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4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洋酒] 南非葡萄酒:具有與生俱來的敏感[1P]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虎面超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23 09:07: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南非第一位黑人女釀酒師Ntsiki Biyela

非洲? 葡萄酒? 你可能沒有喝過吧? 這裡有產量位居世界第七位的葡萄酒生產大國,更有超級便宜又好喝的葡萄酒,波爾多二級莊的質量,低至300元左右的冰點價格。 你可能是非洲音樂的狂熱分子,也可能因為以下種種理由愛上了這樣一個國家,因為有大象和鑽石,因為有12種官方語言而被稱為彩虹之國,因為有政治犯被囚禁而獲得不朽名聲的羅本島,因為有四星級的茅草賓館,因為有價格便宜到令人難以相信的五花牛肉和卡魯羊,因為有非洲最美麗的日出,因為有好望角,因為2010年世界杯……沒錯,就是南非。

  開普敦與開普酒鄉

  南非地處非洲大陸的最南端,主要的葡萄種植區則集中在南非港口城市開普敦周圍140公里左右的範圍內。 開普敦給人的感覺與通常印像中的非洲相去甚遠,這裡位於西開普,享受兩個大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交匯帶來的海風,氣候更加偏向於地中海式,陽光充足,天氣溫煦,不僅特別適合葡萄的生長,也是度假旅遊的好地方。 與其說開普敦是一個現代化的非洲城市,還不如說更像一個地中海沿岸的小城。

  搭乘遊艇從開普敦港口出發,沿著海岸線領略美麗的風景和宜人的氣候,吸引著全世界觀光客,而這裡的美酒,則為旅遊添上了嗅覺和味覺的享受。 在開普敦周圍星羅棋布的是大大小小的葡萄酒產區。 南非葡萄酒有一套按照原產地管理的法律體制,被稱作WO(Wine of Origion)。 這個體制將南非的葡萄酒產區分為大區(Region)、地區(District)、次區(Wards)三個等級。 其中大區一共有五個,分別為:奧利芬河(Olifants River),海岸區(The Coastal),布里德河谷(The Breede River Valley),波貝齊(The Boberg),克蘭-卡魯(Klein Karoo)。

  海岸區是集中生產高檔葡萄酒的地方,這裡有著諸如帕爾(Paarl)和斯泰倫博什(Stellenbosch)這樣著名的地區。 帕爾氣候炎熱,地勢平坦,不僅適合種植晚熟品種,也適合機械作業生產。 斯泰倫博什氣候溫和宜人,非常接近波爾多,在這裡集中生產高質量的赤霞珠或者波爾多調配的葡萄酒,和果香怡人的皮諾塔吉。 Cape Point地區是海岸區內的新興產區,其涼爽的小氣候適合長相思的種植。 另外位於Overberg的更加寒冷一些的產區,如沃克灣(Walker Bay)和埃莉姆(Elim),在莎當妮、白蘇維翁和黑皮諾等品種上都獲得了國際認可。

  比起傳統歐洲的酒鄉,如波爾多和香檳,西開普省的自然風光更具有吸引力。 在波爾多,你能夠看到的只有此起彼伏的葡萄園,而在這裡,除了葡萄還有大片的果園,種植蘋果、橙子、草莓等等,各式牧場,飼養著雞、牛乃至鴕鳥,物產豐富,到任何地方去都有著非常新鮮的食材供應,而不僅僅是葡萄。

  南非葡萄酒的獨門秘籍

  如果想說清楚南非葡萄酒為什麼那麼好,需要花上一點點時間,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一部分去理解,雖然南非與其他歐洲以外的葡萄酒生產國同屬於新世界國家,但是南非在所有新世界國家中種植葡萄和釀酒的時間卻最為久遠。

  南非的葡萄酒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早期。 最早的荷蘭移民到達南非的時候,就帶來了歐洲的釀酒技術。 之後,隨著英國對海上交通線的控制,英國艦隊佔領了開普敦,增加了對南非葡萄酒貿易的需求。 英國人開始把開普地區的葡萄酒運回英國本土,此時也開始了南非最早釀造“高檔佐餐葡萄酒”的時代。 值得記住的一個名字就是Constantia,這是南非釀造高檔佐餐葡萄酒的啟蒙先鋒,後來,這個酒莊分為三個不同的酒莊,其中,今天依然非常值得矚目的是Klein Constantia和Groot Constantia。

  時至今日,已經有超過350年曆史的Groot Constantia酒莊依然是來開普敦的旅行者必須參觀的所在。 雖然多數南非酒莊是私營企業,但是Groot Constantia則是國營單位,這裡有一座小小的葡萄酒博物館,展示300多年前荷蘭統治者在這裡釀酒的情形,周圍連片的葡萄園環抱著一個大樹參天、青草漫地的花園,遊客們就在這裡盡情品嚐酒莊自己的產品。 當然剛剛獲得世界最佳西拉(一個釀酒品種)的2005年份首相精選(Governor's Reserve Shiraz 2005)是絕對不能錯過的。

