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3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台北府城隍廟(2影片+3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9 18:49: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台北府城隍廟

主祀神佛: 城隍爺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三段82巷14之1號1樓




 

 

 
城隍(城隍爺或城隍神),其前身是水庸神,兼管陰陽的神祇,也是中國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城隍專司人間善惡之記錄、通報、死者亡靈審判和移送之職。現被人供奉於廟宇稱為城隍廟。

城隍的觀念源自道教,其後與儒教結合相互影響。最早記載城隍的是《周易》:「城復于隍,勿用師」。最早祭城隍只築土壇,無廟無像。正如《鳳山縣志‧祀典志》所載:「城隍廟無專祭,而水旱、疾疫必禱之,致敬、宿齋必告之;故立之廟,使神有所憑依也。」。設置城隍廟祭祀,大抵從道教成為民間信仰才出現。

城隍崇拜可追溯到周朝,是除夕要祭祀八個神之一——水庸。據《禮記》所載,古代天子祭祀「八蠟」中的「水庸」,就是祭祀城隍。

由漢代開始,城隍的祭祀活動不斷提升,各地人民更尊封已死功臣英雄豪傑為城隍,其中有霍光與紀信等。

守護神:守護城池或國家。
司法神:主管生人亡靈、獎善罰惡、生死禍福和增進幸福利益等等

城隍在明清以後,成為一個神的官職,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為省級行政區所奉祀,相當於陰間的巡撫。府城隍相當於陰間的知府,縣城隍相當於陰間的縣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大抵是「聰明正直」的歷史人物。

東南三大城隍:蘇州城隍春申君黃歇、杭州城隍文天祥、上海城隍秦裕伯。

古代教人做官的《福惠全書》寫道,新縣官蒞境:「於上任前一日,或前三日至城隍廟齋宿」以便在夢中請教境內是否有懸而未決的冤案。

台北府城隍廟已有129年廟史

台北府城隍廟,座落於台北市松山區虎林街3號,興建於民國前31年、公元1881年,廟地面積約兩百多坪,主祀台北府城隍爺,已有129年廟史,年度祭典是農曆十月一日,香火鼎盛。

台北府城隍廟,原為松山昭明廟,於91年4月4日第七屆主任委員楊榮次,經信徒大會決議復名,向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申請,於民國91年8月8日核准復名為「臺北府城隍廟」,並舉行創廟120週年慶典〈公元1881年建廟〉,經臺北市長馬英九先生蒞臨本廟頒發「臺北府城隍廟」匾額,以示慶賀。

現台北市武昌街有台灣省城隍廟、虎林街有台北府城隍廟等兩座城隍廟,溯源於早先漢口街一帶有間奉祀台北府城隍,因故被拆除,台北府編制取消時期,善信在武昌街興建「台灣省城隍廟」;而有善信將「台北府城隍」神像,移到虎林街興建「昭明廟」,現改為「台北府城隍廟」。

城隍廟裡的城隍一般以省城隍尊稱為公爵、威靈公,府城隍尊稱為侯爵、綏靖侯,縣誠惶尊稱為伯爵、顯佑伯,人世間堅信城隍爺為懲惡獎善的正義之神。
台北府城隍廟,一樓正殿供奉城隍爺,有城隍軟身神尊三大尊,分別為大祖、二祖、三祖鎮座正中,神前之左侍立文判官、招財童子,右侍立武判官、進寶童子。扈從神將:身長爺謝必安,俗稱七爺,矮爺范無救,俗稱八爺,外加鍾魁神將護衛,兩旁從祀:土地、糾察、獎善、增祿、延壽、罰惡、速報、陰陽等八司判輔助神。配祀:城隍夫人。副祀:孚佑帝君〈呂仙祖〉,另設有五營兵將神位、虎爺神位。

一樓西側,增祀福德正神佛龕。

二樓為佛祖殿,中殿供奉三寶佛,左殿供奉觀音菩薩,右殿供奉地藏王菩薩。外側左邊設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左右天聾、地啞祿財二神隨侍。外側右邊設太歲殿,每尊神像莊嚴慈祥、威靈顯赫,令人肅然起敬。

