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美」是卑南語「北方人」的意思,阿美族居住於花蓮縣、臺東縣、屏東恆春半島等狹長的海岸平原及丘陵地,人口約14萬人(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之一族)。阿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族服飾華麗、歌舞優美名聞中外,而「豐年祭」更為其代表。
*工藝藝術
阿美族除了藤編技術相當發達,以特殊的拍托法及露天坑燒製作,成品多為食器及容器,大部分都是素陶,外觀沒有再經過美化加工,以方便及實用性為考量。但也有作為祭器,大小形態上各有不同。
*經濟生活
農 業-焚墾輪休制度(水稻、旱稻、糯稻、粟、藷、芋、稗、黍、大麥、高梁、大豆、芝麻/苧麻、 煙草、木棉)
狩 獵-武器獵、陷獵(兔、羌、鹿、山羊、山豬)
捕 魚-曳網法、立網法、圓網捕魚法、堰魚法、毒魚、簾魚、釣魚、拾貝、捕龜、捕蛙、網蝦
山林採集-藤心、竹筍、野菜、龍葵、蕨貓、野芒筍、松茸、木耳
*傳統住屋
木屋(櫸木、楠木)
*飲食文化
主食-稻米、薯、芋,副食-粟、黍、豆類、蔬菜、野菜、肉類、山溪魚類、蝦、蟹/鹽、薑、辣椒、大椒、圓椒
*風味山產
小米酒、都論(麻糬)、紅豆糯米飯、阿里澎澎(阿美粽)、煮烤魚、喜勞(醃生豬肉)、黃藤心孝子心、檳榔心沙拉、昭和野菜、麵包果、芒草、石頭火鍋、阿巴魯、阿拜
*傳統服飾
衣料-樹皮、苧麻、皮革、棉布
男子-藍色上衣、黑色短裙、紅色綁腿、無背褲、缺後皮草鞋羽毛頭飾、頭布、額飾、耳飾、煙袋
女子-紅色或黑色上衣、裙、綁腿、羽毛頭飾、頭布、缺後皮草鞋、耳飾
*音樂舞蹈
愛情歌謠、歡宴歌舞(跳舞歌、慶豐年歌)、抒情歌謠、豐年祭歌舞、一般性歌謠/歡宴舞、迎賓舞、祭典舞/弓琴、木琴、竹琴、口琴、木鼓、杵臼、犬齒排鈴、圓形排鈴、鐘形排鈴、果核形鐘鈴
*宗教信仰
祖靈崇拜、萬物有靈論(太陽神、月神、地神、雨神、水神、山神、稻神、祖靈神等)
*禁忌信仰
(耕種時忌打噴嚏、種粟前忌遇窮人、捕魚前忌吃豬肉或蔥、打獵前忌喝酒、打獵前夫婦忌同床、婦女懷孕忌殺蛇等)
*歲時祭儀
祈年祭、粟播種祭、除草祭、驅蟲祭、粟收穫祭、入倉祭、開倉祭、新年祭、祈雨祭、祈晴祭、捕魚祭(海祭)、成年祭、狩獵祭、觀月祭、豐年祭(七、八月)
*神話傳說
1.阿美族創生傳說(洪水、來自綠島、樹生、石生、果實生人)
2.火的傳說
3.占卜之傳說
4.祭典的傳說
5.造船傳說
6.造酒傳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