  正因為有悠久的歷史,南非的葡萄酒更有歐洲酒的複雜與多樣,而不是像智利酒那樣好則好矣,味道卻大同小異。 因此南非的葡萄酒更適合那些深諳葡萄酒品鑑之道的成熟消費者。 隨著氣候不同,產區不同,這裡出產很多單一品種的葡萄酒,也生產如同法國波爾多和隆和地區那樣多品種調配的酒。

  南非有一種屬於自己的葡萄品種,名為“皮諾塔吉”(Pinotage)。 如同其他新世界的葡萄酒生產國家都擁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品種作為標誌,如美國加州的Zinfandel,澳大利亞的Shiraz,新西蘭的Sauvignon Blanc,阿根廷的Malbec。 對於南非來說,這個標誌屬於Pinotage。 Pinotage釀成的葡萄酒顏色深濃靚麗,香氣口感介於Pinot Noir和Syrah之間,果味豐沛甜美。 隨著南非的開放,Pinotage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 就像澳大利亞的Shiraz一樣,如果說Pinotage有什麼賣點的話,那就是它很“南非”。

  研究出這個品種的是南非人阿布拉罕-伊扎克-裴羅德(Abraham Izak Perold),他先後在德國和法國留學,於1906年回到南非,26歲即任開普敦大學臨時化學教授。 之後不久,南非政府委派他出國考察學習葡萄栽培技術。 再次回國後,他成為斯坦倫堡首位葡萄栽培教授。 1925年,裴羅德教授通過以Pinot Noir為父本,Cinsaut為母本,雜交出了第一株Pinotage。 由於Cinsaut在南非當地也被稱為“Hermitage”,因而雜交出的品種得名Pinotage。 1959年,Pinotage葡萄酒的第一個年份出自“Lanzerac”酒莊。 如今,南非不僅出產單品種Pinot,也用它生產品種混合葡萄酒,並稱之為“Cape Blend”,一听就是一個極具南非色彩的名字。

  除了Pinotage之外,世界上很多著名品種如品麗珠、西拉、赤霞珠、長相思、雷司令,也在這裡種植成功,而且被那些天才的釀酒師們釀出最為出色的葡萄酒。

  黑人與黑酒

  即便是南非脫離了種族隔離制度很久,現在依然揮之不去的是種族隔離留下的影子。 在南非從開普敦開往斯泰倫勃什(Stellenbosch)的高速公路兩側,還保留著種族隔離時代的藩籬,後面依然是沒有人管的黑人貧民窟。 黑人能夠進入一貫由白人統治的釀酒行業,能否代表著黑白人種文化和精神上逐漸開始融合呢?

  在南非葡萄酒行業有這麼一個詞“Black Wine”——黑酒,這說的是由黑人所有者擁有的酒莊,黑人釀造的葡萄酒,雖然這種酒莊還不算多,大約有十幾家,但是黑人已經開始證明它們在葡萄酒領域如同他們在體育領域一樣富有天賦。

  在Cape Wine 2006第一天下午的研討會上,研討會的議題是南非新一代的釀酒師和他們釀造的葡萄酒。 被選中的6位年輕釀酒師中,有3位白人、3位黑人,這是我第一次專注地品嚐黑人釀酒師釀造的葡萄酒。 令人驚訝的是,黑人對於釀酒也如同對於其他藝術一樣,似乎具有與生俱來的敏感,即便我懷疑他們是否經過特別專業的釀酒方面的學習和具有豐富的釀酒經驗,但不得不承認,他們對於釀酒這檔子事情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 其中,一位黑人女孩兒釀的Riesling Noble Late Harvest(南非對雷司令貴腐甜酒的叫法),具有經典口味和復雜的香氣。 讓我聯想到高級德國萊茵地區BA或者TBA(德國葡萄酒的最高等級Trokenbeerenauslese),非常神似。 而一位黑人小伙子Tseliso Rangaka也作為新派釀酒師的代表,帶來他所釀造的Chenin Blanc。 雖然在南非Chenin Blanc很難釀出非常出色的白葡萄酒,或者單一的果味,或者受到灰黴菌的感染讓酒回味帶著苦味,Tseliso卻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利用灰黴病感染的葡萄,增加了Chenin Blanc白葡萄酒的複雜性。

  如果我們用傳統的眼光把新世界葡萄酒打上“工業化”、“大批量”、“無個性”的標籤,那麼南非的葡萄酒行業會顛覆這一切。 當然這裡也有Distell和KWV這樣的大型集團,但是無數精品小酒莊都用它們的產品闡述自己獨有的特性,品嚐他們的酒,就如同與他們交談——這就是我對葡萄酒最為痴迷的地方。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2 13:1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