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20|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佛教史(佛陀到戒日王-組織與戒律 )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口業啊!!口業!!!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釣魚王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9-9 11:45: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西元前566年左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誕生於今日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西南方約二百公里處,當時該地屬於印度勢力範圍,被稱為迦毘羅城(Kapila)。迦毘羅城城主淨飯王(Sudhodana)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的父親,他的地位類似中國古代的諸侯。

  迦毘羅城為釋迦族的聚居地,淨飯王是管轄釋迦族的首領。釋迦族本姓瞿曇(Gotama),釋迦(Sakya)為種族名,屬於印度種姓制度第二階級的剎帝利,意為「能仁」;牟尼(Mani)意為「賢人」,釋迦牟尼則為「釋迦族賢人」之意;成道後被尊稱為瞿曇‧佛陀(Gotama Buddha)。

  當時婆羅門教為印度唯一的古有大宗教,身為剎帝利王儲的釋迦牟尼,從小便接受婆羅門教的宗教教育,十七歲娶妻,另有二妾。相傳釋迦在出遊迦毘羅城東南西北四門,見到生、老、病、死等人生疾苦,頓感人生充滿勞苦,而決定出家修行。

  釋迦在29歲(另說為19歲)離家,向兩位修道者尋問真理,但未獲滿意答覆,遂開始自行修道,在尼連禪河邊(Neranjara)的優樓頻螺村(Uruvela)苦修。經過6年的苦行,釋迦並未開悟,因此認為苦行無益,終於捨棄苦行。

      35歲,他接受村裡一少女所供養的牛乳,飲後入尼連禪河沐浴,坐在菩提樹下觀想,終於開悟成道。

      往後45年中,釋迦四處傳道,但腳蹤只限於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帶。西元前486年左右,釋迦因病去世,享年80歲。

  釋尊所傳八萬四千種的法門,分為顯宗與密宗,顯宗的法門是聲聞、緣覺、菩薩三種不同根器者的修行法門;密宗的法門分為外密與內密,外密分為業部、行部、瑜珈部,此三部是一般密乘根器者的法門。內密分為瑪哈瑜珈、阿努瑜珈、阿底瑜珈,此三部內密是無上密的法門,一切密法都有升起次第觀想本尊的方法,所以任何密乘法門的行者,首先一定要接受各本尊灌頂,才能進行修持次第的法門。

         釋迦時期的「原始佛教」在釋迦「圓寂」後,分裂成「上座部」與「大眾部」兩大派別。「上座部」強調「一切有部」,派風偏向保守,成為日後「小乘佛教」(HinayanaBuddhism)的主體;「大眾部」屬自由派,為日後「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的最原始起源。

  「上座」、「大眾」兩大派門徒因教義見解不同,逐漸形成二十個派別,稱為「部派佛教」。當大乘佛教在印度佔優勢後,這眾多派部或被淘汰,或被同化,最後只剩下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兩大主流。

   西元一世紀前後,印度佛教為了滿足大眾需求,並解決佛教傳道困難起見,興起宗教改革,即大乘佛教的形成,「禪宗」與「密宗」皆屬大乘佛教的一支,改革人士並將「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貶稱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後來傳入中國、朝鮮與日本;小乘佛教則傳往錫蘭(今斯里蘭卡)、泰國與緬甸。

    釋迦佛將入涅槃時,以無上正法付囑摩訶迦葉。摩訶迦葉猶恐法藏斷絕,選取聖弟子已證無學果者千人,共詣耆闍崛山畢缽羅窟,結集法藏。以阿難隨侍如來多年,多聞總持,有大智慧,命集素呾纜(經)藏。優波離持律明究,眾所知識,命集毘奈耶(律)藏。迦葉自集阿毘達磨(論)藏。此結集以迦葉為僧中上座,因謂之上座部。

   其不得迦葉結集之眾學無學數百千人,於窟外結集,別為素呾纜毘奈耶阿毘奈耶阿毘達磨雜集禁咒五藏。此結集凡聖同會,因謂之大眾部。

   又智度論傳文殊彌勒,將阿難,於鐵圍山間,集大乘三藏為菩薩藏。或傳大乘經由廣慧菩薩結集。

   法藏之結集,經論所傳不同,僧祗律傳大迦葉與千比丘詣王舍城,至剎帝山窟,集有三明六通德力自在從世尊面受或從聲聞受二部比尼者五百人,結集法藏。先命阿難集四阿含及雜藏,次命優波離集比尼藏。

    五分律傳大迦葉與大比丘僧五百人俱至王舍城,先命優波離誦比尼藏,次命阿難誦修多羅藏。善見津傳大德迦葉大德阿菟樓馱,將五百比丘,往王舍城,於先底槃那波羅山邊。講堂,結集法藏。先命優波離出毗尼藏,次命阿難出法藏。

    迦葉自說摩得勒伽藏。十誦律傳摩訶迦葉共五百比丘,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命優波離誦毗尼藏,次命阿難誦修妒路藏及阿毗曇藏。

     毗尼母經傳摩訶迦葉於王舍城耆闍崛山竹林精舍,集五百大阿羅漢,結集經藏。命阿難先集毗尼藏,次集修妒路藏,後集阿毗曇藏。尊者富蘭那與其徒眾五百羅漢聞訊,往王舍城,語摩訶迦葉,亦欲得聞。摩訶迦葉即向富蘭等,出集法藏因緣。

    大迦葉集諸羅漢,八億八千眾,命阿難,菩薩藏集著一處,聲聞藏亦集著一處,戒律藏亦集著一處,阿難最初出經第一胎化藏第二中陰藏,第三摩訶衍方等藏,第四戒律藏,第五十住菩薩藏,第六雜藏,第七金剛藏,第八佛藏,是為經法具足。

    迦葉令阿難頌四阿含,集為經藏。令富婁那誦阿毗曇,名對法藏。令優波離誦毗奈耶,名為律藏。此時乃有無量比丘,來欲聽法,迦葉不許,令住界外,各自如法誦出三藏,有阿羅漢,名婆師婆,為大眾主,教授諸人,界外之眾,其數既多,故時皆號為多眾也。界內之眾,迦葉上首。世尊自說迦葉為上座,佛滅之後為弟子依,故時皆號為上座也。西域記傳分窟內窟外二部,如前所云。

    佛涅槃後第四年,北天竺迦膩色迦王應期撫運,王風遠被,殊俗內附。王篤信佛法,弘宣佛道,為四海法王,與阿育併稱。幾務餘暇,每習佛經,日請一僧,入宮說法,而諸異議,部執不同。王用深疑。無以去惑,以問脅尊者。尊者答以諸說皆正,隨修得果,佛既懸記,如折金枝。王復問諸部立範,熟為最善。尊者答以諸部之中,莫越有宗,王即令集此部三藏,遂選聖僧四百九十九人,以世友尊者足成五百人,并推為上座。於是五百聖眾,先造十萬頌鄔波第鑠論,釋素呾纜藏。次造十萬頌毗奈耶毗婆沙論釋釋毗奈耶藏。後造十萬頌阿毗達磨毗婆沙論。釋阿毗達磨藏。既結集已,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石函緘封,建窣堵波(塔)。藏於其中。先是王伐中天竺,得馬鳴大士以歸,大興佛法。馬鳴智慧淵鑑,。有功德日之稱。大毗婆沙之結集,馬鳴筆受之,為製文句。經北天竺弘通大乘,導利群生,造有大莊嚴論經,佛所行讚,十不善業道經,六趣輪迴經,尼乾子問無我義經等。其中尼乾子問經,提法空要領,談因緣生法俗有真無,為法性宗之要籍。世稱馬鳴造大乘起信論,或云地論師造。

    佛涅槃後一百年,毗舍離城諸跋耆比丘,遠離佛法,行得受金銀等十事,時有長老耶舍,慨跋耆比丘所行非法,非難之。遂生異諍,分為東西二部,面部多耆舊,袒耶舍。東部多少年,袒跋耆。相持不下,於是長老離婆多集東西二部於毗羅耶女所施園,共論法毗尼,而多亂語,乃於二部中各求四人,檢校律藏,就十事一一問答。卒由長老薩婆迦摩斷十事非法。時諸大德,更相謂言,應事結集。乃誦出法藏及毗尼藏,結集與會者凡七百比丘,故名七百結集,又名七百集法毗尼。

    佛涅槃後百餘年,摩竭陀國阿育王命世,統攝瞻部,為轉輪王。王初心乖佛法,舉情卒暴,後翻然改悔,深生信悟,盡力弘通佛法。即位第十七年,眾僧集眾六萬比丘,目犍連子帝須為上座,選擇知三藏得三達智者一千比丘,於華氏城雞園寺,結集法藏,九月日竟。時蒞會者皆上座部,結集後遺大德末闡提等,各持佛法,往罽賓犍陀羅吒等國中豎立。佛法之光明,照耀於廣袤數百里。

    有大天論師,立新義,作五事頌,佛法大眾,因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昔時界外結集之苗裔,多朋大天義,取昔名,稱大眾部。其翻大天義者,多昔時界內結集之苗裔,亦取昔名,上座部。是為小乘根本部執。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湚部。次從大眾部中又出一部,名多聞部。後大眾部中復出一部,名說假部。第二百年滿時,有一外道,亦名大天,於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大眾部僧,重詳議前大天五事,有可不可。因茲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如是大眾部,本末合有部。其上座部,二百年來,一味和合。至三百年初,有少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後移入雪山,轉名雪部。後即於此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可住弟子部即舊犢子部,次此犢子部,復出四部,一法上部,即舊曇無德部。二賢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後說一切有部,又出一部,名化地部。次此化地部,復出一部,名法藏部。三百年末,說一切有部,又出一部,名飲光部,至四百年初,說一切有部,又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如是上座部,本末合有十一部。是為小乘二十部。

    依南方所傳,佛涅槃後一百年至二百餘年間,大乘上座二部,展轉流出二十二部,本末合有二十四部。

   佛涅槃後初五百年間。全印所弘傳者,唯小乘為盛,大乘久湮聞於世,七百年時,龍樹論師,於南天竺出興。摧伏外道,廣明大乘,徑是摩訶衍教,光宣於五天竺。佛典稱其入龍宮齎華嚴經。開鐵塔,得大日經等密藏。依般若經,造無畏論中論十二門論等,說諸法皆空不可得之法門。又於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中,說淨土教義。為顯密八宗之祖師。其弟子有提婆龍智二人。提婆承龍樹中觀法門,造百論,宣揚一切皆空之妙理。龍樹承真言密教,為密宗第四祖。

    當大乘教興隆時,小乘教亦頗有鉅製,就中如世親論師之俱舍論,所立義本薩婆多,說一切諸法實有,然時朋彼經部之義。又訶梨跋摩論師之成實論,簡取諸部最長之義,見明人法二空,

    佛涅槃後九百年間,無著論師,於北天竺興。後於中天竺,承彌勒論師瑜伽法門,造大攝乘論顯揚聖教論阿毘達磨集論等,廣說法相唯識之妙理。其弟世親論師,初於薩婆多部出家,妙解小乘。後就無著遍學大乘義,造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等,集唯識教義之大成。千一百年間,護法論師出興,深解世親之學,造論釋三十唯識,張如幻有義。同時有清辨論師,承龍樹中觀之宗旨,造掌珍論等,闡畢竟空義。於是摩訶衍教,分為中觀瑜伽二宗。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護法門下有戒賢,清辨之門下有智光,同住中天竺那爛陀寺,據空有二義,各標宗旨。旋轉為大乘密宗之金胎二部。至佛涅槃千三百年後,外為回教所蹂躪,內有婆羅門教之復興,佛教遂趨衰滅。

