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住民文化] 邵族(Thao)外來宗教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16 21:14: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根據清大人類學研究生周美淑的研究,現代邵族人的宗教信仰,呈現出多種宗教同時信仰的狀態,除了保有自身的傳統祖靈信仰之外,外來宗教的介入使族人呈現雙邊並行發展的信仰現象。外來宗教多半是受到漢人墾殖移民的影響。因此,大部份的邵族人在被遷移至日月村前,便普遍接受了漢人的民間信仰,供奉漢人的神祇,目前日月村內中一共有三座廟宇,以明德宮最大,建於民國七十八年,主神為文昌帝君,根據廟中碑文的記載,文昌帝君是清光緒二年,由通事黃漢在lalu島上所興建的正心書院所供奉的,後來,正心書院荒廢,文昌帝君四處流落,最後,又陪祀於文武廟中。地方人士有鑒於文昌帝君沒有一個固定的祭祀場所,於是籌組委員會在德化社建造明德宮供奉之,碑文中所記載的籌建委員會,半數都是日月村的邵族人。

明德宮陪祀的神明相當多,廟中最重要的祭典為農曆九月初一媽祖戲,廟內牆上不時可以看見每年媽祖戲的爐主紀錄,主祭的爐主大部份都是邵族人。另外,在地的兩間廟宇尚有土地公與陰公廟,土地公起源的歷史十分悠久,相傳日人在日月潭興建水庫之前就已存在,邵族耆老石阿松表示,土地公廟是從石印遷移過來的,與土地公有關的儀式活動,是農曆八月十五日的祭拜與向土地公借貸...等活動,前往祭祀的邵族人仍不在少數。

陰林山祖師又稱慚愧祖師,南投、竹山、埔里地區的漳、泉、客籍漢人的少數民間信仰,供奉陰林山祖師的廟宇多與民宅相似,神像臉是黑色,背上有披風,右手持劍貌似凶狠,居民多認為祂是「防番之神」,應於南投地區墾殖時期所留下(簡榮聰,1993)。陰林山祖師是邵族人最早供奉的漢人神明,相傳陰林山祖師的供奉是由於當年撿到一支黑令旗開始的,南投縣魚池鄉一帶的居民大多都供奉之,根據族人的說法,邵族人曾經在進香隊伍經過途中,撿到一支陰林祖師的黑令旗,經過請示的結果,發現是陰林祖師想跟隨邵族人,於是邵人便開始供奉祂。全盛時期,部落中有許多邵族人是陰林祖師的乩身,不過,部落內最後一個乩童過世後便轉由私家所供奉,目前,最早的一支黑令旗供奉在村中某毛姓家戶中,另外,也有兩戶邵族人家供奉陰林祖師的神像。

除了基督教信仰之外,幾乎每戶邵族人家中都設有神桌供奉神明彩,除了神明彩之外,族人還會再額外供奉一至五尊的神明神像。例如某開設小吃店的袁姓族人家中,就另外又供奉了三尊神像,他表示原本家中供奉一尊神像,後來因為生病的緣故,又另外多供奉了一尊觀世音,因為神明不能成雙,所以再供一尊關帝像,這樣的習俗在邵族部落中,十分的普遍。邵族人也非常積極參與漢人的民間信仰活動,比如七夕拜七娘媽、中元普渡等節慶,族人都會依著當地的習俗,在自家門口或廟埕上擺上祭品,參與儀式的進行。

基督教信仰方面,村內中一共有五戶人家信奉,一戶為漢人,另外的四戶中,一戶為新入教的邵族年輕人,另有兩戶為兄弟關係,因為其母曾受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傳教士醫治成功,全家因而改信基督教。由於信仰人口數不多的緣故,平日並無牧師常駐於此,禮拜儀式的活動也由於配合假日觀光,而調整在星期六晚上舉行,以往村中也有天主教的信仰,不過,現在已經完全不見(周美淑,2004)。

不論外來宗教的影響,邵族人在自家信仰外來宗教之外,仍會供奉屬於傳統信仰的象徵物—祖靈籃,為一平行發展的信仰機制。比如說,在供奉漢人民間信仰的邵族人,在其自家神明彩的左側,仍供奉著邵人祖靈信仰的祖靈籃,每回到了族內傳統的儀式祭典活動時,族人都會準時將家中的祖靈籃拿到祭場,請祭司進行一系列的儀式活動。

文出: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0 15:4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