二樓佛祖殿〈三寶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昌殿等。
台北府城隍廟是典型古廟建築,燕尾飛翅、花鳥雕刻、層層藻井,龕飾、結網交叉斗栱,每座石柱除了聯對外,彩畫裝飾、麒麟、石獅鎮門等,鏤刻細膩、姿態生動莊嚴,信眾肅然起敬。

台北市松山昭明廟(台北府城隍)廟誌
城隍為地方神靈,其神為生前有功德勞積者之官吏認之。從三國時代起設祠廟奉祀,為各府、州、縣均設的地方鎮謢神。歷代百姓敬仰城隍為亦是官,上達天堂,下通地府,在廟內設座問案判事,賞善罰惡,是護國佑民的神祇,凡地方官衙門所在地必有城隍廟,台灣各城隍廟,均承繼名太祖洪武二年所頒的封號,而稱府城隍為「威靈公」,州城隍為「綏靖侯」,縣城隍為「顯佑伯」,所行使的職權監管陰陽兩界,特為百姓敬畏,台北最早府城隍廟位在清代撫台衙門後方「即現在延平南路糖業大樓附近」,創建於清光緒十四年至日據時期大正年間,因拓寬街道,廟址被拆除,其神像由松山士紳恭請至本地並捐獻土地籌建廟宇於現址,建廟時日盛月明兒命名為昭明廟,其廟務由地方人士組織盟會處裡,至七十一年,配合政策,並使廟務健全步入軌道起見,經眾善信設新奔走,組織台北市松山昭明廟(台北府城隍)管理委員會,歷經三屆,分別由林炳輝、楊江英、陳正雄等擔任各屆主任委員,積極領導推展廟務,秉承台北府城隍爺保佑,信者日增,善信普遍全台,香火鼎盛,鑑於建廟至今將近百載,廟貌陳舊,影響觀瞻至鉅,經管理委員會議決於七十六年八月二十一日開工重建,其工程歷耗兩年,廟貌煥然,其工程費除動用累積節餘外,承各善信踴躍捐獻,無限感謝,特立此碑以資留念。(捐獻神龕龍柱石堵刊於捐獻物上)捐獻新台幣伍千元以上者立石留念。

文昌殿誌
文昌帝君亦稱「梓潼帝君」或簡稱「梓潼君」,隸管人間科名爵祿,據「史記.天官書」等記載,係是北斗魁星前知文昌六府,也是北奎戴匡之六星,受民間之奉祀,自周朝以來,記載甚多,尤文昌帝君陰滕文乙書,振奮人心向善,影響頗深,清嘉慶六年,仁宗皇帝下詔編入祭典,春秋致祭,相當隆重,歲以二月三日誕辰祀典。

民國九十二年,歲在癸未,經第八屆委員會決議,就在本廟二樓,增設文昌殿,於孟冬時五日巳時動土修造。期中委員、監事,悉心策略,信眾慨解仁囊,工巧兩個越月,寶殿告俊,堂皇莊嚴,供奉主神文昌帝君,左右天聾、地啞,祿財二神隨侍,發宏威力,赫赫顯化,令人敬仰,終於季冬二十七日巳時安座,喚然聖相威德,盈隍普照,以期學子,虔誠崇奉,發憤砥礪,心所欲至,隨願所成,名登金榜,榮耀頭名,為銘來茲,爰特立碑,以資留念。凡捐獻新台幣伍千元以上者,鑲列至左,以彰永存。

台北市松山昭明廟(台北府城隍)
廟正門楹聯曰:
昭監司民功興黃唐表裡,
明揚其政德同玄化流行。
一、
昭秉陰陽禁暴除奸安國土,
明揚寶島殄災滅禍保黎民。
二、
昭教黎庶莫為非作歹以寧四境,
明宣世道要和氣行仁而樂千秋。
台北府城隍廟,創廟已有129年廟史,眾信堅信城隍爺為懲惡獎善的正義之神,香火鼎盛。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 本帖最後由 ntyang1961 於 2011-4-9 19:10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堡主 + 1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8 14: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