   上座部應先於大眾部,可是南方的上座部,實是上座部中偏於大眾部的分別說系之一支,故仍較僧祗為後出,其他四部也屬上座的分部所出,上座根本部的律藏,今已無從求得了。

 由雜藏而出大乘藏、禁咒藏,那是大乘的範圍了。
九部經與十二部經佛滅後,弟子們取佛的言行,依其性質,類集為九部。那就是:
   一、修多羅(Sutra):即是散文的說法,通稱為長行。
   二、夜(Geya):以韻文重將所說散文的內容頌出,通常譯為應頌或重頌。
   三、伽陀(Gatha):說法時全以韻文宣出,譯作孤頌或諷誦。
   四、尼陀那(Nidana):記述佛及弟子的事蹟、始終、本末,因以事緣常為說法之助緣,故譯為因緣。
   五、阿陀那(Avadana):以譬喻說法,或凡因事而興感,皆名譬喻。
   六、多伽(Jataka):佛陀自說過去世的因緣,兼及重為弟子們的宿行,故稱為本生。
   七、伊帝目多伽(Itjvrttaka):敘述古佛的化跡,故稱本事。
   八、阿浮達摩(Adbhuta-dharma):明佛及弟子種種不思議的神蹟奇行者,故稱未曾有,新譯為阿毘達磨。
   九、優波提舍(Upadesa):對於甚深而簡要的法義,用問答方式來解說,故稱為論義,後世的論藏,即脫胎於此。

   在這九部經中,以南三部為最古而最近於原形佛典,故與今之雜阿含經相當,雜阿含經已多所演變,仍可見其舊貌。因為釋尊的法義,最先集為修多羅、夜、伽陀的三部經;法藏雜阿含的雜,與律藏雜跋渠的雜,其意相同,仍為原始結集的舊制。

    印度的王統阿育王即是阿輸迦王(Asoka),他是孔雀王朝(Maurya Dynasty)的第三位君主,印度是個文明悠久的古國,印度之有信實的年代可考,卻在阿育王的孔雀王朝開始。
因此,在未介紹阿育王以前,先略介印度的歷代王統。
一、摩柯三摩多王統:這是最早的王朝,散見於四分律、有部律破僧事、佛本行集經、眾許摩訶帝經、起世經、長阿含經、彰所知論等九種經律中,各傳王名不一,且亦沒有時間的記載。

二、月統(Candravamsa):見於印度神話辭書。

三、日統(Suryavamsa):見於印度神話辭書。

四、蘇修那迦王統(Saisunaga Dynasty):這是孔雀王朝以前的摩羯陀國,也可以算是正史啟蒙時期,相當於西元前六七百年或四五百年頃。見於佛經中的十六大國,即在這個時代。但其每一王的年代,仍然不易清理。

五、孔雀王統(Maurya Dynasty):約在西元前四世紀至二世紀頃。此期間佛教大盛。

六、熏迦王統(Sunga Dynasty):約在西紀前一百八十年頃至八十年頃。第四王補砂密多羅初年,中印有法難,南北印的佛教轉盛。

七、迦納婆王統(Kanva Dynasty):僅四十多年。

八、案達羅王統(Andhrabhrjtya Dynasty):西紀前二二○年至二三六年。

九、貴霜王統(Kushan Dynasty):此時印度的南方為案達羅,北方為貴霜,這是大月氏的一族,其有最著名的統治者便是迦膩色迦王。馬嗚、龍樹、提菩、達摩多羅、訶梨跋摩、彌勒等名德,均出此時代。為西紀前數十年至第三世紀之末。
 

十、多王統(Gupta Dyansty):西元四世紀初至六世紀初的時代,無著、世親、羅什、象賢、堅慧、覺音等均為此時期人。並有那爛陀寺的創建,密教亦開始漸盛。中國的法顯此時赴印,安慧、陳那、清辨、護法等,也在這一階級出現。

十一、戒日王統(Vardhana音譯伐彈那):約當西元第六世紀初至第七世紀中葉。此時有龍智盛化密教,月稱在中印大宏空宗,玄奘西遊,法稱再興因明。

十二、波羅王統(pala Dynasty):這個王朝並非直接繼承戒日王朝而來,然亦頗信佛教,此時密教特盛。

   戒日王朝以後,印度王邦林立,王朝疊起,到了西元十二世紀,回教入侵而王朝覆滅,佛教亦因之而在印度絕滅,這已到了中國南宋寧宗的時代。佛教起於印度,垂一千六七百年而亡。

    在西紀前三二三年,阿育王的祖父旃陀羅掘多王(Candrognpta)創立王業,經第二代賓頭沙羅王(Bindusara),到第三代阿育王即位,是西紀前二六八年,這是根據南傳善見律,島史、大史、緬甸傳說的記載。 傳說,阿育王生得很醜,性格頑劣,很不得父王的歡心,適巧北印度的德叉尸羅(Takkasila)地方發生變亂,賓頭沙羅王派他去平亂。這是有意送他去死的,所以軍隊的武器裝備都很差。想不到智勇兼長的阿育王,竟然達成了這個任務,做了那裡的總督,因此深受朝臣的擁護,等待父王一崩,他就殺了很多的兄弟,自己掌握了政權。四年之後,在他二十五歲時,始行灌頂即位的大典。傳說他有一○一個兄弟,被他殺了九十九個兄弟,只留一個帝須未殺。

   阿育王歸依佛教,是在征伐羯伽的前一年;當他見了征伐殺戮的慘狀之後,便大生悔心,回來後即親近僧伽,修持佛法,並以輪王政治的理想自許,以和平的正法來建設繁榮安樂的社會,梵文的阿育王譬喻(Asokavadana)漢譯的阿育王經及傳等之外,近代學者所注重的尚有:磨崖法、石柱法 、小石柱法、小摩崖法、石板。此等古物是於西元一三五六年以後即被逐漸發現,到了一八三七年以後,始由甫林切補氏(J.Prinsep)陸續發現,而根據語源學並得到梵語學者的協助,譯成了英文。

    阿育王在即位後曾特赦囚犯二十五次,每年開無遮大會一次,此外,禁殺生、行布施、植樹、修道路、鑿井、造佛寺、並建佛塔,遍及全國。又說立正法大官(Dharma Mahamatras),巡迴各地以宣揚正法,廣施仁政,愛護萬民。 親自巡禮佛跡,到處豎立石柱,刻紀念。此等石柱現尚有部分殘存,已成為印度當做古文物的珍寶,收藏保護。

    阿育王即位第十七年,請目犍連子帝須(MoggaliputtaTissa)為上座,於華氏城(Pataliputta)召集長老一千人,從事第三次結集,費時九個月。結集後,阿育王派遣大批傳教師,分赴各地宏傳佛法。

   一、末闡地,派至賓、犍陀羅,即今北印之克什米爾等地。

   二、摩訶提婆,派至摩醯娑漫陀羅,即今南印之賣素爾等地。

   三、勒棄多,派至婆那婆私,今地未祥,或云在南印。

   四、曇無德.派至阿波蘭多迦,即今西印之蘇庫爾以北。

   五、摩訶曇無德,派至摩訶刺陀,即今南印之孟買。

   六、摩訶勒棄多,派至臾那世界,即今阿富汗以西。

   七、末示摩、迦葉波,派至雪山邊即今尼泊爾一帶。

   八、須那迦、鬱多羅,派至金地,即今之緬甸。

   九、摩曬陀等,派至師子國,即今之錫蘭。

   由此可見,佛教在阿育王時代,已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滅百年有毘舍離七百結集,國王為誰則不明,佛滅百十六年後,阿育王統領閻浮地,因大天五事之諍而分為大眾及上座兩部,乃為阿育王時;佛滅二百年滿,因大天五事之諍,嗣後大眾部分出東山等三部。
因此,南傳有兩個阿育,北傳只一個阿育。南傳的第一個迦羅阿育的年代,則相當於北傳的十八部論等所說的阿育王。南傳的第二個阿育是第三結集的中心人物,第三結集也是出於南傳的記載,他卻比北傳的阿育晚了一百多年,時國王阿輸迦,當於大天,款悉殺上座部之聖僧,故彼等去而往迦濕彌羅國”。

      阿育王請目犍連子帝須為上座,選擇了一千位夠資格的比丘,評議論諍的誰是誰非,帝須被迎自阿 育河山中,他是波利東系—上座部分支的人物,此次結集,費了九個月,想必是從教義上作了廣泛的討論。

    部派佛教的成立,在佛滅後百年頃,其遠因卻在佛陀時代已經出現。例如雜阿含經卷十六第四四七經,一共列舉了十三位大弟子,他們各有眾多比丘於近外經行:上座多聞者近於僑陳如,頭陀苦行者近於大迦葉、大智才者近於舍利弗、神通大力者近於目犍連、天眼明徹者近於阿那律、勇猛精進者近於二十億耳、為大眾修供具者近於陀驃、通達律行者近於優波離、辯才善說法者近於富樓那、多聞總持者近於阿難、分別諸經善說法相者近於迦旃延、善持律行者近於羅羅、習眾惡行者近於提菩達多。

   佛在世,尚無門戶的分立,第一次結集時,始見門戶徵候,七百結集後,便分成兩部,到阿育王之後,大人部再次分裂。

   大天的梵名摩訶提婆(Mahadeva),佛滅二百年,有外道名大天,於大眾部中出家,住支提山,亦名制多山,於摩訶僧祗部中復建立三部。大唐西域記說大天是在佛滅後第一百年,闊達多智,幽求名實,潭思作論,理違聖教,無尤王(阿育王)不識凡聖,同情所好,黨授所親,並謀屠殺上座聖僧,以至羅漢們用神通逃避到迦濕彌羅去了。大毘婆沙論對大天的攻擊更甚,說他淫其生母、殺阿羅漢、又殺其生母,共犯了三項無間罪業;又指責他引起諍論的五事妄言。

   實際上,大天是當時時代思想的先覺者,雖受上座耆宿的攻擊,卻為多數的大眾所擁護。阿育王的王子摩曬陀出家,奉分別說系的帝須為和尚,以有部的末闡提為具足戒阿 闍梨,以大眾部的大天為十戒阿闍梨。足見可育王並未偏黨那一方,大天也非如有部所傳的那樣罪惡。更非如傳說,阿育王時佛法隆盛,供養豐厚,諸多外道為了衣食而入佛教出家,是為“賊住”,並起紛諍,阿育王乃集眾檢校,然其尚有三百個聰明的外道,通達三藏,無何,乃令他們另住一處,其中即有一人名叫大天,住於製多山,再與大眾部議論其五事,便又分大眾部為三部。

    玄奘所譯的異部宗輪論,所云四眾,是指:一、龍象眾,持律者如優波離之學徒也。二、邊鄙眾,破戒者為大天之流也。三、多聞眾,善持佛語諸經者如阿難之學徒也。四、大德眾,諸大論師如富樓那之學徒也。

    這是部派佛教的基礎,由根本佛教,分成上座與大家兩部、上座部東系的一支分別取捨上座及大眾兩部的思想,立足於上座部卻頗同情並吸收大眾部的一分進步思想,所以成為分別說系。

    西系的上座部由於僻處西北印的迦濕彌羅,不與東方接觸,所以發展成為獨立的有部思想;後來內部思想有了歧見,又再分裂。後來的紅衣(錫蘭鐧)部、法藏部、飲光部、化地部,均屬分別說系。它們不是極端的反大眾部者,後來大眾部轉出為大乘佛教,分別說系的聖典,多少亦有這種傾向,例如法藏部(曇無德部)出現較晚,該部所屬的四分律,被我國的道宣律師,視為通於大乘,也有其遠因存在了。

