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imgs.net/images/zzaaq.jpg
每年部落裡,都會辦一系列太魯閣族文化系列活動太魯閣族文化系列活動,其中”太魯閣族傳統工藝展”也在10月4日至15日於富世村舊台宿舍廣場舉行。開幕當天,秀林鄉公所除了邀集鄉內的婦女及國小組的女學生進行手工藝競賽外,活動現場還有原住民手工藝品的現場創作及展示,我和同事也趁著活動熱潮前往會場觀摩,而現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套要價28萬傳統手工製作的太魯閣族服飾,怎麼會這麼貴呢?經過這套服飾的創作者黃蘭英的解說,才大致了解她在創作過程中所背負的使命以及過程中經歷的挫折及辛勞。
黃蘭英說,織布文化是太魯閣族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她說,太魯閣族的女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會這樣技能,才堪稱算是真正的女人,而且也必須要會這項技能,才可以紋面。但曾幾何時,外來文化進入部落後,社會結構的變遷以及現代化的過程中,部落族人的平時的服裝,已漸漸被工廠織布機製作出便宜的現代服飾所取代,繁雜的傳統織布製作的過程,不僅不再被族人重視,製作的技術也近乎失傳。
而隨著近幾年來,原住民文化再度被重視,族人再度試著學習過去祖先的智慧,但因為文化延續呈現斷層,黃蘭英說,她在幾個部落裡已經找不到擁有整個製作過程技術的老人家,因此,黃蘭英等這些有心傳承織布技能的年輕族人,為了要讓這項識布文化再現,四處尋找相關的文獻及文物。她說,當她們去了台灣某博物館看到祖先遺留下來的文物,當下雖然是很興奮,但在她們請求該博物館能否借出來讓她們觸摸,細看祖先的織法,並請求可否提供相關織布的文獻資料給她們參考,博物館的人員不僅拒絕,還對她們說,館內所有的文物以及文獻,其智慧財產權歸屬於該博物館,不准其他人仿照或重製,否則將違反智慧財產權法。
面對這樣的說法及挫折,黃蘭英等人真的感到很無奈,也感到非常的不平。她說,織布文化是太魯閣族祖先遺留下來的智慧,為什麼智慧財產權不是歸屬於太魯閣族的後代,卻是歸屬於博物館?感嘆之餘,黃蘭英等人也不因此罷手,在友人的幫助下,前往日本尋找日據時期的相關文獻及資料,所幸,日本官方還滿願意提供相關文獻資料,在她們幾個月下來的拷貝及研究下,終於讓她們順利的重新學習到祖先遺留下來的智慧。
黃蘭英說,這套服飾的材質, 完全是以太魯閣族古法製作的。從種植苧麻開始,她說種植苧麻也要看氣候,最好是春初的時候種植,種在山坡地上的苧麻,纖維較多軔性也較高,接下來割苧麻、剝麻皮、打紗、日曬、捻紗、捲紗、紡紗、煮線、洗紗、顏色浸漬、再日曬、理線、理經、到最後的織布以及製作服飾,都是循著文獻的步驟一一去完成。黃蘭英說,由於傳統古法製作出的苧麻線,一公分工本費為新台幣6元,因此整套包括男女服飾,大致上要新台幣28萬元才符合成本。
事後,在詢問有些太魯閣部落的老人家,部落裡的人似乎也不乏有此項技能的婦女,是老人家嫌麻煩不願意傳承?或者是黃蘭英真的拜師不成?但是針對智慧財產權的問題,真的是值得相關單位去探討或者是修法,讓屬於原住民祖先留下來的智慧,回歸於原住民身上吧!.
《 本帖最後由 水漾甜心 於 2010-11-25 19:44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