與天相畢。”《道教義樞》中講:“清靜者,慧心明鑒,謂之清;智體無庇,故稱靜。”《太平經合校》中說:“靜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壽長矣。”《坐忘論》曰:“學道之初,要須安坐收心,離境住無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虛無,心乃合道。”又曰:“坐忘者,長生之基也,欲招真以煉形,形清則合於氣;合道以煉氣,氣清則合於神,體與道冥,斯謂之得道。”《性命圭旨》雲:“心中無物為虛,念頭不起為靜。”《無上秘要》中說:“遺忘形體,泊然若無,謂之虛。”《莊子·大宗師》中講:“附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道,此為坐忘。”《重陽立教十五論》雲:“凡打坐者,非言形體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又雲:“凡打坐者……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但有絲毫動靜思念,即不名靜坐。”
   辟穀,又稱絕谷、斷谷,也是道教修煉養生、祛病、防疾的方術之一。辟穀主要是為了清腸、除渣、消滅疾病之源,除此之外道教還提倡少食和素食,認為只有將這三點都做到,才能真正健康長壽。《神仙傳》中雲:“食戒過多,食過則症塊成疾。”《洞元經》曰:“修養之道,先除嗜欲,內合五神,次當絕粒,心不動搖,六腑如燭,常修此道,形神自足。”《抱朴子》雲:“仙法欲止絕腥臭,休糧清腸。”《太平經合校》說:“少食以通腸,亦其成道之人。”《太清中黃真經》講:“百合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返老得返嬰。”《真誥》中曰:“食慎勿使多,多則生疾。”《養性延命錄》中講:“養性之道,不欲飽食。”《真仙直指語錄》中說:“酒為亂性之漿,肉為斷命之物,直須不吃為止。”但在這裡需要加以說明的是,如果想長期修煉辟穀,則必須要學會食氣,否則不但不得長生,相反還會影響健康,縮短壽命。《想爾注》雲:“身也,于內為胃,主五臟氣。俗人食谷,谷絕便死,仙士有谷食之,無則食氣。”《延陵君修養大略》曰:“食氣者而壽延,食谷者多智而限命。”
   在修煉養生術時,正確的選擇時辰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順應自然,合乎陰陽,才能真正與宇宙大道溝通,作到“天人相應”及“天人合一”。《黃帝內經》雲:“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神守。”《修真圖》中曰:“法天地之變化,吸天地之精氣。”華佗在《中藏經》一書中講:“天地陰陽,五行之道,中含於人,人得之可以出陰陽之壽,奪天地之機,悅五行之要,無終無始,神仙不死矣。”《大丹直指》中說:“能奪天地之真氣,可以長生。”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而這個小宇宙無時無刻不在與大天體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太平經》曰:“人者,乃象天地、四時、五行、六和,八方相隨。”《太平經》又曰:“神者受之於天,精者受之於地,氣者受之於中,和相與共為一道。”《西升經》雲:“天地與人物,本皆道之源。”故修煉時應把握時機,才能從自然中吮吸靈氣、元氣和真氣,才能將個體有限生命與宇宙大道的永恒生命合一。
   儘管道教門派林立,功法繁雜,但無論南宗北派、天元人元,其最重要均是採先天一。然而要採先天一,就要通過玄關要路才能溝通人體與宇宙的通道。《西山群仙會真記》雲:“以法入道,道故不難;以道求仙,仙亦甚易。”《西山記》又曰:“雖知養性之理,不悟修行之法,則生亦不長;雖知修煉之方,不知養生之道,則修亦無驗。”故要知玄關竅開的時間和位置所在是非常重要的。《丹經》中講:“修煉不知玄關,無論其他,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從何下手。”而這玄關所在,只有名師指點,或在實際修煉中方能真正領悟。古人曰:“講道不離身,打鐵不離砧,大道分明在人身,迷人不能向外尋,修行不遇明師點,枉費徒勞一片心。”《性命圭旨》雲:“人若知此天人合發之機,遂與中夜靜坐。”
   道教修煉講:“法、侶、財、地”,其中“地”指的是環境。這就是說,修煉者除講時辰和方法外,地形也很關鍵。修煉洞穴主要選擇深山密林人跡罕見之地,及藏風聚氣、山泉流淌之所。並要求洞內清潔、無異味,洞口最好朝南又居半山腰的福洞靜穴。因修煉者根基不同層次不一,故修煉後的水準也不盡相同,而許多修煉功法也是深奧隱秘,得其真傳者少,能寫在經書中的也是多“露見枝條,隱藏根本”故真正得道者極少。
   道教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得道成仙,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道教認為不僅需要形體上修煉,而更重要的還需要精神上的恬淡無為,這就是形神雙修。道祖曰:“淡然無為,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淡然無為,神氣自滿,以此為不死之藥。”七百多年前,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率軍隊西征歐洲的途中,突然感到自己已年老體衰,於是他不遠萬里,下詘派人從山東請來丘長春真人請教長生之道。丘真人說:“世間沒有長生不死,但可獲得長生!”並贈予成吉思汗四個字──清心寡欲。莊子也告訴我們說:“養智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修煉者也只有達到無知無欲、無染無穢、無他無我的境界,才能作到精神內守而不外馳,獨立守神而不耗散。而只有這樣才能神形合一,表裏相濟,才能使“真氣”在體內順暢運行,並可獲得健康長壽,得道成仙。《太平經》曰:“人無憂,故自壽”。

