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7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6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顏思齊字振泉,福建漳州海澄縣人。明天啟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與鄭芝龍等二十八人謀覆日本德川幕府事洩,率義士十三船逃至台灣笨港(今新港)定居,鎮撫生番。未幾漳泉人民三十餘人抵台。天啟五年(西元一六二五年)九月率眾人入諸羅山行獵病勢,葬於水上鄉牛稠埔三零七號地。
顏思齊是福建海澄人,他不但身強體健,而且精通武術。因為遭受官家的欺辱,憤怒中殺掉他僕人,逃到日本當縫紉工人。因思齊為人豪爽、又能救人助人,因此,大家都很敬重他。後來與鄭芝龍(鄭成功之父)等二十六人結拜為兄弟,並且計劃推翻日本德川幕府,不料事機敗露,只好各自駕船逃走。
思齊在明朝天啟元年(公元一六二一年)登陸笨港,在水林、北港兩地設立十個寨子,一面平撫土番,一面保護漢人開墾。隔年,思齊到諸羅山打獵,不幸感染傷寒而去世,結拜兄弟將他安葬在嘉義縣水上鄉的牛稠埔尖山頂上。民國四十八年,北港特別在圓環建造一座高達數丈的「顏思齊開拓台灣登陸念碑」以紀念他開闢嘉南平原的功勞。
顏思齊的墓碑上,至今留有一道刻痕。傳說: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曾親自到尖山頂上祭拜義伯,鄭成功本想將此墓好好的整修一番,但台灣剛光復,復國建國的事業千頭萬緒,實在抽不出時間來,只好等待以後再修,可是又擔心將來在荒煙蔓草中辨識不出,就拔出佩劍,刻下一道劍痕來做標記。可惜鄭成功不久就去世了,整修顏思齊墓園的心願始終未了,碑上的劍痕也就一直留傳到今天。
來源:嘉義縣水上鄉公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