   大眾部及上座部的再分裂、又分裂、由此,二部、三系、四部、十八部、二十部,南傳的則稱為二十四部,便陸續出現了。

    漢譯的文殊問經、舍利弗問經、秦譯十八部論、陳譯部執異論、唐譯異部宗輪論,和大眾部的異部宗精釋為重要。
一、南傳分別說系上座部:

大眾部

說假部

牛家部
 

多聞部
 

一說部
 

制多部(案達羅派)

 

 

大眾部系的清辯所造異部宗精釋所傳:
大眾部

根本大眾部
東山住部
西部山了
王山住部
雪山部
制多山部
義成部
牛家部
 

上座部
經量部
犢子部—正量部
法上部
賢冑部
六城部(密林山部)
分別說部—化地部
飲光部
法藏部
銅部


 

後代印度分裂:

雪山部
王山部
義成部
東山部
西山部
金剛部
 

錫蘭部派:

大寺派
無畏山寺派
法喜派
陀林寺派
海部

   究竟有幾部部派,大致是以各自所依的見解而分裂,相傳是十八部,加上大眾部及上座部的根本部,則成為二十部,但在現有的資料中,唯有上座部系的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的遺產最豐富,它們有許多部論典,可資呈入的研究、其他部派的思想,也是藉著有部論典中的間接敘述,而得到一些概念。

  
    婆羅門教濕婆派的夜叉羅剎等,均為此等南方民族中的產物,在濕婆神像之中有與其妻擁抱淫褻之姿,今之印度教中,尚有男女生殖器的崇拜。到了大乘的密教,就有以男女性交為修持法門的情形出現了。大眾部在案達羅派之後,即消融於大乘佛教,初期的大乘出現在南印度,大乘密教,也說由“開南天(竺)鐵塔”而得。

 

    上座的根本部者,因見解不同而離開了舊住處,轉到了雪山之麓,成為雪山部。所以,連雪山部算起來,上座雖稱十一部,卻有十二部的名目 。

 

    一般學者均以舍利弗持有大乘思想,故在犢子部,將如來一代教法分為五藏:過去、現在、未來、無為、不可說(非即非離蘊之我),此五藏的“不可說藏”,就彷佛於大乘的如來藏了。 此部仍執有一個諸法本體的“我”,故被清涼國師在華嚴玄談卷八中評有“附佛法外道”。

 

    西元四三二年從印度到錫蘭去的佛音,在其撰著巴利文“論事注”時,正量部尚在流行,又從西域記知道,玄奘遊印時(唐太宗貞觀三年至十九年—西元六二九至六四五年),正量部 多行於中印、南印、西印地方,東印亦有少許;稍後義淨的寄歸傳,也說到此部有三藏三十萬頌,並說當時此部行於西印之羅荼、信度地方者最多,摩羯以及南海諸州,亦有少部分傳存。

    佛諸弟子,受持十二部經,作地相,水、火、風相,虛空、識相,是故名為彌沙塞部。 化地部的“窮生死蘊”,相當於第八阿賴耶識。

   飲光部(Kasyaplyah):文殊問經稱此為“迦葉比部”,十八部論稱為“優梨沙部”,部執異倫稱為“善歲部”或“飲光弟子部”,另有“迦葉惟”、“迦葉遺”等,乃是以部主之名而得名。此部可能是由阿育王時的迦葉惟(即是迦葉波)被派至雪山地方宏化而興起的一派。
 

   經部的鳩摩羅論師,是這一思想的先兆。以為“滅定細心不滅”, 即是根本識第八阿賴耶識的先驅思想。

    到了迦膩色迦王時的第四次結集,又出現了一部二百卷的大毘婆沙論而集有部論書的大成。有部對經義的疏釋及組織條理,是如此努力,對於律儀的發揮,也有超過任何一個部派的成績:先有西印摩偷羅有部的十誦律六十卷,以及解釋十誦律的薩婆多論;次有西北印迦濕彌羅的根本說一切有部律五十卷,但此部的律書而為義淨三藏譯成漢文的,都達十八種計一百九十八卷,傳譯到西藏去的律典,也是有部律的一部份。
 

    大眾部主張“現在有體,過未無體”。有部則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恒有”。同樣是說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同樣是把萬法的變易,放在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個位置上來觀察。大眾部祗承認當下的現在為實有,過去的已成過去,未來的尚未出現,以為過去及未來是由現在法所推定而有的名稱。於現前一殺那,名為現在法,此乃是由於現在主觀的存在。過去及未來的客觀法,不能離開認識的主觀法而存在,所以稱為“過未無體”而“現在有體”。這是基於緣起觀的思想,以為三世的存在,並沒有獨立的實體性。因為現在法永遠都在變成過去而進至未來,但其仍有暫住於現在的觀念,故被稱為“色法暫住”說。
 

    “三世實有”的一切事象,均是生滅於剎那的變化,前一剎那到後一剎那,已不相同,無數事像在每一剎那,均不相同,因此,在一法(事象)之上,即建立有無數的法體,各各無數的法體,又無不涉及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三世既是實有,其一一“法體”,也必是“恒有”的,然而,法體是“色”(事象)能成為其自相,使其時時出現於現在而充足它自己。所以法體的“恒有”,是指它的每一剎那的自相的價值次第,而不是在時間次第上的“常有”。法既無常,必然是無我。可見,大眾部是基於緣觀而立論,一切有部是基於無常無我而發展,開出的理念雖不同,基本的源頭則均是佛陀的遺教。
 

    它們原來的次第是:擇滅、非擇滅、虛空、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緣起支性、聖道支性。大眾部以為:貫通並生起萬法的原理是緣起法;由覺悟緣起法而達到涅 槃,並指出涅槃的理想境地;聖道,便是達到這種境地的法則。這就是九無為法的精神所在。心性論與有情論所謂心性,即是心的本性、本質、不是日常的分別心及肉團心,對於心的本性,大眾部是主張“心淨說”的,“宗輪論發軔”中說:心性本淨,客塵隨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淨。 ”有情眾生的主體為心,心的本性本來是淨,由於客觀的煩惱染污,此心即成不淨而稱為凡夫。對此大眾部的心性本淨說,站在大乘的立場,有相宗及性宗兩種不同的看法,但它是後來真如緣起的先軀思想,可能是屬於眾生皆有佛性論的性宗系統。大眾部另有“心自緣”之說,宗輪論說:“諸預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預流者是小乘初果聖人,他們的心及心的所緣之法,能夠了別其自心的本性。這與心淨說是一致的。聖者返於心的本淨,所以心能自緣其自己的本性,這也與後來大乘菩薩心的作用一致。大眾部又有“隨眠”與“種子”說,它將隨眠“纏”分開,以隨眠是煩惱的種子,纏是現行的煩惱;種子是潛伏著的因素,現行是發生了的事實。這一種子思想,也與後來大乘的唯識有淵源。

    有情是無我的,但因各各的業力而有輪迴生死,因此,有部特別重視“業”說的分析。業在阿含經典,是一種“意志”,如說“業是思”。到了有部,則業分為二:思業,思已業。前者為意業,後者為身、語二業。又將身語二業各分為二:表業,無表業。身表業的“體”是“形色”,語表業的“體”是“聲言”;無表業是業的餘勢,是留存於行為者心上的一種習憤性或影響力,因此意業即不另立無表業。

   修道論與果位論佛教的唯一最高目的,是在求得眾生的解脫;要求解脫的方法,便是修道;修道的重心是戒、定、慧;以戒定慧三無漏學而包攝一切善法。戒定慧三學相互為用,乃為各派一致的見解。唯其大眾部重於慧,乃有“慧為加行”之說;分別說系重於戒律;說一切有部重於禪定,乃有“依空”、無願,二三摩地,俱容得入,正性離生思惟”之言依修定為解脫道的根本法,乃是印度內外道的保守派的本色。所謂一時現觀,是頓入四諦共相的空無我性,也就是觀一切法無常、故苦、苦、故無我,亦無我所。證入空寂無生之滅諦,即是見道。
 

    四果阿羅漢,即是無學道位:“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知如真。”這就是證入寂滅 。佛以一音,說一切法。世尊所說“無不如義。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無邊際。 ”諸佛世尊,盡智、無生智、恆常隨轉,乃至般涅 。”大眾部以佛的肉身是無漏,故無邊際,“常在定故”;並且全知全能,“一殺那心,了一切法”;答問不假思惟;佛語無一句不是轉法論。

    玄奘留印期間,在南印度的馱那羯磔迦國(Dhanakata)學習大眾部的根本阿毘達磨數月之久,並且在帶回中國梵本中,也有大眾部的論書,祗是沒有譯出而已。

   一、法蘊足論:一二卷,玄奘傳為目犍連作;稱友的“俱舍論釋”所傳為捨利弗作。此為六足倫中最古的一論,共二十一品,每品釋一經。此論與南傳的法音論同名。
   二、集異門足倫:二○卷,玄奘傳以其所釋的長阿經之集異門經,為捨利弗所集,即以此論為捨利弗作;稱友以為是拘希羅作。此論文義明淨,後來大乘瑜伽師地論的聞所成地之內明,即由此而演成。
   三、施設足論:七卷,玄奘傳為迦旃延造:大智度論及稱友均以為目犍連造。大智度論傳為從長阿含之樓炭經(起世因本經)出,巴利藏的長部沒有起世經,疑其為出於阿育王之後的經典。
   四、識身足論:一六卷,提婆設摩造,以其內容考察其時代背景,當為佛滅後三世紀所出。
  五、品類足論:一八卷,共八品,四品為世友作,四品為迦濕彌羅論師作。世友是佛滅後五世紀時人,可知本論出世很晚了。
  六、界身足倫:三卷,玄奘傳為世友作;稱友俱舍譯謂圓滿造。
  七、發智論:二○卷,佛滅三世紀時,北印那僕底地方的迦延尼子作。

    佛滅四百年頃,迦膩色迦王為求其一致,遂請肋比丘及世友為上首,集合了五百羅漢,在迦濕彌羅進行了第四次的三藏結集。這次的成果,便是集體的撰作了一部二百卷的“大毘婆沙論”。此論雖以統一的目的為出發,卻是站在那僕底(北印之東方)發智論的立場,對妙音的見解尚有所取捨,對健陀羅(北印之西方)譬喻師的見解,則完全加以破斥。因此婆沙論的出現,更加地加深了有部東西兩系的分化。到了佛滅七世紀頃,遂有妙音系下法勝之“心論”的學者法救(達磨羅多),既不以譬喻師的離叛有宗為然,亦不以婆沙論的繁廣瑣碎為然,乃取婆沙論的精義,增補法勝的阿毘曇心論,作成“雜阿毘曇心論”,溝通了有部東西兩系的思想,而存有部之真。

    俱舍的品目世親論師是犍馱羅國人,到迦濕彌羅國學大毘婆沙論之後,回國即出要義,計六百頌,再送到迦濕彌羅,當時有部的悟入論師,以其有違正統的教義,要他為頌作釋,世親便作了釋論,這便是阿毘達磨俱舍論(Abhidharmakosa-sasatra)。

