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2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726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北門庄廟「永隆宮」是鹽民生活中心,創建於清嘉慶21年(1816)至今已一百多年的歷史,奉祀溫府千歲.廣澤尊王..,是北門嶼之開基神佛,係先民自大陸渡海移居此地時迎來奉祀的。
![](http://www.templevisit.org/images/台南縣/北門永隆宮/images/a-6.jpg)
日據時期因日人推行皇民化政策曾被迫拆除改建成集會塲,台灣光復後於民國五十四年始完成今廟。廟東路旁尚保存數家老店舖,有雜貨店、傳統餅店、鐘錶店等,隱約可看出早期店面型態。
於康熙年間的古地圖,台南縣北門是一座孤島,扼守在台南府城北方的海面上,圖上印著「北門嶼」。到了乾隆年間的古圖,孤島與台灣島已陸連,成為台灣本島的一部份。
有漁村風味的「永隆溝」,因地處廟後而得名。原係日治時期南縣濱海首善之區,是北門漁港的一部份,主要作為運鹽之用,現在是北門蚵民膠筏的停泊處,時見膠筏自橫,構成美麗景觀,電視廣告片曾是在此取景。午後的「海產市集」販售當地海產及蚵民現場剝蚵景色,更增添小漁村美麗風華,假日吸引眾多遊客駐足。
北門的特殊自然景觀豐富了台灣生態,帶著濃濃鹽分的土壤,更成為北門子弟從事人文藝術創作的溫床。北門鄉濱海沙丘上,馬鞍藤匍匐蔓延有如沙漠中的綠洲,開出朵朵狀似牽牛花的粉紅色小花,令人驚豔,更令人驚奇。鹽分地帶竟能孕育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像鹽分地帶的藝文家,為台灣藝術創作注入勃勃生機。
寺廟地址:台南縣北門鄉永隆村44號
寺廟電話:06-7862364
資料來源 北門鄉公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