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各類茶葉的鑒別特徵:
綠茶特徵;清湯綠葉。
紅茶特徵:紅湯紅葉。
青茶特徵:色澤青綠、湯色金黃。
黃茶特徵:黃湯黃葉。
白茶特徵:白湯白葉、白毫滿身、湯色淺談。
黑茶特徵:湯色暗褐油黑。
選購茶葉首先要學會識別真茶、假茶,新茶、陳茶。
(2)真茶假茶的鑒別:
從外形上鑒別
市場上的假茶常以桑芽、槐芽、蠶豆葉、冬青葉、柳葉等樹葉假冒。
真茶邊緣呈鋸齒狀,齒上有腺毛,葉背面有絨毛,葉組織有星狀草酸鈣結晶體,而假茶就沒有上述特徵。
真茶主脈明顯,背面葉脈隆起,形成網狀脈。假茶則脈多,呈羽狀脈。
真茶的葉片在莖上呈螺旋狀互生,而假茶葉片多數為對生或幾片葉簇生在一起。
真茶的葉面鋸齒上有腺毛,腺毛一旦脫落,還會留下斑點,而用樹葉假冒的假茶則無。真茶的葉面光滑,葉背有茸毛垂直生長,假茶葉背或無茸毛或有而呈30度角生長。
從香味上鑒別
真茶含有茶素和芳香油,聞之有明顯茶香,而假茶無香味,但有青草味。用鼻嗅幹茶時,有茶葉固有的清鮮香味者為真茶,有青腥氣、黴氣和其他異味者為假茶。
從色澤上鑒別
在色澤的鑒別上,一般應是綠茶是深綠色;紅茶烏黑有光;烏龍茶則青褐中帶潤。凡茶葉色澤滯枯,綠茶過綠而呈青色,紅茶過黑等色澤異常者有假茶之嫌。
用衝泡法鑒別真假茶葉
方法是抓取可疑茶葉和真茶葉各一小撮,分別用開水衝泡兩次,每次泡10分鐘。待葉于充分泡開後再分放于兩只白瓷清水盆內,這時可仔細觀看茶葉的外形、葉脈、鋸齒等特徵: 真茶應有明顯的網狀葉脈,主脈直接射向頂端,側脈伸展至葉緣三分之二部位後即向上方彎曲,並呈弧形與上方支脈相聯合,在葉的背面有白色茸毛,葉的邊緣有明顯鋸齒,近葉尖部分密而深,近葉基部分稀而疏,近葉柄部分則平滑無鋸齒。
假茶衝泡後則無明顯葉脈,一般側脈直射邊緣。有的正反兩面均有白毫,有的全無白毫。葉的邊緣無明顯鋸齒,或有鋸齒但齒形粗大。
(3)真假花茶的鑒別
窨花茶:窨花茶是真花茶,是用鮮花和茶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拼和窨制的。這種窨制方法可使茶葉充分吸收鮮花的香氣,因而窨花茶的香氣濃而鮮純,聞之既有鮮花的芬芳,又有茶葉的清香.
拌花茶:拌花茶是假花茶。是用花茶窨制後失去香味的花幹,拌和在低級茶葉中冒充窨花茶的一種假花茶。這種假花茶只有茶葉香,而無花香,聞之便能鑒別。
噴花茶:這也是假花茶的一種。是以噴灑少量香精在茶葉上而冒充窨花茶。此種花茶的香氣過一二個月即香氣全消。用鼻聞之無天然花香,衝泡之則第一開有香,第二開就香氣全消。
(4)著色茶的鑒別
著色茶是不法商人為粉飾茶葉色澤上的缺點、以次充好、牟取暴利,而對茶葉進行人為的“著色”加工,稱“著色茶”。
著色茶一般都為綠茶。消費者懷疑茶葉著色時,可將茶葉置一盤中反復抖動,也可取一張光潔的白紙,將茶葉放在上面磨擦,仔細察著盤中或紙上,如有剝落的著色物,即為著色茶。
這時也可進一步將該茶溶於透明玻璃杯中察看,如發現湯色有異常色澤,碗底有色料沉澱時,則可進一步鑒別為著色茶。
(5)次品茶、劣質變質茶的鑒別
凡鮮葉採制技術不當或保管不善而產生的煙、焦、酸、餿、黴、油氣及有藥味、日曬味、魚腥味,或有較多的紅梗、紅葉和花青素等病變茶,均可稱為次品茶或劣質變質茶。
鑒別次品、劣變質茶可用下述方法:
嗅焦氣:茶葉嗅之有高火氣、焦糖氣,但經短期存放後可消失之茶為“次品茶”;而幹嗅或濕嗅(衝泡後)都聞有焦氣,存放後也不易消失的,則為“劣變質茶”,不能飲用。
