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4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天上聖母(媽祖)-大甲鎮瀾宮(5影片+15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9 20:04: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台中縣大甲鎮瀾宮
主祀神佛:
天上聖母 【媽祖、天上聖母】
台中市大甲區順天路158號
香火鼎盛的大甲媽祖廟,是大甲五十三庄民的精神皈依。以前這裡稱做「天后宮」,即今名聞中外的「鎮瀾宮」,大甲鎮民習慣稱它為「媽祖宮」,廟中科儀則慎重的稱呼「天上聖母」。

  根據鎮瀾宮誌:「相傳清雍正八年,福建湄洲人林永興,自湄洲祖廟天后宮請得神像,來台定居大甲,雍正十年,興建小祠,歷經聖跡靈驗,香火鼎盛,而不斷擴建」。

  苗栗縣誌記載:「乾隆三十五年林對丹等捐建,五十五年,吳偏等捐修,光緒十八年林鳳儀等又捐資重修」。日據以前,淡水廳內祀奉媽祖的廟宇,都稱為「天后宮」。大甲「鎮瀾宮」也記錄為「天后宮」。

日據以後,文獻資料皆記錄大甲媽祖廟為「鎮瀾宮」。至於何時改,為何而改地方耆老也都不知道原因。民國七十七年在北邊金亭旁掘出「天后宮」界址碑,才又喚起鎮民對「天后宮」的認知。

  從「鎮瀾宮」字義,應指「鎮住海浪,以供海上往來人船平安」。

因此大甲媽祖信仰和大安港的貿易有密切的關係。而大安港於雍正九年闢為貿易港,歷乾隆至光緒年間而不衰,營運高峰,每天進出船隻高達六、七十艘,光緒二十年,每天仍有四十七艘帆船的出入的紀錄。後來大安港泥沙淤積,至日據末期,已形同廢港。第二次大戰期間,被盟軍擊中的日機,曾嘗試迫降港邊的泥灘,可見港口功能已完全喪失。

  另外,大甲至新竹一帶的平埔族「道卡斯」,據祖先的傳述,他們是由大甲的港口登陸,大甲是他們移民入台的原鄉,至清朝時期,他們祖先也篤信「媽祖」。所以大甲這塊土地的發展和港口、海運有深厚的關係,而鎮瀾宮的媽祖正是先人拓展時的信仰依歸。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的誕辰。在這一天,各地的媽祖廟都會張燈結彩、演戲,非常熱鬧。最古老的澎湖馬公天后宮,被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一級古蹟。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州娘媽等。媽祖的兩大部將,是為媽祖察、聽世情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相傳媽祖俗姓林,出生於中國福建省莆田湄洲島,一出生則不哭不鬧,因而取名為默,小名默娘,因此又稱林默娘。自北宋開始受人建廟膜拜,逐漸傳播到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省分,並向海外的臺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傳布。

在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期,是媽祖信仰向海外傳播的一個高峰。此外,隨著大量而不間斷的華人海外移民活動,媽祖信仰的傳播範圍更廣、更深,各地華埠(尤其是沿海地區)多可見媽祖廟的蹤影,譬如日本長崎、橫濱的媽祖廟、澳門媽閣廟、馬來西亞吉隆玻天后宮、菲律賓隆天宮。乃至於歐洲和美洲也開始有了媽祖廟。

媽祖的影響力由湄州島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華人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學者研究指出,媽祖是從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千里眼順風耳)。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海神的代表。

媽祖的誕生地福建是中國大陸媽祖信仰最盛的地方,僅在媽祖的家鄉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媽祖廟,在民國以前,福建沿海各府縣,每縣都有幾十座媽祖廟[4],如今,福建各地的媽祖廟數量仍十分龐大,香火旺盛。媽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內陸的閩西客家山區。福建的媽祖廟中有三座被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媽祖信仰遭到嚴重的打擊,許多宮廟和神像被毀。譬如媽祖信仰發源地湄州島上的廟宇和相關文物,就在文革中被摧毀殆盡。只有少數廟宇如莆田文峰宮,在文革時將媽祖神像藏於郊區的古井中,保住了神像。泉州天后宮則是因為曾被當作工廠使用,因此躲過被摧毀的命運。改革開放後民間信仰逐漸恢復、加上兩岸交流和統戰因素,媽祖信仰重新活絡。又因為媽祖信仰中獨特的「進香、刈火」習俗,台灣各媽祖廟為求增加本身與祖廟的連結,紛紛前往湄州捐獻資金興建宮殿或牌樓等建物,使湄州島上的媽祖宗教建築迅速增加,但整體來說大陸上的媽祖信仰仍遠不及台灣的熱度。

媽祖信仰是台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由於漢人移民多自中國大陸渡海而來,且台灣四面環海,海上活動頻繁,因此媽祖成為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僅台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

台灣著名的媽祖廟,有台中大甲鎮瀾宮、雲林北港朝天宮、彰化鹿港天后宮(新舊祖宮)、嘉義新港奉天宮、嘉義東石鄉笨港口港口宮、嘉義朴子配天宮、臺南市大天后宮、彰化市南瑤宮、台南顯宮鹿耳門天后宮、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苗栗竹南中港慈裕宮、苗栗竹南龍鳳宮、苗栗通霄拱天宮、臺北市松山慈祐宮、臺北市關渡宮、臺北市西門町媽祖廟、台北縣新莊慈祐宮、板橋慈惠宮、屏東縣屏東市慈鳳宮、屏東縣里港鄉雙慈宮,以及高雄市旗津旗後天后宮等。

所謂的「迎媽祖」(也作「迓媽祖」),是到外地去迎一尊本地居民普遍信仰或有淵源的媽祖來參與巡境的活動。不管自己村裡或是共同舉行迎媽祖的區域是否已有一尊「在莊媽」或「在地媽」,都可能會往外地去迎媽祖。通常是往地域層級高一點的地方去迎媽祖。

大甲鎮瀾宮每年在媽祖生日前則舉辦「大甲媽祖回娘家」的活動。
北港朝天宮的「迎媽祖」,其熱鬧場面也與大甲媽祖出巡不相上下。

據說媽祖誕辰遶境的時候,必定會下雨。是因為大道公(保生大帝)當時被媽祖婆甩了,心有不甘的大道公(保生大帝)因此施法降雨,想要淋花媽祖婆的脂粉。媽祖婆也不甘受辱,在大道公(保生大帝)誕辰遶境時,必定會有大風來吹落大道公(保生大帝)的烏紗帽。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上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堡主 + 4 + 3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

總評分: 威望 + 4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30 02:1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