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7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2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萬年來﹐人類一直在為一些最基本的問題困惑不解﹐例如宇宙的產生? 人類的起源? 知識是從哪裡來的?生化學家們發現﹐人類與所屬的哺乳類動物﹐從生理功能和基因機構上﹐沒有本質的區別﹐但不知為什麼只有人類獨享知識和智慧的天賦。 圍繞著人類知識功能的問題﹐歷史﹑哲學﹑人類﹑教育﹑心理和生物學專家們爭論不休﹐沒有人能說明人類為什麼有知識﹐解釋不清人類佔有知識的特殊性﹐至今沒有找到人體中儲存知識的器官﹐也沒有人能準確猜測人類的知識能發展到多大程度。 從生理上﹐人同動物沒有區別﹐有知識和沒有知識﹐都能活著﹐差異就是活得像動物野獸﹐或者活得有理智和文明。 在外界各種刺激下﹐每個人只要睜開眼睛﹐都有信息進來﹐經過思維和理智的加工﹐就是知識。 善良與邪惡﹑罪孽與正義﹑偽信與正道﹐不同的知識造就不同的人性﹐正確的知識使人成為正人君子﹐錯誤的知識使人成為盜賊流氓﹐人面獸心。
伊斯蘭誕生在一個重重黑暗的世界﹐週圍的人崇拜偶像﹐沒有正信﹐形成許多邪風陋習。 公元611年的萊麥丹月第二十七日夜間﹐真主對他的使者穆罕默德降示的第一個啟示說﹕“你應當奉你的創造主的名義而宣讀﹐他曾用血塊創造人。 你應當宣讀﹐你的主是最尊嚴的﹐他曾教人用筆寫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96﹕1-5) 這個啟示﹐揭示了人類起源的真理﹐真主用血塊造化了人﹔又告訴人們﹐是真主恩賜人類用筆寫字﹐開化理智﹐學習知識。 伊斯蘭從知識的定義啟動了光芒萬丈的曙光﹐掃去黑夜的陰暗﹐從此邁出了四百年伊斯蘭高度文明的歷史第一步。
真主啟示他的使者告誡信士們說﹕“有知識的與無知識的相等嗎? 唯有理智的人能覺悟。”(39﹕10) 真主啟示他的使者在困惑的時候祈求真主說﹕“我的主啊﹗ 求你增加我的知識。”(20﹕114) 這些是正道的知識﹐來源與至仁的真主。 敬畏者受到真主的啟示﹐通過對真主跡象的觀察﹐提高了理解和領悟﹐成為真正的學問﹐指導正當的行為﹐享有無窮的樂趣。
敬畏的人接受真主啟示的知識﹐真主說﹕“傳達實言的和承認實言的﹐這些人確是敬畏的。”(39﹕33) 真主的知識引導信士走向正道﹐擺脫禽獸般的荒野生存方式﹐退避盜賊流氓的行為準則﹔真主的悖逆者將因自己的罪過在復活日受到火獄的刑罰。 到那日﹐被推進火獄中的罪惡份子將回答管理火獄的天神們說﹕“假若我們能聽從(真主派遣的警告者)﹐或能明理﹐我們必不致淪於火獄的居民之列﹗”(67﹕10)
各種飛禽走獸都有“知識”﹐各有生存之道﹐而且有許多動物機靈和巧妙的生存能力令人驚嘆不已。 那些是真主對它們設置的本能基因﹐與生俱來﹐它們不用思考和選擇。 人類的知識構成與動物不同﹐在接受任何知識來源時﹐各人有自己的知識接收過濾器﹐經過一番選擇和吸納﹐最後成為個人行為的指導精神。 人類在知識結構上﹐同任何動物之間都不存在“進化”的橋樑﹐是真主的造化﹐使人類獨享知識的“創造”能力﹐因此﹐動物不讀書﹐不會思考﹐也不必到遠處去求學。 人的知識如同財富﹐必須在尋求中獲得真主的恩賜﹐偉大的科學家愛迪生都承認﹕他的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百分之一的靈感。” 先知穆聖給我們留下了多求知的聖訓﹐指導穆斯林追求正當的知識﹐提高人口素質﹐例如﹕
“求學﹐即使遠在中國。”
“求學﹐是穆斯林男女的天職。”
“求知﹐從搖籃到墳墓。”
“求知﹐是崇拜真主的最佳形式。”
“學者的墨水﹐比烈士的鮮血更為珍貴。”
“我從真主那裡得來的啟示是﹐‘走在知識道路上的人﹐我將引導他進入天堂。’”
“學者們應當把知識和教育傳播給困窘的人﹐因為知識所到之處﹐困窘消失。”
有弟子問﹕“真主的使者啊﹗ 誰是大學問家?” 先知穆聖回答說﹕“不斷向別人求教的人是大學問家﹐因為他對學問如飢似渴。”
“知識和智慧如同大海﹐你乘坐在漂浮在大海的船上﹐永遠不會沉淪。”
“專心致志地思考一個時辰﹐勝過盲目禮拜七十年。”
“洗耳恭聽學者的言詞﹐在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向別人傳授﹐其功德份量超過叩頭禮拜。”
