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6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29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沙鹿原本地名寫作「沙轆」,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則改寫作「沙鹿」。此地附近原屬於平埔巴瀑拉族沙轆社之所在地,「沙轆」則譯自其社名。此社在清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大甲平埔族暴亂平息後被改稱「遷善社」,此社族人後來則多遷往今日埔里一帶居住。
根據清康熙六十一年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之《番俗六考》記載,鄭時半縣(今日之彰化)鎮將劉國軒曾討伐沙轆社:「沙轆社原有數百人,為最盛。後為劉國軒殺戮殆盡,只餘六人潛匿海口,今生齒又有百餘人。」清康熙三十六年郁永河最先旅行至此地,由今日之大肚經沙轆而通過牛罵頭。
黃叔璥亦曾北巡至此沙轆社,《番俗六考》中有云:「余北巡,至沙轆,……次早將還郡治,士官遠送,婦女咸跪道傍,俯首高唱,如誦佛聲,詢之通事,則云祝願步步好處,一社攀援有戀戀意,抵郡後聞將社名喚作迴馬社,以余與吳侍御(吳達禮)北巡至此迴也」。至清康熙末年,漢人移民開始紛紛進入此地,並企圖開墾;清雍正初年,有移民嚴玉漳至南簡庄(屬於今日之梧棲鎮)一帶進行開拓。清乾隆初年(西元一七三二年)沙轆附近開始出現移民部落,稱為「沙轆新庄」。而「沙轆街」之名稱,亦已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
文出: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