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1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652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道教思想以道家哲理為宗旨,其行為以經懺道術為科儀,總而言之︰「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是以順應自然而追求「長生久視」、「天人合一」的宗教信仰。
我們道門弟子認識科儀二字的意義,「科」是「仙經懺本」,「儀」則是「儀式規範」,自古至今,都是玄門弟子必修功課,正如前文所述「不諳科儀,無以行其法」;道教的仙經懺本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
(一)「懺」是一種宗教性的神秘預言,又稱懺語。西漢董仲舒以五行學說附會儒家經義,提出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造成漢代濃郁的宗教氣氛,提供方士創立宗教的條件和方便。
(二)原始以來,道教相信「經」是屬自然天文,由三元道氣得成,秘藏於諸天之上,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雲笈七籤‧卷三》曰︰尋道家經誥起自三元從本降跡,成於五德,以三就五乃成八會,其人會之字,妙氣所成,八角垂笀,凝空雲篆,太真按筆,玉妃拂筵,黃金為書,白玉為筒,秘於諸天之上,藏於七寶玄台,有道即見,無道即隱,恰如道經曰︰「天真皇人、按筆乃書、以演洞章、次書靈符、元始降下、真文誕敷」。
因此,玄門道眾清楚知道「經懺」是天神對凡塵眾生的啟示和教誨,故將「經懺」作修身濟世的指南以利陽濟陰之道途。
簡說道經的懺本利陽修身,用作祈福用,計有《三元寶懺》、《呂祖無極寶懺》、《關聖保安懺》、《太上三清錫福寶懺》、《玉皇宥罪錫福寶懺》等等。用於度靈而祭陰利陽的懺本例如《三元滅罪水懺》、《太乙錫福寶懺》等。這其中,首重的便是呂祖師的無極寶懺,這本經書是近代北宗全真派的弟子用來熟誦以作修道指南之用的。
純陽呂祖先師,姓呂名巖,字洞賓,號純陽子,乃東華帝君後天化身,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生,遊盧山遇火龍真人傳授天遁劍祛魔;咸通年間舉進士,時年六十四歲,遇鍾離祖師,受「黃梁夢覺」感化,潛心修道,宏願度盡天下眾生。後呂祖再傳劉海蟾真人,王重陽真人。元世祖時尊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並賜封為「三教之師」,主張道釋儒思想合一,所以呂祖師的聖訓九美德「忠孝廉節義信仁惠禮」兼容儒家禮教,和佛教仁慈信仰,將道德和倫理觀念道化於世。
《呂祖無極寶懺》全書的主旨是導人修身養性,勸導諭善回姦,它首段用了10頁章句,提醒世人修道之基礎,清楚表達人性之真因受魔障誘惑而自取惡果,甚至滅亡;又讚頌10條祖師寶誥,引介列位祖師聖德作導化思想,以勸世文啟發世人道德操守,更借用四段朝禮羅列呂祖師醒世勸化的聖績,又摘錄歷代古人的品行操守共14個類別例子作引導世人修性,末段是說內修養真的重要。
道教重視修養丹法,強調自我苦行的煉形體方術以達到成仙,太上道祖在古樓觀說經台傳留下十四字養生訣︰「玉爐燒煉延年藥,正道行修益壽丹」,教人固守三寶,恬淡世情,修養︰精、氣、神,以求長生。
葛洪祖師的養生論更強調形神氣是互為倚靠,主張修煉金丹黃白之道而能長壽,故謂壽命在我者也,而莫知其修短之能至焉。
整體來說,《呂祖無極寶懺》這本寶經是勸人修善和養性,修道的人需要性命雙修,積功積德才能超凡入聖,正如懺書結尾語︰此名丹元、正印、無形、悟此道者,可以超真。至於個人修道養真方面,遵依儀範、恪守教誨,奉經禮懺時要至誠心篤,虔守心齋,除嗜慾、去穢累、澡雪精神、默念存思、明通經文義理,心神與經文融合,自然一誠上達皆成無上道。
文出:指南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