“求知﹕使求知者分清是非﹔照亮通向天堂之路﹔如在沙漠中遇到了老朋友﹔在城市裡有知己而不孤獨。 知識使人走向幸福﹔知識使人心情舒暢﹔知識在朋友面前是美麗的裝飾﹐知識在敵人面前是護身的盔甲。”
伊斯蘭開創之初﹐享受了一千年的繁榮富強﹐領先全世界人類文明。 伊斯蘭文明的成功之道就在於重視知識﹐加強建設﹐禁止破壞﹐培養社會道德﹕樹立正確的領導權威﹐對社會進行規範化管理﹐尊重其他信仰和文化。 《古蘭經》和聖訓鼓勵和指導穆斯林認真研究科學﹐在實踐中運用知識。 例如在公元十世紀﹐在伊斯蘭的領土上出現了許多學術文化中心﹐如大馬士革﹑開羅和巴格達﹐學者們集中在那裡的國立學院中﹐把古代希臘的科學﹑哲學和醫學翻譯成阿拉伯文。 巴格達成為世界學術首都﹐各國學者雲集﹐互相切磋和學習﹐阿拉伯文是當時的國際學術語文﹐穆斯林世界人才輩出﹐在許多學術領域中獨佔鰲頭。
以普世保健的醫學為例﹐穆斯林的學者掌握最先進的醫學理論和藥物知識﹐他們的著作翻譯成許多世界文字﹐流傳到歐洲﹑亞洲和非洲﹐世界各國都把“回回藥方”視為濟世珍寶。 在伊斯蘭世界的許多高等學府中﹐醫學是一門主要專業﹐例如建於公元800年的埃及艾資哈爾大學。 英國傳教士鼻祖坎貝爾說﹕“歐洲的醫學繼承了阿拉伯的傳統﹐不僅是藥物知識﹐而是整個醫療體制。”
求知識是人生一種樂趣﹐這是人性的需求和人的本能慾望。 每個人的都能從求知中獲得快感和精神的滿足﹐是人生生存不可或缺的內容的一部分﹐因為求知使一個人感覺到生存的意義充實和豐富多采﹐智慧在增長﹐力量在增強﹐品級在提高。 人從出生那一刻﹐就開始有了求知慾﹐渴望了解週圍世界和所有的人。 一個嬰兒在會說話之前﹐就希望探索一些問題﹐獲得生活的知識﹐抽象地歸納一些結論﹐就象科學家那樣認真。 你從一個伊呀學語的孩子的表情上﹐可以看到他對求知收穫的喜悅和滿足﹐對求知的進步比看到自己身體成長更為明顯的高興。 當男孩和女孩長成青少年﹐身體發育的速度減慢﹐但求知的慾望更加旺盛﹐而人過中年﹐身體出現明顯衰老﹐他以追求更為高深的知識成為維持生命的強烈慾望﹐直到耄耋之年求知慾不見減弱。 一個身體狀況弱不禁風的人﹐長年臥床不起﹐他仍舊在關心國家大事﹐雄心壯志不比年輕人弱。 知識使人生的精神增加營養﹐增強生存的力量。 在許多開放型社會的大學課堂裡﹐經常可以看到七老八十的老人在讀大學或唸研究生課程﹐他們對知識的興趣超過許多同班的年青人。 許多老人都有這樣的座右銘﹕一息尚存﹐求知不止。
求知的方式多種多樣﹐不限於在學校讀書﹐任何信息來源都是求知﹐處處留心皆學問。 今天的人們﹐生活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如書本﹑雜誌﹑報紙﹑書信﹑廣播﹑電視﹑電影﹑互聯網。 當你進入一家圖書館﹐在一排排書架間走動﹐四週都是是書﹐伸手抽出任何一本﹐都能看到前人書寫的文字﹐讀到他們的思想﹐聽到他們的聲音﹐看到他們的音容笑貌。 讀書給人的樂趣有兩個方面﹕默默地在聽一個古人說話﹐他的思想增加了讀者的知識。 一個人閉門讀書﹐經常感受的突然頓悟﹐如同一道智慧的電光在心裡閃亮。 除了讀書和接觸知識媒體﹐個人的行動都是生活經驗﹐觸動你的思維和感受﹐發生綜合反應產生新的理解和知識。 先知穆聖說﹕“求學﹐即使遠在中國。” 當時對於阿拉伯人﹐中國之遙遠﹐如同今日之火星﹐到遙遠的國土上去求知識﹐尋找真理。 為求知去旅行﹐一路千辛萬苦﹐露宿風參千萬里﹐見到許多人﹐看到許多事﹐思維在激烈活動﹐加工成豐富的知識和學問。這是古人的學習經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古代的生活肯定比現代人單純﹐沒有這麼多的外界干擾和刺激﹐譬如田園或牧歌﹐都能使人平平安安度過一生。 現代生活﹐物質極大豐富﹐競爭激烈﹐追求財富和社會地位比知識更為重要﹐大多數人陷入了一場為金錢和名利的惡鬥之中。 資本主義製造了一個生存競爭的斗獸場﹐把活生生的人都捲入你死我活拼博的旋渦中﹐沒有時間讀書和思考﹐急功近利﹐性情急躁﹐遠離主道。 這是今日人類的不幸﹐也是真主更加嚴峻的考驗。
有才無德是惡魔﹐有德無才是蠢驢﹔伊斯蘭引導信士在真主的大道上不斷求知﹐鑄造完美的人性﹐追求兩世吉慶和人生最大的樂趣。 先知穆聖說﹕“知識把人提昇到純潔的聖殿﹐認識天地的至尊﹐擠身於復活日的完美和幸福。”
文出:伊斯蘭之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