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05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0513
- 相冊
- 1
- 日誌
- 17
狀態︰
離線
|
在太魯閣族的傳統醫病儀式過程中,經過竹管詢問、線具揉搓、牲禮供祭之後,儀式的最後階段,巫醫要進行潑灑emmumasu驅趕致病的祖靈。巫醫用手指掏取一些emmumasu,從患者的腳底逐次往上部揮灑,直到全身各部位全都灑過,巫醫並在每撒一次emmumasu的同時重複誦唸:usada,usada,詞意即回去吧!回去吧!意指人與祖靈的關係復原,emmumasu的族語詞意就是小米糕。
小米糕的製作有兩種,第一種是在傳統年代裡,將獵得的人頭,取出頭顱裡的些許腦漿,混入小米後曬乾成塊狀;第二種是小米煮熟後加以攪拌,放到竹筒內封存收藏,經過一段時間乾硬成塊狀,類似糕餅狀態。傳統觀念認為小米糕在醫療儀式中甚具靈力,用小米糕慰祭祖靈,可以有效的祓除疾病。因為小米糕具有醫治疾病的效果,族語又稱之smapuhmasu,詞意即小米糕療法。
另據廖守臣的傳統醫療調查,小米糕除了使用於儀式中驅趕致病祖靈的作用之外,對於山崖墜落和作戰受創的身體受傷也有療效。巫醫進行醫療的時候,從袋子裡取出一點小米糕,用地瓜葉分包為三小塊,握持於右手,一面在患者傷部搖晃,一面則是口唸祭詞祈求祖靈盡快治好受傷的人。巫醫唸完祭詞之後,隨即將小米糕收藏於家屋門前的屋簷,以守護患者身體痊癒。
轉自:原住民語言文化辭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