    離系果—五果有情世間,乃為空間中的安立層次;有情的生死流轉,又分為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的四種狀態,依十二緣起而有三世兩重因果,乃是時間上的安立次第。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三界為器世間在空間中的安立層次;又以成、住、壞、空的四劫,支配器世間的生滅循環,乃是器世間在時間上的安立次第。但是,若不出世間,世間法的安立,不論有情世間或器世間,總是回還不已、無始無終、因果相繼、因緣生滅。眾生之不脫生死,是由造業而得的果報,本論的業品,即在對於業說的剖析。業分思業及思已業,意業為思業,身語二業為思已業。又將身語二業各各分為表業及無表業。眾生之造業,是由於惑的軀使,本論的隨眠品,即為疏導惑的問題。隨眠是由業的活動而引生的苦果,它有煩惱意味。煩惱分有根本的及枝末的(十九種)。惑又分作迷理的見惑及迷事的修惑,見惑迷於四諦之理,配合三界則為八十八使;修惑即是根本煩惱中的貪、、痴、慢的四種三界共有十種,欲界四種,上二界除貪之外,各有三種。又有所謂百八煩惱,即是見惑的八十八使,加十種修惑及十纏而成 。

    中印的法難補砂密多羅(Pusamitra)是孔雀王朝多車王時的將領'得婆羅門國師之助而擁兵自立,乃都於孔雀王朝的華氏城,建立熏迦(Sunga)王朝,此王即以婆羅門為國師,故用其言,以孔雀王朝之衰亡,歸咎於崇信無神及無諍的佛教。因此,重行會為阿育王所嚴禁的馬祀,行馬祀之後,西征而得小胜,婆羅門教士便大振厥辭。
 

    舍利弗問經說弗沙密多羅王,希望能與阿育王同樣的名事不滅,但他自知威德不及先王,先王造八萬四千塔並扌舍傾國的財物供養三寶而留盛名,他便相反地毀塔滅法,殘害息心(在家出家)的四眾佛子而留盛名。於是,對於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不問少長,集體屠殺,血流成川'並毀壞寺院八百餘所,諸清信士,也遭囚擊鞭罰,當時有五百羅漢,登南山而得倖免於劫。
 

    昔有一婆羅門王,名補沙友,憎痴佛法,焚燒經典,壞堵波,破僧伽藍,害比丘眾,於迦濕彌羅國一邊境中,破五百僧伽藍,何況餘處。”這就是補砂密多羅王西征得小胜時,在迦濕彌羅邊境,所做的排佛運動。舍利弗問經所指是在中印華氐城的情形,五百羅漢登南山,當是指的部份佛教僧人,離開中印的摩羯陀國,而到南印去了。
 

   可是摩羯陀的熏迦王朝在滅佛之後,傳到第十主地天王時,僅一百十二年(西紀前一八五至七三年),也由婆羅門大臣婆須提婆,又得婆羅門國師的讚許,而行篡位,別建伽恩婆(Kanva)王朝,四傳至善讀王時,計四十五年(至西紀前二十八年)即為南印案達羅(Andhara)僥娑多婆訶王朝(Satavahana)所滅。
 

    中印自此即為南印的案達羅所兼併,南方建立的案達羅王朝,即與北方的貴霜王朝對峙,成了南北朝的形勢。
 

    案達辦王朝阿育王后,摩羯陀帝國的領土,次第縮小,據於東南印度達羅茶氏的分支案達羅族,即乘孔雀王朝的衰微而告獨立。在西紀前二四○至二三○年頃,屍摩迦(Simuka)王,興起娑多訶王朝,建都於馱那羯磔迦等地,領有德干高原地方。西紀前二十八年,兼併了中印的摩羯陀,到了西紀後一○六年頃,喬達彌普特羅·悉達卡尼王,又將領土擴張至西印度,但在此王歿後,中印及西印的地方即告失離,西元二二五(亦云二三六)年頃,此一王朝即告滅亡。
 

    在宗教信仰,案達羅的娑婆訶王朝,諸王多信奉婆羅門教,其中亦有信仰耆那教及佛教的君王,並加以保護及宏揚。英主悉達卡爾尼王,及其母后,即對賢冑部的僧徒,布施洞窟精舍;又有娑多婆訶王,以黑山峰的洞窟施與龍樹,推定此王即為於西紀一七三至二○一年頃的喬達彌普特羅·耶耆那舍利王 。
 

    錫蘭有一位木叉伽摩尼王,在阿糜羅陀補羅,建設精舍、大塔、銅殿等,厚供僧伽。由於諸王的外護,佛教順利發展,佛教未至之前,本來為供尼乾子(耆那教徒)而建的無畏山寺,也轉而供給了長老摩訶帝須,其後又由諸多王臣的護持,建立的寺塔頗多,錫蘭佛教本屬印度的一支,彌蘭陀王自亞歷山大入侵印度(西紀前三二六年)之後,又有一位著名的希臘人德彌多利奧斯(Demetrois),率大軍再佔阿富汗而侵入印度,略信度河口,佔有恒河上流各地,建都於舍竭(奢羯羅Sakala),彌蘭陀王即是德彌多利奧斯的族人。
 

        彌蘭王,先是印度大夏國駐喀布爾(Kabul)及旁遮普的總督,後繼承印度大夏國的王位,他統治的領土,包括阿富汗斯坦、印度河流域、拉伽普大那(Rajaputana)及東部印度的一部份。他死之後,印度大夏分裂為二,最後一王為項茂斯(Hermanes),於西元前五十年間降於大月氏(塞族Scythian)的貴霜王朝。責霜王朝繼希臘人之後,來在印度西北的,便是月氏族的入侵。 大月氏本居敦煌祁連間,至冒頓攻破月氏,而老上單于殺月氏,以其頭為飲器。月氏乃遠去,過大宛,西擊大夏而臣之,都嫣水北為王庭。月氏為匈奴所滅,遷於大夏,分其國為五部翎候。後百餘歲。貴霜翎候邱就卻。攻滅四翎。自立為王國。號貴霜王。侵安息。取高附地,又滅濮達賓,悉有其國。邱就卻年八十餘死,子閻膏珍代為王,後滅天竺。 ”
 

    月氏族本為蒙古種人,被匈奴從中國的甘肅山谷間趕到大夏(今之土耳其斯坦的布哈爾州),此時大夏為希臘人的殖民地,由亞歷山大的部將建立小國。邱就卻打敗了希臘人,而建立貴霜王朝。希臘人敗退南下,進入西北印的加濕彌羅(今之克什米爾,即由此來),月氏人緊隨希臘人之後,也進入印度,到了閻膏珍的兒子迦膩色迦王 時,便成了印度中部以北的共主。
 

   在印度佛教史上,迦膩色迦王的地位,與阿育王同被稱為佛教王。武功文治,雄才大略,先後堪相輝映。建都於布路沙布邏今之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交界處的白夏瓦),東到閻牟那河流域,南自頻耶(Vindhya)山脈到印度河口,西與安息(今伊朗及阿富汗之一部)接壤,東北則亙蔥嶺之東。儼然是一大帝國。
 

    到了沙姆陀羅笈多王,創立笈多(Gupta)王朝,印度又歸統一,笈多王朝的基礎,則為其父旃陀羅笈多第一所奠立,那是西紀三二○年間,是由世襲的土王之名而改為君王的。
南方的案達羅王朝,亡於西紀二三六年間,北方的貴霜王朝,亡於西紀三二○年間。接著便是笈多王朝的代興。

    在這階段,婆羅門教初期的根據地,西印北印,已為佛教的勢力所代取,在阿育王時盛行佛教的中印,反為婆羅門教所佔領,婆羅門又向南而成了案達羅族的信仰,並且由案達羅文化的混合而產生了濕婆派的新婆羅門教。又由於案達羅王朝之到中印,佛教便在中印再興。
 
   佛滅後五百年中,迦膩色迦王對佛教的最大功德,即是促成第四次的結集。於迦濕彌羅國的耳林精舍,集五百羅漢,五百菩薩、五百在家學者,使結集佛語,次第造論、釋經、釋律各十萬頌,計三十萬頌六百六十萬言,備釋三藏。有迦旃延子羅漢,於薩婆多部出家,與五百羅漢及五菩百薩,共撰集薩婆多部阿毘達磨。

   傳說,王進功摩羯陀國,該國不敵即獻佛缽及馬嗚菩薩以求和。又據大莊嚴經論馬嗚所作的歸敬序,有“富那肋比丘”“我等皆敬順”之句,可知馬嗚為迦膩色迦王時肋尊者的第子了,傳說王亦師事肋尊者。至於世親傳中說:“馬嗚隨即著文,經十二年,造毘婆沙方竟,凡百萬偈。

   貴霜王朝在迦膩色迦王以前的二王,亦保護佛教,建築僧院及支提頗多,至迦膩色迦為濕彌羅之王的時代,佛教的勢力大振,並壓迫婆羅門教對於濕婆的信仰,致受到土邦龍Naga族的反對,大事殺害佛教徒,王亦曾為此一騷擾而躲避。當時又有甘陀羅提婆婆羅門出而鎮壓佛教。到旃那陀王三世,始停止對佛教徒的彈壓。
 

    迦膩色迦王既死之後,圪利多種,復自稱王,斥逐僧徒,毀壞佛法。 ”後來由者見貨羅國釋迦種的口皿摩羅殺了圪利多王,佛教遂得複興。


在此許多部派的小乘佛教之中,以南印度的大眾部各派流傳在西北印度的上座部下的一切有部,思想較為進步,故當著重於在家生活之教化的佛法再度復興之後,便是大乘佛教。南印的大眾部,即由於小乘而漸漸融入大乘。西北印的一切有部,也由小乘僧團之中,產生了許多大乘的宗師 。大乘佛教既然側生於和世樂群,大乘的精神,便是自式度人的菩薩行,菩薩行與世俗法,在表現上並無差別,只是在存心上有所不同。菩薩行是入俗而化俗,世俗法則是流俗而同於俗。所以,大乘的菩薩道,乃是外現世俗行,而內修解脫道的偉大法門。

   在阿育王后百餘年,約為西元前第二世紀,則有婆爾訶特(Bharhut)和桑(Sanchi)塔的塔門雕刻,遺留迄今。雕有獅子、金剛力士,夜叉、佛傳等的故事人物。不過,此時尚未出現真正的佛像,僅以蓮華象徵誕生時的佛,以菩拉樹象徵成道時的佛,以輪寶象徵說法的佛,以塔婆象徵涅 的佛。
 

      犍馱羅在今日阿富汗及印度西北省地區,此一地區遺留有許多佛像雕刻,大約是經西元前後四百年間的孕育,到西元第二世紀,由於大月氏人所建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等之保護而達於鼎盛。

案達羅王朝是由南印度人所建,貴霜王朝是由侵入西北印度的大月氏人所建,這在印度史上稱為南北朝時期。此期是採犍馱羅佛像的技術,發揚古代印度的雕刻原則 。遺存於今的,則為位於印度西部的一個土邦,海德拉巴的阿恩陀的石窟寺,西曆十九世紀初為歐洲學者傑姆斯(James Eergusson)所發現。共計二十九個洞窟,以其開鑿的年代而言,為分為三個時期。
 
    迦膩色迦王曾於富樓沙補羅,造一大塔,高達四十餘丈,莊嚴冠於全印。多群僧房的集體建築物,又有一個名稱,叫作僧伽藍(Sangharama)也就是說:單純的僧房,稱為毗訶羅,集合食堂、講堂、禪堂等設備於一處僧房,稱為僧伽藍,所以,真有藝術價值的佛教建築,乃是僧伽藍,例如經律中所載的祗圓精舍和竹林精舍,規模均極莊嚴美麗。可惜的是,佛世的舊觀,今已無從考究,近世在印度各地發掘出土的精舍遺址,例如鹿野苑乃至那蘭陀寺,亦均後世的增建,不是原來的舊貌了。

