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2-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10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76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1、定義
十六世紀中後期的藝術流派,或譯為「矯飾主義」或「形式主義」(Mannerism)。代表著盛期文藝復興漸趨衰落後出現的追求形式的保守傾向。樣式主義一詞,源出義大利語 maniera,兼指藝術風格及生活風度,並含高雅優美之意。十六世紀二十年代以來,一批傾慕米開蘭基羅和拉斐爾的典雅風格而務求新奇的藝術家,以追求風格自居,遂被後人視為樣式主義流派。
樣式主義此詞從十七世紀起漸含貶義,有裝模作樣的譏諷意味。1920年以來,西方藝術史學界重新作了評價,認為它是盛期文藝復興藝術和巴洛克藝術之間的自成一格的流派,其風格演變自有其社會背景,並在西歐形成國際影響。
2、特點
它雖仿效米開蘭基羅等大師,卻只得其形式而失其精神。
樣式主義的作品都注重人體描寫,尤以裸體為多,但姿態怪異,肌肉表現誇張,似象牙雕刻,顯得無力感,近於畸形。作品中,人為的加工勝於自然的真實描寫。
畫題多隱晦不明,或別出心裁,令人難解。布局多呈幻想結構,任意發揮透視技巧,構圖之奇,違反常理。用色也光怪陸離,不循自然。
3、藝術表現
繪畫
丁多列托(Tintoretto, 1518~1594),曾是提香的弟子,亦受米開蘭基羅影響。作品富於衝擊性的縮短法,具有深度的對角線構圖,犀利的明暗對比,戲劇性的群像結構,但主角是光(聖光),最著名作品是《最後晚餐》(1592~94,威尼斯大喬治教堂),構圖斜角排列。
艾爾‧格雷科(El Greco, 1541~1614),生於克里特,到過威尼斯,受拜占庭及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然後又到西班牙,在西班牙受到該地傳統陰森嚴峻的作風感染最大。代表作《三位一體》(1577,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宮),受「靈魂昇華」之流行,及宗教理論(耶穌會)有關,受聖靈之招,人物的手腳及軀幹顯得細長,是歐洲表現主義的前身,是一種內心的昇華。
可雷鳩(Correggio,1489~1534),人物表現似無重量感,但有深遠感和騰空性,影響巴洛克藝術,所以他的作品被稱為「前巴洛克藝術」。代表作《聖母昇天圖》(1525?)、《邱比特與伊歐》(約1532,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創造出一種非常微妙而性感的效果。
其他畫家
彭多模(Pomtormo, 1494~1556),《一個年輕女孩的肖像》(1526);《耶穌從十字架放下來》(1526-28)。
羅索(Rosso,1494~1540),《耶穌從十字架放下來》(1518,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帕米賈尼諾(Parmiginino, 1503~1540),《自畫像》(1524),變形,手大頭小,似凸透鏡效果,專注遠處,描寫心理。《長頸聖母圖》(約1535,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布隆吉諾(Bronzino,1503~1572),《維那斯、邱比特、時間和愚行》(1545,倫敦國家畫廊),色彩有琺瑯的明亮,冷然質感,肌膚蒼白,淫蕩意味令人不安。
雕刻
契里尼(Benvenuto Cellini,1500~71),代表作《法蘭西斯一世的鹽罐》,金和琺瑯製(1539~43,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是談話間放在桌上的器物,目的不在實用,而在顯示主人有修養。雕像變螺旋型,四方八面可以欣賞,用三度空間表現人體。
波隆尼亞(Bologna, 1529~1608 ),代表作《沙賓女人被綁架》(1583,佛羅倫斯藍齊畫廊),也是螺旋型,大理石製。
建築
瓦薩里(Vasari,1511~1592),建築上許多單元就像樣式主義中的人體一樣,變得沒有勁,缺乏內發的力量感,並且各部門間的關係顯得有點「矯柔造作」,例如《烏菲玆辦公室》(1560)。瓦薩里所寫的《藝術家傳記》是歐洲第一部藝術史著作,內容有關義大利的文藝復興。
巴拉迪歐(Palladio, 1508~1580),以《羅東達(Rotonda)別墅》(另圖,1567~70),最能代表古典型作風的意義,中間是一座方形建築,上面有圓頂,四面有相同形式的門廊,有一種平靜莊嚴的氣氛,和歡欣的優雅感。這種風格受到民間模仿,影響英國的建築,美國電影《飄(亂世佳人)》裡的建築也是這種風格。
文出:HUNG的藝術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