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5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道教對民間的影響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16 14:15: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明代道教內丹煉養術的具體化和通俗化,為它擴散到民間創造了有利條件。,王陽明曾煉內目數十年,雖否認它有長命之效,但肯定它的積極作用,《傳習錄》謂:“只是一件,流行為氣,凝聚為精,妙用為神”。林兆恩主三教合一,自稱師法張三豐,採內丹性命雙修之術。李時珍《本草綱目》肯定任督二脈乃道家從靜定功夫中得來,還丹內煉成為醫療術之一。在武術上,拳勇之技,少林為外家,武當為內家。道教文化的擴散,加強了民間多神崇拜的風氣。一方面道教不斷從民間信仰中收編新的神靈,另一方面又將自己的神仙信仰推廣到民間去,使得諸如關帝、玄帝、文昌帝、呂祖、城隍、王靈官、三官、真武等廟宇遍於城鄉各地,海神媽祖、東岳神、土地神以及龍王、送子娘娘等神廟更是所在多有。另外,在道教影響下,扶乩與勸善書盛行。道教觀念也大量滲入小說、戲曲、鼓詞等通俗文學中去,小說《西遊記》、《水滸傳》、《封神演義》等,充滿了關於佛教菩薩、道教神仙道術的描寫,同時也宣揚和擴散了宗教神鬼思想與宿命論、因果報應等觀點。
道教的擴散,作為一種文化,包含著許多健康合理的成分,如氣功、拳術、繪畫、雕塑、富有想像力的藝術精神等,但也帶來許多消極的影響,如迷信、認命、浪費、影響生產與科學的發展等。
正一道走向衰落
清政府最熱心提倡的是儒學和藏傳佛教,對於正一道,清代諸帝皆無崇信者,亦不如明代諸帝那樣熱衷於齋醮祈禳,因而使正一道的原有社會地位有所下降。清初,順治皇帝曉諭龍虎山正一道天師世家,表示不廢正一清靜之教,命在世天師襲職掌理道籙,統率族屬,不得犯法生事,給一品印,但不得干預教外諸事,52代天師張應京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53代天師張洪任襲封,並敕免本戶及上清宮各色徭役。康熙時,54代天師張繼宗授正一嗣教大真人,並授光祿大夫品級。雍正帝較重道教,認為道教不悖儒家存心養氣之旨,沿用康熙舊例敕封第55代干師張錫麟,賜銀修龍虎山太上清宮購置香火田數千畝。又召白雲觀道士賈士芳治病,召正一道士婁近垣驅邪。
乾隆皇帝開始貶抑道教:五年(1740年)規定嗣後正一真人不許入朝臣班行;十七年降一真人為正五品秩;三十一年升第57代干師張存義正三品,後又授通議大夫,不過是略施懷柔而已,張天的地位與聲譽已趨於低微,不復顯赫了。
清代的道教文化也像明代一樣,繼續向民間擴散,進一步加強了民間多神崇拜的風氣;勸善書更加廣為流行;民間宗教有更多的新教門攝取道教營養、民間文學和文人文學在指導思想、藝術構思和故事情節上多表現出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傾向,道教人物,道教故事、道教丹術法術、道教理想,常成為文學創作的專門題材。
道教是很典型的多神教,它的神仙譜系龐雜多端。一方面它不斷地造神,把其中許多神傳布到社會上,逐漸成為民間信仰中的神,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呂祖、真武大帝等;另一方面它又不斷地在民間吸收新神,編入其神仙譜系之中,並為之塑像建廟,對之膜拜,如龍王、土地、泰山神(碧霞元君)、送子娘娘等、其中尤以關帝聖君,為清代官方、民間和道教所特別尊崇。關帝在明代即已取得代了姜太公而成為與“文聖人”孔子並肩的“武聖人”,尊封為大帝或帝君。清代皇帝繼續追封:順治敕封為“忠義神武關帝大帝”;雍正追封關公三(曾、祖、父)公爵,大臣祭祀要行三跪九拜禮;乾隆將“壯繆”原謚更命“神勇”,加號“靈佑”;嘉慶加封“仁勇”;道光加“威顯”;咸豐加“護國”、“保民”,列為宗祀,祭禮如帝王廟儀,又加“精誠綏靖”封號,御書“萬世人極”額;同治加號“翊贊”;光緒加號“宣德”。於是關帝的封號長達26字,成為官方宗教中的顯神,京城與直省關帝廟一歲三祭。在民間,關帝被認為具有司命祿、佑科舉,治病去災、巡察冥司等多種功能,是一位義氣千秋、正氣無私的大神。
清代關帝廟幾及全國各地,連西藏和內蒙也都有他的廟,關帝被漢地佛教奉為護法神,被藏傳佛教奉為八部神之一,在寺院為之立殿或加塑神像,如北京雍
和宮有關帝殿,杭州靈隱寺有關帝神像。據《京城乾隆地圖》載,當時北京城內關帝廟有116座,為京城廟宇之冠。
明清兩代,作為道教道德信條通俗化形態的各種勸善書在民間廣為流行,成為儒家倫理的重要補充和民間風俗淳化的重要手段。
從教外來看,道教思想也影響到儒家學者。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3 06:4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