   最早的大乘思想大乘佛教是在部派佛教以後興起,部派佛教是由原始佛教的根據而發展,大致上可說,部派佛教(小乘)是保守的分析的學問佛教,大乘佛教是開放 性原則的生活佛教。在原始的阿含聖典中,佛陀未 嘗以菩薩道開示其弟子,並且佛陀自己的生活也即是聲聞型的比丘身份。
佛陀嘗以菩薩修行應當以本生譚那樣的大行,這就暗示要成佛,須修菩薩道,基礎是大天道及聲聞道,
在阿含聖典中,菩薩僅兩位,一是未成佛前的釋尊,一是 未來在此世界成佛的彌勒。釋尊是沙門,彌勒也現的比丘相,在聲聞會中坐。在大乘經中的在家菩薩,文殊及善財,是實有其人的,此外,毘舍離城的寶積,維摩詰等五百人,王舍城的賢護等十六人,也是確有其人的,可惜不載於阿含,他們的詳情也不得而知。

 

    一佛與多佛在吠陀聖典中,立有七聖。在耆那教中有二十三勝者。在佛教的阿含經中,則立有七佛,這是從古到今的多佛相次在人間成佛,或者與吠陀的七聖說有關。既然過去有多佛,未來亦必有多佛,彌勒菩薩的未來作佛,即此說明。

 

   佛 為兩個給佛作引導的童子受記:“於最後身得成無上正等菩提,一名法鼓音如來,一名施無畏如來。


   大乘聖典確係出於佛陀的本懷,初期的若干大乘經典出於佛說,但未能見重於比丘僧團,有些是由在家弟子的宣說而得到佛的印可,例如維摩便是。最大的華嚴經唯有“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是佛說,餘均為諸菩薩說 。

 

   大般若經,是一部大叢書,八十卷的華嚴經,它的成立過程,也 是相當久。在佛教的傳說中,確有結集大乘經典的記載:
   一、佛滅七日,五百羅漢受了大迦葉之命,至十方恒沙剎土,邀集八萬四千比丘,以阿難為上首,結集了菩薩藏、聲聞藏、戒律藏;將三藏又分作胎化藏、中陰藏、摩訶衍方等藏、戒律藏、十住菩薩藏、雜藏、金剛藏、佛藏、計為八藏。
   二、大智度論卷一百,則說文殊與彌勒帶同阿難,於鐵圍山結集摩訶衍。
   三、金剛仙論卷一,也說在鐵圍山外,二界中間,結集大乘法藏。
   四、真諦及玄奘所傳,則說第一次王舍城結集時,別有窟外的大眾結集,其中有大乘經。

   在龍樹之前,有數人具有大乘思想:
一、龍軍:這是彌蘭陀王時代的那先比丘。
二、肋尊者:這是迦膩色迦王時代的人,也就是促成第四次結集的人物,但他已經接受了由南印傳到北印的般若思想。
三、世友:這是第四結集中的重要人物,著有異部宗倫論及界身足論,他本是有部的小乘學者,但在真諦譯的部執異論、玄奘譯的異部宗輪論、玄奘著的西域記,均稱他是大乘菩薩。
 四、馬嗚菩薩: 是迦膩色迦王時代的人,傳說他生於中印,本學婆羅門外道,長於音樂及詩歌,聲譽著卓,後為肋尊者所論破而歸依佛教。

   常啼菩薩求法之東行;大眾見東方不動佛之國土。”“大悲經、彌陀經、明西方極樂,當為西方學者所集出。”由生天而知求生當來佛的兜率天;由本界佛的淨土而知有他方佛的淨土;由佛的本生譚而知佛的本願力。西方淨土便是阿彌陀佛的本誓願力所成。可見,釋尊雖未在阿含聖典中說到彌陀淨土,彌陀淨土的思想,確係由釋尊的本懷中流出。
 

    龍樹菩薩大約是西元一五○至二五○年之間的人。大乘佛教由於龍樹出世而確立,龍樹卻不即是大乘經典的結集者。他不過是利用了在他以前存在的大乘經典,疏解、撰述、闡揚而樹立了大乘的佛教。龍樹作品,唯以“大智度論”、“十住毘婆沙論”引用諸大乘經典 。由中國譯經史上查考:到龍樹時為止,在中國已譯的大乘經典,均可視為初期的。例如支婁迦讖(西紀一六七年漢桓帝永康元年來華),吳支謙(西紀二二○年漢獻帝亡國之年來華)、康僧會(西紀二五二年來華)、竺法護(西紀二六五年來華),這些是被認為 龍樹同時的人,他們譯出的大乘經典,必是龍樹以前即已存在的。
 

    大乘經中常引述其他經典:如無量義經敘及般若、華嚴;法華經又敘及無量義經;大般涅 槃經又論及般若、華嚴、法華;楞伽經敘及大雲、涅槃、勝央掘魔;密嚴經又敘及華嚴、楞伽。大乘經中每有懸記後代的論師:如摩訶摩耶經中的馬鳴、龍樹;楞伽經中的龍樹;文殊大教王經中的龍樹、無著,皆足以推知該等經典出現的時節;同時,在經中所見印度的王、臣之名,也可作為推知其出世年代的佐證。
 

    依聖典 可以得知經典傳布的先後:如陀羅尼自在王經、金光明經、千缽經、均判為先說有、次說空、後說(真常之)中;理趣經則舉三藏、般若、陀羅尼、約理而言,乃是初說事有,次說性空,後顯真常。

大般若第二分(二萬五千頌)—羅什譯
大般若第三分(一萬八千頌)—竺法護譯
放光般若—無羅叉譯
大般若第四分(一萬頌)
大般若第五分(八千頌)道行般若—迦讖譯
小品般若——羅什譯
大明度經——支謙譯
摩訶般若抄經—竺佛念譯
佛母出生般若—施護譯
 

   八千頌般若贊到北印(犍馱羅地方),即受到小乘有部學者的攻擊在二萬五千頌般若之中,說到了小乘教徒唱出大乘非佛說的論調。後漢靈帝光和二年(西紀一七九),八千頌般若即由支婁迦讖譯出而流傳於東土,可見其出世之早了。

 漢譯有六十華嚴及八十華嚴。但在龍樹著作中,祗能證實當時已經有了“十地經”“及入法界品。”如從譯經史上看,迦讖、支謙、尤其是竺法護,所譯的嚴華部聖典而言,大部份的華嚴經,在龍樹時代已經出現了。 十地經是說菩薩修道的理論,分為離垢、發光、焰慧、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十個聖階。

   維摩經在中國,自支謙至玄奘,共有六譯,而以羅什所譯的“維摩詰所說經”,最能流行於世。維摩居士,雖處於塵世,卻 超越於世俗之上,發揮了偉大人格的力用,乃是菩薩身份的典型。同時以舍利弗為中心而暴露了聲聞弟子的無見識及無力量。妙法蓮華經華嚴及維摩,表現了佛陀化世的本懷。不唯菩薩可成佛,聲聞弟子比丘、比丘尼、乃至畜道的龍女,也能成佛。三乘開會,力說悉皆成佛 。
 

   法華經流布的地域很廣,除了漢譯的,尚有西藏譯的,另有中亞胡語本的片斷,亦發現了。梵文的妙法蓮華經。漢譯有三種,以羅什所譯的最流行。羅什譯的現存者有二十八品,但在當時譯出的,並沒有提婆達多品;普門品的重頌 。


    彌勒(Maitreya慈氏)的兜率的淨土:彌勒現居兜率天,將來此土成佛度眾生,這是阿含經已有的思想。到龍樹菩薩又引用了“彌勒成佛經”及“彌勒下生經”等。在沮渠京聲譯出的“觀彌勒菩薩上升兜率天經”,即一轉而敘述此天之樂,而勸人往生兜率淨土。 “那先比丘經”的念佛生天,尚未說稱名,可知此又進了一步。若考察稱名思想的淵源,則在大天的“道因聲故起”,發展至大乘淨土為稱名念佛,到了大乘密教,則為誦持陀羅尼。

   阿彌陀(Amitayus Amitabha無量壽、無量光)佛的西方淨土極樂國,漢譯彌陀經典,除了支謙及康僧 出的,尚有大阿彌陀經,大無量壽經、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法相唯識宗,以唯識法相為本, 法界圓覺宗,包括法性及法相二宗,以盡一切法為界,而為任何一法所不能超越,華嚴(賢首)、法華(天台)、淨土、真如等。

 

    印度大乘佛教分為三大流:性空唯名論,是以龍樹為首的初期大乘;虛妄唯識論,是以無著為首的中期大乘; 真常唯心論,是以佛梵綜合的後期大乘。


一、羅什譯的“龍樹菩薩傳”;說他生於南印度婆羅門家,天聰奇悟,事不再告,先博學吠陀、術數、天文、地理、圖緯、 圖讖。後與另三個契友,相率學隱身術,出入王宮,淫亂宮中美女,達百餘日,嗣後事敗,三友被殺而龍樹僅以身免,因出體悟“欲為苦本,種禍之根,”逐入佛教出家。先學小乘三藏,次於雪山塔中老比丘處受大乘經典,因其未得實義而起慢心,故有大龍菩薩見而憐愍,接他入海,在龍宮九十天,讀諸方等深奧經典而體得實利。於是回到南印大宏法化,催破外道,從事著述。當他教化了南印的國王之後,知有一位小乘法師對他忿疾,他便退入閒室,蟬蛻而去。
 

   二、西藏布頓(Buston)的“佛教史”所傳:龍樹生於韋陀爾卜今之貝拉爾),出家於那蘭陀,就學於沙羅訶波羅門,以及長老羅羅跋陀羅(Rahalabhadra),後在龍(Naga)國得“十萬頌般若”。逐到東方的派吐韋沙及比方的拘樓(Kuru)等地遊歷,建造寺院,從事著作。最後受一位國王的嗣子沙克帝瑪(Sktimat)之請,自刎而化。
 

   三、“大唐西域記說:龍樹受到南橋薩羅國之王,娑多婆訶的歸信,為龍樹於跋邏末耆厘黑峰,鑿山建築伽藍,極盡莊嚴,功猶未半,府庫已因之空虛,龍樹即用藥物,滴石成金,濟成勝業。又因龍樹善閒藥術,餐餌養生,壽年數百,引正王亦得妙藥而壽亦數昌,他的嗣子看看繼承王位,遙遙無期,因此向龍樹菩薩乞頭,龍樹自刎壽終,王亦哀痛而死。