三、道教養生術與生命科學的結合
   道教養生學是道教徒在追求長生成仙和濟世度人信仰目標中,通過數代人的無數實踐和努力逐漸積累的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是一套包含有大量科學健身內容及形式多樣的養生體系。近年來,國內外醫學專家通過多種試驗和研究證實,道教中的多數養生術是行之有效的,這些方法不但可以使人們起到治病、防病的保健作用,而且如長期修煉確實可以大大延長人們的壽命。
   辟穀、少食、素食、粗食,這些都是道教養生學中的主要內容,因為這些方法確實可使人體健康長壽。據2003年9月的《青年知識報》報導:64歲的印度老人希拉·瑞坦·馬內克,在八年的時間裏沒有吃過一點固體食物,每天只靠水和太陽光來維持生命。在他辟穀的半年之後不但精力更加充沛,而且就連以前患過的一些疾病也莫名其妙地不治而愈。近期經醫學專家通過CT檢查和MRI掃描發現,這位64歲老人大腦中的松果體已恢復到20歲年輕人的狀態。這充分說明辟穀不但可使身體更加健壯,而且還可產生返老還童的奇跡。《國際先驅論壇》報導:節制飲食能延長壽命50%或更長一些,能預防心臟病、糖尿病和腎病,能大大延緩多種癌症及消除或防止許多老化症,其中包括白內障、行發變白和虛弱症等,能使人直到高齡仍保持頭腦清晰、反映敏捷、身體強壯。
   另據聯合國衛生組織通過對世界上四個長壽之鄉的調查顯示:高加索地區、巴基斯坦的杏源鄉、南美的厄瓜多比爾卡班巴和我國新疆維吾爾地區的百歲以上老人,他們大多都有少食和素食及吃粗糧的習俗,再一次宏觀地證明了這些手段確實可使人長壽。據2003年5月28日的沙烏地阿拉伯《中東報》報導:科學家們對歐洲十幾國家的50多萬個年齡在25至75歲的人群進行廣泛調查表明,多吃玉米麵一類的粗糧可使腸癌患病率降低40%。另據美國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吃粗糧多的人同吃粗糧少的人相比,各種癌症的患病率也降低25%以上。
   道教追求的是“法天貴真,不拘于俗”的生活方式,極力主張清心、寡欲、無為、樂觀,而這些思想無疑對教徒們的身心是大有好處的。近年來,現代醫學對“病由心生”這個道理已開始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證實,人的思想狀況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影響其壽命,研究人員對680名50歲以上的老年人跟蹤調查發現,心態樂觀的人比那些悲觀心態的人壽命平均要長7至9年。不良的心理因素,過度緊張,憂鬱悲哀,七情鬱結,都是一種強烈的“肇病源”。可見心理因素與精神因素對於身體的健康與否起著重要的作用。正如嵇康曾慨嘆的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精散為五難。過於執著于名利、喜怒、聲色、滋味、思慮,易使精神緊張、疲乏,產生失調。要因適自然大道之規律,不妄為,即符合養生之道也。
   打坐是道教中最基本的修煉方法。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對修煉者來說,打坐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生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心理方面的顯著現象是無波動或妄念起伏的心注一境。當練功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就會出現“恍兮惚兮”的靜功狀態,並出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奇物景象。在生理方面的顯著現象是心跳速度、血液回圈及呼吸頻率的減慢、細微,而這些特徵從生理、心理等方面更能大大撥慢我們衰老的時鐘。正如美國《未來學家》2003年雙月刊3-4月號發表的,由若昂·佩德羅·馬加良斯所寫的《贏得抗衰老戰爭》一文指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人類的壽命提高是通過治愈傳染病和其他和手段。而真正能延長人類壽命的唯一方法則是延緩衰老本身這個過程。可見道教提出的長生成仙的理論決非空談。

四、長生久視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美好願望
   長生久視的教義思想是道教神仙理論的核心內容之一。《道德經》中所講:“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意思是說要想使自己的生命能延續的長,就必須有大道無為的基礎,而這些基礎的所得是要通過養生修煉才能所得。在漫長的歲月的歷史長河中,道教經過了許多修道養生的方術,諸如外丹、內丹、存思、守一、服氣、服餌、導引、房中、守庚申等等,以期望“長生久視”。由此,道教的神仙信仰與貴生思想是密不可分的。神仙信仰即是以追求修道成仙不死為特徵,故特別重視“生”。生,是天地從道那裏稟受的最大德性。《老子想爾注》稱:“道大,天大,地大,生大,域中有四大,而生處一,”把“生”視為域中“四大”之一。《太平經》也說:“天道惡殺好生。”《度人經》則把“生”的概念闡述得更清楚明白了,“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道教這種重己貴生、樂生惡死的生命觀,在道教中的各個派別中基本都是相同的,這也是道教與其他教派所最為明顯的區別之一。
   道教貴生的思想認為:“我命在我不由天”,堅信長生可得、方術有效。千百年來,正是這種積極的人生信念和超越生命局限的追求,一直激勵著歷代先師在與生老病死的抗爭中不懈地探索著生命奧秘。長期以來,修煉家們通過無數次的體驗和實踐,創建了各式各樣的修煉方術,並總結出了一整套具有極大研究價值的理論體系,道教在積極的“我命在我不由天”的精神下形成了“十個道士九個醫”的美譽,這不但為我國的養生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為我國的傳統醫學及現代的生命科學積累了諸多有益經驗。
   長生久視是人類對自身短暫生命的永恒追求和願望,特別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已經無法滿足“人生七十古來稀”的生命局限,也努力著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延長自己的壽命,道教其淵源的歷史背景,豐富的養生文化被世人所矚目。
   道教中大量的養生術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把先輩修煉家流傳下來的秘法、秘術、秘訣、化解為適合於現代人防疾、養生的具體方法,則是當代教徒、修煉家和道法研究者共同要承擔的任務,而道教中許多科學的養生內容將會在21世紀倍受全球範圍的普遍關注。

文出:中國道教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4 06:4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