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5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五忿怒-五大明王(3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25 04:21: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五大明王

 
 

 


又作五大尊、五忿怒、五部忿怒。 即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與金剛夜叉明王。 此五尊乃九識所變,係五佛為降伏內外魔障所變現之教令輪身。 中央之不動明王為大日如來之教令輪身,可降伏一切諸魔。 東方之降三世明王為阿兪如來之教令輪身,可降伏大自在天。 南方之軍荼利明王為寶生如來之教令輪身,可降伏五陰魔。 西方之大威德明王為無量壽如來之教令輪身,可降伏人魔。 北方之金剛夜叉明王為不空成就如來之教令輪身,可降伏地魔。 若就內魔而言,不動頭上之蓮華表第九識,降三世之八臂表第八識,軍荼利之遍身纏蛇表第七識,大威德之六面六臂表第六識,金剛夜叉之五眼表前五識。 由於金剛夜叉與烏樞沙摩明王二尊有同體之說,故五大尊中,亦有以烏樞沙摩代替金剛夜叉者。 又安置 五大明王 之堂,稱為五大堂。 設置五大堂,以 五大明王 為本尊所修之祕法稱為五壇法。
東方-降三世明王
降三世明王
東方方位鎮守明王(阿閦如來化身)
降三世明王(梵名:Trailokya-vijaya-rāja),佛教密宗五大明王鎮守東方明王,阿閦佛的教令輪身。在鎮守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的五大明王中,為鎮守東方方位的明王。
概述降三世明王中的降指的是降伏消除,三世指的是貪、瞋、痴三種念頭,而這三種念頭是世人都擁有的,所以稱為三世。也有人說是因為降三世明王為了降伏自稱「三界之主」的大自在天,所以稱「降三世」,明王的宏願就是秉持諸佛之心,用金剛伏魔之手,消除世間眾生一切貪、瞋、痴之念頭。
形象降三世明王的形象是三面八臂,每一面上都有三隻眼睛,頭髮向上如火焰飛舞。中間雙手結法印,餘下的六隻手,右方三隻手拿的是鈴、箭、劍;左方三隻手拿的是戟、印、索。雙腳則是踏著大自在天及其妃雪山神女。
手印和真言降三世明王手印:雙手作相背,右手朝上,左手朝下,手背相向,兩指小指背向相鉤,兩食指亦是背向豎立,右轉為結界,左轉為辟除。
降三世明王真言:唵 蘇婆 你蘇婆 吽 櫱哩訶拏 櫱哩訶拏 吽 櫱哩訶拏 播野 吽 阿曩野 斛 婆誐鑁 縛日羅 吽發吒

西方-大威德金剛
大威德明王
西方方位鎮守明王(阿彌陀如來化身)
剛(梵語:यमान्तक、Yam威德金大āntaka),亦稱閻曼德迦、 怖畏金剛、牛頭明王、大威德明王。為文殊菩薩之化身;部份日本東密人士,則認為其為阿彌陀佛的化身。
因其能降服惡魔,故稱大威,又有護善之功,故又稱大德。曾降伏死神閻魔天,因此其名字的含義就是「死亡的征服者」。

地位藏密認為其是文殊菩薩的忿怒相,屬教令輪身,是事業的根本。於無上瑜伽部、格魯派(黃教)中,與勝樂金剛、密集金剛同為主要的本尊。
面相九面代表佛陀的九類教法。發上指向佛地之意思。
身體三十四臂,再加身、語、意,表大小乘共修的三十七道品,即為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大威德金剛咒
嗡 雅美達嘎 吽呸
嗡 (呵)利底威給達拿拿 吽呸
嗡 紇哩 瑟至哩 尾紇哩哆那曩 哞 薩嚩 設咄論 曩捨野 賽擔婆野 薩擔婆野 娑婆托 娑婆托 梭哈