龍樹的主要著述龍樹菩薩是大乘的第一位偉大論師,一般傳說他享壽百二三十之的年齡,著有大量的論典。

   提婆在龍樹的弟子中,是最傑出的一位。他出身南印婆羅門家,智慧拔群,當時有一用黃金鑄造身長二丈的大自在天像,神靈異常,但不許人見,人有見者亦不敢正視,提婆卻非要一見不可,見到金像對他搖動兩眼而怒目之,提婆即沿梯而上,鑿出左眼,後來他自己也挖一左眼,施自在天,因他只剩下一隻右眼,所以時人又稱他為迦那提婆(Kanadeva)。由於此一因緣,他便捨外道入佛教,從龍樹菩薩出家受法,周遊揚化。以辯論的方式,催破了外道,三月之間,度百餘萬人。有一外道的弟子,因其師遭提婆論破,懷忿在心,誓言:“汝以口勝伏我,我當以刀勝伏汝;汝以空刀困我,我以實刀困汝。”有一天,提婆菩薩正在閑林經行,這個外道弟子便捉刀而至,並說:“汝以口破我師,何如我以刀破汝腹!”偉大的提婆菩薩,雖已腹破而五勝落地,但仍哀愍此一兇手的愚癡,告訴他說:“吾有三衣缽盂,在吾住處,汝可取之,急上山去,勿就平道。我諸弟子未得法忍者,必當捉汝,或送汝於官。”當弟子們趕到現場,有些未得法忍的人,大哭大叫,狂突奔走,要追截兇手。提婆菩薩反而藉此機緣向弟子們開示:“諸法之實,實無受者,亦無害者,誰親誰怨,誰賊誰害?汝為痴毒所欺,妄生著見而大號跳,種不善業。彼人所害,害諸業報,非害我也。汝等思之,慎無以狂追狂,以悲哀也。”告誡完畢,他便放身蟬蛻而去。
 

    所謂菩薩的心行,必當如此,才算真菩薩;學佛觀空,必當如此,才算真受用;殉道者的精神,必當如此,才算真佛子。偉大的提婆菩薩,真是菩薩道的實踐者了。

     
    清辨(Bhaviveka西紀四九至五七),是一位偉大的論師,常隨弟子有比丘千人,於性空學的 復興,厥功甚偉。他是南印摩羅耶(Malyara)王族出身。學成後回南印,領導五十餘所伽藍。他雖作論批駁佛護之說,主要的論戰對象,乃是無著系的唯識學家。清辨作有般若燈論、大乘掌珍論、中觀心論頌、異部宗精釋 。清辨的弟子觀音禁,作有般若燈論之釋,月稱依佛護之流而反駁清辨。
 

   月稱及諸論師月稱在印度史上,有頗高的地位,當他主持那爛陀寺之際,安慧系的唯識學者月宮(Candragomin),特來寺中辯論,一主性空,一主唯識,往復辯難,曆七年而月稱獲勝,因而為性空系的學者所激賞無已。月稱下傳大明杜鵑,至阿提沙(Atisa)而入西藏,作菩提道燈論,影響西藏的佛教也極深。

   瑜伽師中觀依自起派:寂護、蓮華戒、解脫軍、師子賢、覺吉祥智等屬之。他們在清辨的依自起派之中加入了瑜伽行的學說 。
 

   寂護學於那爛陀寺,後與蓮華生同去西藏,著有“真理集要”。
 

   蓮華戒,著有“金剛般若經廣注”、“菩提心觀釋”、“廣釋菩提心經論”等。
 

   師子賢,約為西紀第八世紀人,作有彌勒造的“現觀莊嚴論”釋,“現觀莊嚴明般若波羅密多釋”等。可是現觀莊嚴論為彌勒之論,舊來未聞此說,然於波羅王朝之時,性空者融於真常唯心而大盛,現觀莊嚴論乃被視為彌勒五大部之一。西藏盛行真常唯心的密教,現觀莊嚴論亦風行於西藏。在此須有說明:為彌勒此論作釋的,最早是學於僧護之門的解脫軍,解脫軍次第傳於小解脫軍—勝軍——調伏軍——靜命——師子賢及蓮華戒而大昌。

    在法華經,將一切眾生成佛的可能性,求諸過去世的教化熏習,而對佛壽無量的根據,也說是過去久遠前所成的佛,尚未進至即內心而證明佛壽無量,這可算仍是歷史性的佛壽常住;到了涅 槃經,則一轉歷史的佛陀,成為法身常住。即是說:釋迦佛是為應化人間而垂蹟的化身佛,但他的本性是和生死無關的,法身是常住不變的本體,乃是無限永恆的“大我”。此乃即以色身佛的內心而證明佛壽無量。

   雖有般若、華嚴、維摩,認為三界一切所有,皆由於心的發動;大約是說,由於無明而有虛妄的世界顯現,由於心的清淨而有淨土的顯現。
 

   阿賴耶識的思想:在龍樹,尚未有第七識的觀念,其後,承認在六識之內部,有如來藏等,把如來藏等改進為構成現實世界之原理,便成立了解深密經的阿賴耶識或阿陀那識,以此作為第七識而來擔任眾生輪迥生死之中的主體,以後把阿賴耶識名為第八識,阿陀那識名為第七識,經部的色心互熏、種子說、細意識、一味蘊,化地部的窮生死蘊,已經建立了此第七識的基礎。
 枷伽經,漢譯有三種: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於西元四四三年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元魏菩提流支譯於西元五一三年的“入楞伽經”十卷, 李唐實叉叉難陀譯於西元七○○年的大乘入楞伽經”七卷。
 

消滅業相、轉相的當體,便是識海波浪的停止;它可叫做如來藏、真如、涅 槃、法身、空、無垢識,乃是不生不滅、清淨無垢的當體。因此,本經是調和瞭如來藏思想與阿賴耶識思想,承認第八阿賴耶識含有淨與不淨兩方面的內容:從不淨方面,生起分別妄幻的現象界;從淨的方面又確立了法身、涅 槃、真如的平等實體界。
 

    義淨三藏留印時,在他的寄歸傳之序中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中觀行於東南印,瑜伽則盛於中北印,這都是時代及環境有以助成的結果。如來藏經、法鼓經、大涅 槃經、不增不減、無上依、楞伽、密嚴、圓覺等經,皆屬真常唯心的聖典。後期的密典,十九亦屬真常唯心。可見,中期以後的大乘經典,多可納入真常一係了。

   瑜伽師就是禪師,禪師多有內證的境界,故有從禪出教的事實,即是本於內證經驗而立說,小乘說一切有部的學者特深於禪,初來中國傳禪教之學者,也以西北印系的學者為主。瑜伽學者既多有從禪而出之教,起而整理組織此等教說的大師,便是彌勒 。
 

    彌勒與無著彌勒(Maitreya慈氏),是兜率內院一生補處(最後生)的菩薩,是當來人間作佛的佛。無著三兄弟,生於北印度富婁沙富羅國(今日白夏瓦)的婆羅門家,長兄無著、二弟世親、三弟比鄰持跋婆,都在有部出家。無著後來得到來自毗提訶(Videha)的了阿羅漢賓頭羅之教化,而得小乘之空觀,但他仍不滿意,便用神通去兜率天,向彌勒菩薩受教大乘空觀及大乘經義,後來更把彌勒請來人間說法。因此,現傳是出以彌勒造的論書,其重要者如下五部:
 一、瑜伽師地論(百卷)。玄奘漢譯。西藏譯出其中之一部份,卻說是無著所造。
 二、大乘莊嚴經論頌(一卷)。波羅頗蜜多羅譯,並存有梵文及西藏譯本。
 三、辯中邊論頌(一卷)。中國有真諦及玄奘兩譯本,並存有梵文及西藏譯本。
 四、現觀莊嚴頌。存有梵文及西藏本,中國未譯。
  五、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有菩提流支及義淨兩種漢譯本。
 

    無著的先輩中,確有一位彌勒論師:姚秦時代有一位印度學者來華,讚譽羅什三藏為蔑帝利以來第一人。 道安傳中有彌路刀利,與彌勒、眾護、婆須密,並稱為四大士。 薩婆多部記目錄中說,三十五祖提婆、四十二祖摩帝麗,四十四祖婆修頭(世親)。 十祖為摩帝隸披羅,同屬Maitreya一字的異譯,可見在提婆以後,世親以前,確有彌勒其人了。此一彌勒當是促成彌勒論書的重要人員之一,他也是當時的瑜伽師之一;全部的彌勒論書所代表的思想,乃是集合了許多瑜伽師的禪境所得而來;我們也可以承認,那是兜率天的彌勒所傳。無著及其著述彌勒,大約是西元二七至三五年間的人,無著大約是西元三一至三九年間的人。當無著世親宏揚大法之時,正是笈多王朝的盛世,約自沙姆陀多笈多 (Samudragupta西元三三至三七九)之末年,經陀羅笈多二世(Candra- gupta Ⅱ西元三八至四一四)至鳩摩羅笈多(Kumaragupta西元四一五至?)接位,亦即是法顯西遊,羅什東來的前後。
 

   無著除了以彌勒之名傳出的許多論書之外,以他自己的名而傳流的論書也不少,其重要的則有如下數種:
 一、顯揚聖教論(一卷)。玄奘譯。
 二、攝大乘論(三卷)。有真諦、玄奘、佛陀扇多之三譯,西藏亦有譯本。
三、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七卷)玄奘譯。西藏亦有譯本。
 四、金剛般若經論(二卷)。達磨笈多譯。西藏亦有譯本。
 五、順中論(二卷)。般若流支譯。
 六、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波羅頗密多羅譯。現有梵文及藏文本。

    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彌勒至無著的中心思想,現在根據瑜伽師地論中所說的,阿賴耶識有五種含義:
一、阿賴耶識依於兩種因素而活動:一是“了別”有分別的內在之執受心;二是“了別”無分別的外在之器世界。也就是維持內在身心的活動,以及了別外在器界的活動。
二、阿賴耶識與作意、觸、受、想、思之五遍行心所相應。
三、阿賴耶識與諸法有相互因果之關係;阿賴耶識又稱為種子識,藏種子而生一切法,種子即是顯現一切法之因 。這一作用在剎那生起而因果不同時,阿賴耶識即是因,諸法即是果,由現行之諸法再熏習(影響)阿賴耶識,而成為積聚的種子,便稱為“現行生種子”。
四、阿賴耶識與諸識俱轉;其他諸識中凡有一識或二識活動時,阿賴耶識的內含亦即隨即變動。
五、阿賴耶識有雜染與還滅的兩面:在生死流轉中,是一切雜染的根本;在證悟而入涅時,是還滅功能的所依,這是採取如來藏的思想。

   世親就是婆藪豆法師,他是無著的胞弟,他的年代約在西元三二至四年之間, 他先佯裝瘋狂,潛入賓國,學有部論,十二年中聽毘婆沙論數遍,文義已熟之後,即還本土,造成阿毘達磨俱舍論三十卷,雖在說明有部的教義,但在若干地方卻用經部的教義,補充有部的教義,俱舍論是其中的代表作,同時他也著了一部有名的“七十真實論”,用來功破數論外道的“僧論”,因此得到阿瑜(Ayodhya又譯作阿陀)國王柯羅阿秩多(Vikramaditya)的三洛沙金之賞,世親即將此金分三分,起三寺,後又得到婆羅秩底也(Baladitya新日)王的歸依,並令太子就世親受戒,王妃出家亦為世親的弟子。太子即位後,即與其母同請世親留住阿瑜國。
 

     無著晚年時,想到世親學小破大,心中不安,便遣人由北印度富婁沙富羅國(義為丈夫城)到阿瑜國,請世親回去,說他病得很重。兄弟相見之後,無著即說:“我今心有重病,由汝而生……汝不信大乘,恆生毀謗,以此惡業,必永淪惡道。”世親因此回小向大。當無著歿後,便廣造大乘論書,例如華嚴、涅 般、法華、般若、維摩、勝義等諸大乘經的釋論。又造唯識論等。八十歲時,寂於阿瑜 國,而且說他:“雖跡居凡地,理實難思議也。

