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9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43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除了稱之為天的天命之外,儒家思想不接受超自然的東西。只要世上相關秩序和治理得行其道,天就不過問人間的事。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儒教是一種沒有神的宗教。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孔子和他的主要弟子,被後來的追隨者奉為聖人,以便把他們的學說灌輸給頭腦單純和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儒教文獻與中國最早的文獻一道大約在公元開始時傳入半島。高句麗、百濟、新羅這三個王國都留下了表明很早就存在儒教影響的記載。以高句麗為例,到公元4世紀時,就設有中央儒教太學了。在地方上也設有私立的儒教書院。百濟大約在同一時期也設立了類似的學府。新羅照例是最後一個接受外來影響的。統一後的新羅朝廷派遣學者代表團到唐代中國考察儒教學術機構的第一手資料,並帶回大量有關的文獻。雖然佛教是國教,但儒教卻形成國家哲學和結構的支柱。即使到了10世紀,高麗王朝建立時,政府形式仍沒有重大的改變,只是佛教的影響變得越來越明顯。
以儒教為本的朝鮮王朝雖然因為對儒教學說的不同的解釋所導致的政治權力鬥爭和宗族之爭而備受批評,但它確實到達了一個復興的黃金時代。儒教在韓國的影響體現在教育、禮儀和民政管理的制度之中。科舉考試制度,是10世紀末期仿照中國的制度而設立的,大大鼓勵人們學習儒家的經典著作,也將儒教的價值觀灌輸於韓國人的心中,甚至直至今日,也很難說韓國人已經放棄了源於儒家學說的風俗、習慣以及思維方式。
朝鮮半島早在四千年前就傳入了中國文化。至今韓國人仍然對當年箕子去朝鮮的歷史津津樂道。漢城的成均館就是仿中國孔廟建成的尊孔崇儒的聖地。「成均」二字來自中國的《周禮》,館內大成殿與明倫堂的名稱與內容均仿自中國。每年孔誕,都在這裏舉行隆重、莊嚴的祀禮大典。「成均館」的設立,距今已有1300年了,它是國立大學校,兼有兩個職能:一是祭祀,一是教育。這兩個職能,一直在成功地執行著。韓國許多棟梁之才,都是成均館培養出來的。成均館在韓國是個神聖的地方,沒學問的人不能進入,平時不開門。開門時必須嚴肅佇立,進入者必須衣冠整齊。進入大成殿時必須向殿內的孔子牌位下跪磕頭。登台階時,必須左足邁上一步后,右足跟上並攏,左足再向上跨。這種走法顯然是對孔子表示恭敬。趙教授指著殿前兩側的兩棵柏樹說:「一棵3個杈,一棵5個杈,代表儒家的」三綱五常。大成殿內除供奉中國的孔子、四配、十二哲外,還有朝鮮學儒有成的二十四賢。但奇怪的是卻無一尊塑像,他解釋說:「因為匠人們塑孔像,一人一個樣,對聖人很不尊敬,還是用牌位代替為好。」在繼承和弘揚孔儒思想上,趙教授意味深長地說:「韓國從來尊敬孔子,尊敬祖上,這是我們多年的傳統。我們祭祀自己的祖先,就是為了實踐儒家思想,因此韓國人有著較高的道德水平。這種水平顯然比西方人高。我們要繼承加強倫理道德修養,提高人們的素質,並將此推廣到全世界,使世界都享到和平幸福。」
文出:中國儒教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