中央-不動明王
不動明王
中央方位鎮守明王(大日如來化身)
不動明王亦稱不動使者或不動尊(梵名:Acalanatha),佛教密宗五大明王主尊、八大明王首座,大日如來的教令輪身。在鎮守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的五大明王中,為鎮守中央方位的明王,也是著名的護法神。
概述不動明王名稱中的「不動」,是指慈悲心不變,無物可以改變撼動,「明」則乃智慧的光芒,「王」是對能操控世間萬物、現象的人的尊稱。不動明王其誓願為「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聞我法者得大智能,知我心者即身成佛。」
不動明王被視為大日如來的忿怒化身,打敗過大自在天。相傳大自在天認為自己是三千世界之主,故心存傲慢,不肯皈依佛祖,所以佛祖化身不動明王,前去降伏其心,不動明王用其足踏大自在天的首級,使其歸順,在諸明王之中不動明王也是最高尊者。

不動明王在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都有相當高的聲譽,不動明王與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一般,乃是藏民供奉的三個主要佛像之一。
在日本佛教,東密的信徒多半信奉不動明王,高野山是其道場。在江戶幕府時代,幕府將軍在江戶設置有五色不動明王,以祈求國家安全。台灣經歷過台灣日治時期,也有不動明王的香火,在台北北投、花蓮太魯閣等地仍有寺廟奉祀。

形象不動明王周身呈現青藍色,右手持智慧劍,左手拿金剛索,右眼仰視,左眼俯視,周身火焰。一般都以憤怒的形象示人,表示驅魔斬鬼無往不前。而不動明王有兩臂、四臂、六臂多個形象,但大多以兩臂形象示人。其動作形象的來源主要是由印度教的濕婆(佛教稱:大自在天)的忿怒形象而來,多做舞蹈相,立相。
不動明王降魔咒咒曰:「囊摩悉底 悉底 蘇悉底 悉底伽羅 羅耶俱琰 參摩摩悉利 阿闍麼悉底娑婆訶」
若頌此咒,可避降頭、蠱毒、下符等,修行者,若達某程度,「天魔」、「鬼神」必定現前,頌此咒,消除上述等災難。
不動明王心咒南無三曼多哇日囉赧憾 南無三曼多哇日囉赧憾 南無三曼多哇日囉赧憾 南無沒鈷三曼多 南無沒鈷三曼多 南無沒鈷三曼多 南無沒鈷三曼多
佛教守護神佛教《大集經》:閻浮堤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並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十二生肖)依此行也。而不動明王就是其佛教八大守護神之一,對應的漢地十二辰為雞。所以在中國屬雞的人也佩戴「不動明王」法相作為守護神、本命佛。

南方-軍荼利明王
軍荼利明王
南方方位鎮守明王(寶生如來化身)
軍荼利明王,梵文 Kundali Vidyārāja, 佛教金剛乘五大明王之一,為南方寶生佛的憤怒化身,有除惡魔、蛇毒、熱惱、疾病的功德。軍荼利意譯甘露瓶,儲藏著用之不竭的生命能量。
軍荼利明王塑像有兩面四臂、四面八臂等形式,身青色,眼紅色,手把二赤蛇,其它手持戟、杵、輪等。其四面四臂像表示降伏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煩惱。

北方-火首金剛
火首金剛明王
北方方位鎮守明王(不空成就如來化身)
火首金剛(梵文:Ucchuṣma),又稱火頭金剛、除穢金剛、穢跡金剛、金剛夜叉明王,音譯為烏樞沙摩、烏芻澀摩、烏芻瑟摩、烏樞瑟摩等。全稱為大力威怒金剛烏芻史摩(Vajra Krodha Mahābala Ucchuṣma, Dàlì wēinù jīngāng Wūchúshǐmó)。
除穢金剛,據真言宗說法為北方不空成就佛的忿怒化身,是禪宗與密宗主要金剛護法神之一,不畏污穢,有轉「不淨」為「清淨」之德,甚至能安胎助產,在各種不淨之場所皆能誦念其號,有掃滅種種污穢之功用,不為不敬。故此常於廁所前奉祀,或視之為廁神。
唐代希麟《續一切經音義》五曰:「烏樞瑟摩,或雲烏芻摩沙,此雲穢跡,舊翻為不淨潔,皆訛。新翻為除穢,忿怒尊也。」《義疏》五下曰:「烏芻沙摩,云火頭。」
《楞嚴經》,火首金剛講述了自己開悟的方法:「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慾。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圓覺經》所載:「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並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消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 本帖最後由 ntyang1961 於 2011-2-25 04:46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 12:2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