    世親的著作極多,傳說有小乘論五百部,大乘論五百部,故有千部論師之稱。西藏大藏經收有三十三部,其重要者有如下的十一種:
一、阿毘達磨俱舍論(三十卷),玄奘譯。真諦別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二十二卷)
二、唯識三十頌(一卷),玄奘譯。
三、唯識二十論(一卷),玄奘譯,真諦別譯“大乘唯識論”(一卷)。般若流支別譯“唯識論”(一卷)。
 四、佛性論(四卷),真諦譯。
五、攝大乘論釋(十卷),玄奘譯,真諦別譯“攝大乘論譯”(十五卷)。達磨笈多別譯“攝大乘論釋論”(十卷)。
六、辨中邊論(三卷),玄奘譯。真諦別譯“中邊分別論”(二卷)。
七、十地經論(十二卷),菩拉流支譯。
八、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二卷),菩提流支共曇林等譯。
九、無量壽經優波提舍(一卷),菩提流支譯。
十、涅經本有今無偈論(一卷),真諦譯。
十一、涅論(一卷),達磨菩提譯。
此外尚有五蘊論、百法明門論、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如實論、金剛般若論等。
 

   世親的思想“摩訶止觀”卷七,稱龍樹“作千部論”;“百論序疏”說世親被“時人呼為千部論主”。這兩位在印度佛教史上的巨人,確有很多相似之處。著述之多,是第一點相似;涉獵之廣。是第二點相似;思想龐雜,是第三點相似。如果論到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世親比龍樹尤其當之無愧。
 

    世親有小乘及大乘的兩種立場。在大乘的範圍內,又分有好多不同的立場,他對法華、華嚴、涅般若、維摩、阿彌陀經等,均有註釋。他對阿賴耶識思想及如來藏思想,教有註及;在阿賴耶及如來藏之間,他雖更重於阿賴耶,但他不像無著那樣:因為在無著的論書中,根本沒有發現如來藏、本有佛性、常樂我淨等的意趣,世親的“十地經論”及“佛性論”,就明白地在宣揚這些。
 

    唯識十大論師,便是為此三十頌作釋的人。中國的“成唯識論”,是玄奘應窺基的請求,將十大論師的釋論綜合而成。實際上因為玄奘之師戒賢,是護法系的學者。所以,成唯識論的內容,也以護法的見解為準 。
 

   思量,是思慮及量度之意。第七識常恒地思量第八識而計度為我,依第八識、緣第八識、執持第八識為我,所以生起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故稱為思量能變。

   由華嚴的淨心緣起,至如來藏經的如來藏說,再到本論的一心二門說,如來藏緣起觀,即達於圓熟。
本論以“法”為“眾生心”法是大乘法,眾生心即是如來藏;換言之,如來藏便是大乘法。眾生心含攝一切法,故名“一心”由此一心向清淨界、光明界,悟界看,便是真如門;由此一心向雜染界、無明界、迷界看,便是生滅門。真如門是自性清淨心,生滅門是雜染虛妄心,由無明而有虛妄生滅,妄由虛妄生滅的現實而修習向上,即可至究竟的果位,稱為一心法界。

   真如,是古人對於宇宙本體的命名,它是遠離了一切妄念後的實在心,一切法無不是真如。本論對於真如的界別,分有離言真如及依言真如、空真如不空真如,著眼點是在不空真如之含攝無量功德,那就是常樂我淨的一心,也是我們修學佛法的目標。但此一心,眾生本具,悟時即可見此自性清淨的真如心了。
生滅,是由眾生心開展出來的現象界,它與真如對立,稱清淨的如來藏為真如,呼“不生滅”及“生滅和合”的最初狀態為阿黎耶識(新譯為阿賴耶識)。因了阿賴耶識而有無明,因了根本無明而有枝末無明,此無明的相狀即是心的活動。
 

   華嚴經開出淨心緣起的花,起信論是最後結成的果;中國的傳統佛教,就是沿著這一條路在走,無怪乎覺得起信論是如此的重要。兩大派系龍樹系下的中觀派,到了佛護、清辨,即分成兩個派的三大流。幾乎也在同時代中,世親下的瑜伽派,也分裂為安慧系的無相唯識和陳那系的有相唯識,其情形大致如下表:
世親
(320-400)-安慧
(470-550)-德慧(?)-調伏天
(630-700)
陳那
(400-600)-無性
(450-530)-戒賢
(520-645)-玄奘
(600-664)
親光
(561-634)
商羯羅主
(450-530)-法稱
(630-700)
 難陀
(450-530)--勝軍
(590-645)

   世親以後,為其唯識三十頌作釋的,通常稱為十大論師,與中觀派作空有之爭的,也就是這些人或他們的關係人,在晚期的大乘佛教,論師輩出,頗有百家爭鳴的景象。
 

   在安慧的無相唯識系下,至調伏天,便影響了中觀經量派的師子賢;在陳那的有相唯識系下,至戒賢,便影響了瑜伽中觀自立派的寂護。終於空有兩流,均被密教攝受而消失了他們原來的立場,這是西紀第七第八世紀頭的事了。
 

   所謂十大論師,世親之後共有十一位論師:陳那、德慧、安慧、護法、難陀、淨月、親勝、火辨、勝友、最勝子、智月。其中除了陳那,即是通常所說的釋唯識三十論的十大論師。
 

   其中除了陳那、安慧、德慧、是世親的弟子(德慧又有人把他算作安慧系下)。難陀在世親系下,因唱種子新薰說,異於古來的種子本有說,故別出一派親勝、火辨為世親同時代人,火辨是一居家的隱士。勝友、最勝子、智月,皆為護法的弟子,大都出現於西元五六一至六三四年之間。

   陳那(Dignaga大域龍)是南印度人,先在小乘犢子部出家,後隨世親學唯識及因明,他著有“集量論”、“觀所緣緣論”、“掌中論”、“入瑜伽”、“俱舍論注要義燈”、“因明正理門論”等。他在觀所緣緣論中成立了根塵唯識義,又在集量論中立心體為相分、見分、自證分的三分義。給後世的影響很大,所謂“安、難、陳、護,一、二、三、四”,就是指的四位論師對心體的分析觀。安慧主張自證分的一分說,難陀主張相分及見分的二分說,護法則主張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的四分說。

   護法(Dharma-pala)是印度後期乘佛教史上的一顆彗星,他是南印度的達羅維荼國人,本為王子,極其聰慧,內教窮於大小,聲論光於真俗。”他成名很早,曾任中印那爛陀寺的住持,二十九歲即退居於佛陀成道的菩提伽耶附近,三十歲死於大菩提寺。他對唯識學理,闡發精詳。著有大乘廣百論釋、成唯識寶生論、成唯識論等。成唯識論即是唯識三十頌的釋論,玄奘大師漢譯成唯識論,即以此論為依據,而略參入其他九師之說。他的弟子是戒賢,再傳弟子即為我國的唐玄奘,到玄奘第子窺基,唯識學在中國成為一大學派的唯識法相宗。所以,護法在唯識學史上的地位,不在世親之下。
 

   德慧及安慧德慧(Gunamati)是南印度人,一般以為他是世親的弟子,並以安慧為門師。他曾於摩伽陀降伏外道,後來住於那爛陀寺及伐臘毗等處,著有俱舍論釋、隨相論、唯識三十頌釋(此書今已不見,玄奘是見到的),他在他的“攝大乘論釋”中,主張種子的本有與新薰之合一論,即所謂“本性住種”與一習所成種說。安慧(Sthiramati)是南印度羅羅國人,他的著作很多,重要者辯中邊論疏、唯識三十頌釋、五蘊論釋、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寶積經論、大乘中觀釋論、俱舍論實義疏等。其中唯識三十頌釋,漢文未譯,現存梵文本 。

   笈多王朝(Gupta)係於西元三二○年,由陀羅笈多一世(正勤日王)所建,都於華氏城,領有中印度。第二主沙姆陀羅(西元三三○至三七九)即是新日王,征服印度之東部及南部。第三主陀羅二世(西元三八○五至四一四),又功略印度的西部及北部,領有印度平原及旁遮普之一部,並含加底阿烏爾半島的地域,這是笈多王朝的全盛時代。
然在另一方面,自西元第五世紀以來,北方的白匈奴族(即是笈噠Fphtahal),蠶食西北印度,先佔犍陀羅國。自笈多朝的佛陀笈多(Budha-gupta)王死後,至西元五百年頃,白匈奴族的吐拉摩耶(Tormana),即乘笈多朝的內亂而佔據了中印度,笈多王朝因此崩潰,吐拉摩那之子摩笈邏矩羅(Mihirakula)西元五○二至五四二),即成為中印度之王。當時有摩臘婆國的耶輸陀爾曼(Yasodha-rman)王,於西元五二八年征伐醯邏矩羅,並以之退到迦濕彌羅。中印地方,即由笈多王統的支裔,一個摩羯陀地方很小的候國,繼續了後期的笈多王朝(西元五三五至七三○)。
    在南印方面,案達羅王朝滅亡之後,波羅毗(Pallava)族據於建志補羅(Kanci-pura),成立波羅毗王朝(西元二二五年頃至九○○)。
 

   婆羅阿迭多王,為了紀念征戰的勝利,便建了一座很大的佛寺,那便是有名的那爛陀(Nalanda)。
 

   北印教難,來自北方的侵略者摩醯矩羅王,極端仇視佛教,毀滅佛法。勢力所至,佛教凌夷。當他被放回北印之後,在迦濕彌羅一地,毀壞寺塔,即達一千六百所。付法藏傳所稱的師子比丘,當時正在迦濕彌羅 大作佛事,而為“彌羅掘”所殺,法統因此而絕。彌羅掘,便是摩醯邏矩羅的異譯。亦有譯作密希訶羅(Mihirkula)。
 

    那爛陀寺,是在“佛涅槃後,未久,此國先王鑠迦羅阿逸多(唐言帝日),敬重一乘,尊崇三寶,式佔福地,建此伽藍。”又經佛陀多王(覺護)、他揭多 王(如來)、婆羅阿迭多王(幻日)、伐遮羅王(金剛),歷代繼續增建,至戒日王時已是第六帝了。但在笈多王朝中,除了後期的婆羅阿迭多王,均無其人,戒日王乃是伐彈那王朝的人。在西藏的傳說,無著 、世親均曾於那爛陀寺宏通大法。玄奘遊印前後,正當戒日王在位,該寺食邑二百馀,日進大米穌乳數百名,九寺一門,周圍四十八里,常住僧徒一萬人,並為印度諸國所仰則,嚴然一所唯一的佛教最高學府。
 

   見於記載的此寺住持之名,先後有德慧、護法、護月、堅慧、光友、勝友、智月、戒賢、智光、月稱、達磨多等諸大論師。玄奘三藏是我國第一人知有此寺,並在此寺大振聲名。其次有義淨、道琳、玄照、道生、安道、智宏、道希、無行,到此求學。來我國宏法的印度僧人之中,例如波羅頗迦羅密多羅、地婆訶羅、善無畏、金剛智、般剌若等,也都曾在此寺求學。
 

   從這些名德看來,那爛陀寺先是唯識學派盛行的學府,後來即成為密教大乘的學府。佛教概況從法顯傳所記載當時的印度(法顯於東晉隆安三年出西域,義熙十二年返揚都,即西元三九九至四一六年),大乘小乘均頗盛行:北印度七個國家,註明為小乘學的兩個,多學小乘的一個,大小乘兼學的一個,綜合起來是小乘教勢盛過大乘。西印度四個國家,註明為小乘學的一個,大小乘兼學的一個,綜合起來,仍是小乘學佔優勢。中印度十二個國家及城區,註明小乘學的一個,多小乘學的一個,大小乘兼學的一個,可想大乘較多。
 

    法顯在東印華氏城,得到薩婆多眾律、雜阿毘曇德論、誕經、方等般泥洹經、摩訶僧祗阿毘曇等聖典。可見東印的當時,已為大小修學的會合之處。
 

   東方的摩羯陀,據法顯、智猛的目擊,華氏城的佛教賴婆羅門的大乘學者而住持。 放海南下到師子國(錫蘭)亦是大乘及上座部二流並暢。 當時由中印度來華的曇無識、求那跋摩,多系譯介真常唯心論聖典。真常大乘的根由,即是以大眾部及分別說系的“心性本淨”,融和了犢子系的“不即的不離蘊我”而成之真常我。
 

    戒日王統由於小邦林立,後期的笈多王朝,在中印方面,雖仍是一個霸王,自號君王,並舉行馬祀,但國土有限,僅統治摩羯陀及孟加拉兩地。在當地的許多小邦之中,當推據於旁遮普東部地區的塔尼斯華爾,較為強盛,它的開創者為弗沙伐彈那經過四傳,到第五位酋長波羅羯羅伐彈那始建立了伐彈那王朝,即是戒日王朝。波羅羯羅伐彈那有二子,一名羅伐彈那,一名曷利沙伐彈那,西紀六○四年,波羅羯羅伐彈那率二子將大軍東征匈奴,不幸卒於軍中;長子繼位,再率軍東征馬爾華,又不幸中其土王詭計所陷而死;遂由年僅十六歲的幼子即位,並以曲女城為首都那就是我國唐書中的戒日王(西紀六○六年至六四七年),也即是玄奘所見的戒日王。
 

   戒日王是印度古代史上最後的一位偉大的國王,他將版圖擴大,自雅魯藏布江之河口,一直到伽第瓦爾,包括了旁遮普、馬爾華、曲女城、比哈、孟加拉、阿里沙、阿菩蜜等地,除了西北邊疆之外,可謂整個西北印度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了。唯其版圖之擴張,固有憑籍武功的征服,然而鳩摩羅國、摩羯陀、尼泊爾、克什米爾、婆羅毗(今之古迦拉底)等自治土邦之歸屬,乃是戒日王之道德學問的感召。
 

   戒日王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君主,他在位四十一年,用兵僅六年,其他的時間即用於政治、文化及宗教。唐太宗貞觀十五年,王與中國修好,我國於貞觀十七年派王玄策至印度,立碑銘於摩羯陀。 戒日王本為印度教徒,後受玄奘三藏及小乘教的大德迭婆伽蜜多(Divakarmitra)之感化而歸信佛教,佛教屢遭法難,因此亦稍呈復興之機。每五年舉行無遮大會一次,並將財物布施民眾。在缽邏耶伽(Prayag)大會時,先禮佛陀像,次日禮太陽神像,第三日禮濕婆神像 。
 

    玄奘三藏於貞觀三年(西紀六二九)出中國經西域至印度,留學十七年而後返國。留印期間,從戒賢學瑜伽唯識,隨如來密、師子忍等習因明、聲明,又向勝軍學唯識決擇論。回到那爛陀寺奉戒賢之命,講攝大乘論及唯識決擇論,並會通中觀瑜伽二宗之義,著“會宗論”三千頌,以答覆當時在寺講中百二論而破瑜伽義的師子光,名望因此大振。後與海慧、智光、師子光等四大德共赴戒日王之請,與烏荼國小乘論師對論,小乘論師制破大乘義七百頌,奘師由大乘制一千六百頌名為“制惡見論”而破之,聲譽益隆。
 

   貞觀十六年冬,戒日王又於曲女城,大會十八國王,大小乘僧三千馀人,那爛陀寺僧千馀人,耆那教徒二千馀人。奘師被請為大會論主,作“真唯識量”頌,稱揚大乘,並宣示大眾:若有一字無理而能難破者,請斬首以謝。如是經過十八日,竟無一人取發議論。無怪乎玄奘的盛名,迄今仍為印度學者之所崇敬。
 

   東印法難當戒日王之父羯羅伐彈那王在位時,東印的土邦金耳國,日漸強盛,國王設賞迦(月),挾武力西侵,所到之處,摧毀佛法,壞寺、坑僧,並伐佛成道處(佛陀伽耶)的菩提樹,佛涅處(拘尸那)的佛教寺僧也被焚殺殆盡。玄奘之師戒賢論師,據說就是曾被此王所坑而逃脫的一人。教難遍及恒河兩岸,一時法運頓衰,若非戒日王的歸依佛教,佛教的慧命即可能從此而斷!
 

   戒日王禱於觀自在菩薩,一舉而戰勝了設賞迦王。可是,戒日王無子,故在他駕崩之時,亦即是戒日王朝衰亡之期,王僅有一女,嫁於南方婆羅毗邦的幼日王;戒日王死後,各邦又自行獨立,有的則不承認戒日王的繼承人選。當時有一位戒日王的大臣名叫有修,也想繼承王位,因其抗拒唐朝使節王玄策,而被玄策借西藏武力將他囚送到了中國。
 

    戒日王之後,婆羅門教出了兩位傑出的學者,一是彌曼沙派的鳩摩利婆多,一是吠檀多派的僧羯羅利耶,這兩人在西元六五○至七五○年的一個世紀之內,恢復子吠陀經典原先的崇高地位,並對佛教作了無情的攻擊。
 

   鳩摩利婆多的偉大著作是“吠陀真義評論”,他雲遊全印,辯才無礙,宏揚其學說,攻破佛教。他是北印人,據說當他的南印派隆盛之時,佛學子中竟無一人能夠勝過他們的議論;那爛陀寺的講學方式,一向公開,至此,因為無力降伏外道,只好改在內室講授。
 

    僧羯羅利耶,他是南印度人,他在宗教哲學上的貢獻,被印度史家譽為是一種人類思想的結晶。他為宏揚教義,於印度的東、南、西、北的四方,建立四個傳道中心,等於在精神上他已統治了印度全國。據傳說,當他至藩伽羅地方,找著佛教徒辯論,但在佛教的法將之中,竟無一人能夠取勝於他,於是,即有二十五所道場被毀,五百位比丘被逼改宗其教;向東到歐提毘舍地方,情形也是如此!

   在佛教方面,戒日王以後,鑑於印度教復興的勢力浩大,便迎合民間的要求,也將印度的特色吸收為佛教化。既然無力從辯論上取勝外道,便在心裡作武裝,忿怒金剛的出現多手多頭的金剛薩的出現,金剛手菩薩的塑像,即是右足踏著大自在天,左足踏著自在天的配偶女神,印度教的種種神 祇,也無一不被佛教的金剛降伏,這都表現了當時佛教的心理狀態。

 

   戒日王以後的印度佛教已趨於沒落,可是,由於波羅王朝的保護,佛教仍在東印一帶偏安了五百年,這五百年中的成果,便是大乘密教的由隆盛而至衰亡。
波羅王朝(Pala Dynasty)是起於孟加拉地方的小邦,在西元六六○年略前,由瞿波羅(Gopala)王統一了藩伽羅國,又西取摩羯陀等地而成立王朝,這在印度史上,是不太有名的小王朝,但此王朝傳承十八世歷五百年,崇奉佛法世世不懈。其中最具熱忱者凡七主,稱為“波羅七代”,七代之中,以第四世達磨波羅(Dharmapala法護)王時,國力最盛,曾將領土擴展到曲女城(Kanyakudja)。此王對佛教的虔誠護持,亦最有成績,先在那爛陀寺附近,建立歐丹多富梨寺,又在其北建立毗鳩摩尸羅寺,此寺譯名超戒寺,亦有稱為超巖寺,它有百零八寺,及六個研究院,規模之宏大,比起那爛陀寺的九寺一門或謂八院三百房,猶有過之。因此便奪取了那爛陀寺的地位,而成為當時佛教的最高學府。
 

   我國的義淨三藏留印時,正當瞿波羅王在位,據義淨自稱,他在那爛陀寺,曾屢次入壇,可見當時該寺已經風行密教,到了西元第八世紀以後,達磨波羅所建的超巖寺中,人才輩出,也均為密乘的大德,該寺亦即是密教的中心道場,波羅王朝所擁護的佛法,自始便是密教。
 

   早期所行的密教所謂密教,世界學者一般通稱為坦特羅(Tantra)佛教,也有稱為真言乘(Mantrnyana)、持明乘(Vidyadharayana)、密乘(Esoteric yana)、果乘(Phalayana)、金剛乘(Vajra-yana)等。
 

   根據西藏所傳的密教,分為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我國舊傳的密乘傳入日本的,分為兩部金剛部,胎藏部。

密教—事部—初期的雜密
金剛部
胎藏部—行部
瑜伽部—中期的純密
無上瑜伽部—後期的左道密
 

佛教信徒組織與戒律

  僧伽(Samgha)為佛教信徒的統稱,原意為「 信眾」、「團契」,分成出家五眾和在家兩眾等七眾人:

(一)出家五眾(又稱為五內眾)

(1)比丘(bhikkhu):指二十歲以上的出家男子,俗稱和尚,為僧伽的 首領及實際負責人。

(2)比丘尼(bhikkhuni):二十歲以上的出家女子,即俗稱的尼姑。

(3)沙彌(samanera):未滿二十歲的出家男子。

(4)沙彌尼(samaneri):未滿二十歲的出家女子。

(5)式叉摩那(sikkhamana):指成為比丘尼之前兩年試驗期間的出家女子。

(二)在家兩眾:即俗稱居士,又稱為白衣,不可幹預出家五眾的內部事務。

(1)優婆塞(upasaka):在家信奉佛教的男子,俗稱男居士。

(2)優婆夷(upasika):在家信奉佛教的女子,俗稱女居士。


  

‧六道輪迴說

  釋迦把婆羅門教原有的天道、祖道和第三道等三道輪迴,擴大成為佛教的六道輪迴。

(一)天道:佛教將婆羅門教的天堂鬼神皆納入天道中,宣稱這
  些鬼神也在六道輪迴中循迴。

(二)阿修羅道:指一群不停地戰鬥的鬼道。

(三)人間道:指在世苦樂參半的人。

(四)畜生道:世上除了人以外一切的活物,如牛羊豬狗、魚鳥、昆蟲等。

(五)餓鬼道:因為咽細肚大或食物入口前即被火化,此道的鬼兒們無法入 食,故稱為餓鬼。

(六)地獄道:有八大根本地獄(八熱地獄),每一大地獄中又再附有十六小 地獄,共計有一百三十六個地獄。

‧業力說

  「業力」可單稱「業」(Karma)。釋迦採用婆羅門教的業力說,認為人、畜牲等都是根據他(牠)生前業力(意識行為)的好壞,決定死後輪迴至六道中的哪一道。
  佛教十惡業是:殺生、偷盜、邪淫、虛誑語、雜閒語、廉惡語、雜穢語、貪、瞋、癡;在每一項前加上「不」字而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便成了十善業。

‧五蘊

  蘊(Skandhas)是「集合」的意思。釋迦認為人由物質與精神部分組成,即由五蘊集合而成。五蘊除了色蘊屬於物質外,其他四蘊則指人的精神部分。
(一)色蘊:人身體的物質部分。
(二)受蘊:人的感覺作用。
(三)想蘊:人的認識作用。
(四)行蘊:人的意志作用。
(五)識蘊:人的心之本體。

資料來源--國家之窗

《 本帖最後由 耍寶的貴 於 2011-7-3 02:28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9-9 18:05:29 |只看該作者
  這篇確實讓我知道一些佛教的基本定義,真的是廣大無邊~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0-4 14:3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