嗅黴氣:茶葉有輕度黴變,嗅幹茶時無茶香,對幹茶哈氣後再嗅之則有黴氣味,但經加工補火後黴氣能消除的茶葉為次品茶。茶葉黴變較重,嗅幹茶時即有黴氣,衝泡後嗅之黴氣更明顯的茶,為劣質茶。茶葉黴變嚴重,幹春茶葉外形即有顯著黴變、白花明顯。內質氣味難受的茶為變質條。劣質、變質茶有害人體健康,均不能飲用。
嗅煙氣:剛嗅時略有煙氣,而反復嗅之又好像無煙氣,此類煙氣較輕的茶為次品茶。凡泡湯後熱嗅時,聞有濃烈的煙氣,品茶湯時也嘗到煙味,且不易消失,此為劣變質茶,不能飲用。
嗅日曬氣:幹嗅茶葉時,聞有輕度日曬氣的茶為次品茶;聞有嚴重日曬氣的茶為劣變條,不能飲用。
嗅酸餿氣:茶葉衝泡後嗅之略有酸餿氣,待茶湯冷卻後嗅之則無酸餿氣,或只有餿氣聞到,而無餿味品出,經複火後餿氣又能消除的為次品茶;如幹嗅、濕嗅,品嘗茶湯滋味時均有酸餿氣味出現,經補火也難消除的茶葉為劣變質條,不能飲用。
嗅油氣、藥物味、魚腥味:茶葉中有輕度油氣、藥味、魚腥味等異味,但經處理後異味可消除的茶葉為次品茶;如經處理後仍不能消除異味的茶為劣變質菜,不能飲用。
察看茶葉中夾雜的紅梗紅葉:綠茶中的紅梗紅葉程度較輕,幹看外形時色澤正常,衝泡後葉底有紅梗但無紅葉的茶為次品茶;紅梗紅葉程度重,幹看外形時色澤欠綠潤或帶花雜,濕看葉底時有明顯的紅梗紅葉的茶為劣變質茶,不宜飲用。
察著茶葉中的花青:紅茶幹看時,外形色澤正常,濕看葉底時略有花青的茶為次品茶;幹看外形時色澤烏潤或帶暗青色,濕看葉底時花青葉較多的茶則為劣變質茶,不宜飲用。
(6)新茶陳茶的鑒別
品飲新茶的利弊:
凡當年採制的茶葉,一般稱為新茶。但廣大品茶愛好者習慣稱每年初春上市的暮茶為“新茶”。而陳茶則泛指隔年採制的茶葉。酒當然是越陳越香,但一般說來茶卻越陳越次。
剛上市的新茶,外表色澤油潤,香氣清高爽口,飲之清香醇和,確是一種生活享受。故喜歡嗜新茶者相當普遍。但凡事適可而止,新茶如過多地飲用,卻會“醉人”。
因剛采擷製作的新茶,茶葉中仍含有活性較強的鞣酸、咖啡鹼、芳香物質和其他生物鹼。如大量飲用濃質新茶,茶中的咖啡鹼及多種芳香物質,會使人的神經系統和大腦極度興奮,會使人如酒醉一般出現血液循環加快、心跳加快、心慌、心悸等現象。生物鹼量在體內積聚過多,還會使人體體溫增高,並感覺頭昏腦脹、四肢無力、冷汗淋漓,甚至出現肌肉顫動等症狀。
另外,飲用大量存放時間太短的新茶,由於其所含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醇類物質較多,這些物質對人體腸胃的粘膜都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因而腸胃功能差,或有慢性胃炎者,大量飲新茶就更容易引起胃病腹脹。
從飲茶衛生來講,剛上市的新茶存放時間不足半月的,不宜飲用。買回後可存放一段時間,以讓其所含對人體有刺激作用的物質降低、揮發後再飲用,有利於人體健康。
新茶與陳茶的識別法:
從外觀上,新茶的外觀新鮮油潤、青氣重、色澤較碧綠、茶褐素少,條索勻稱而疏鬆、而陳茶因經氧化,久放後葉綠素分解,外觀灰暗乾枯無光,茶褐素增多,條索則雜亂幹硬。新綠茶呈嫩綠或翠綠,表面有光澤。而陳綠茶灰黃,色澤晦暗、枯灰無光。新紅茶色澤油潤或烏潤,陳紅茶則色澤灰褐或灰暗。
從手感上,新茶手感乾燥,用手指捏幹茶葉或放於手掌心撚,茶葉即成粉末。而陳茶手感松軟、潮濕,一般不易撚碎。
從衝泡後的色澤和香味上,新茶經衝泡後,葉芽舒展,湯色清澄(綠茶剛泡時湯色碧綠,而後逐漸轉微黃色),聞之清香撲鼻。而陳茶衝泡後,芽葉萎縮,湯色暗渾(衝泡後色澤悶黃),聞之則香氣低沉。
從茶味上,新茶飲時,舌感醇和清香、鮮爽;而陳茶飲時,舌感淡而不爽。
(7)消費者怎樣選購茶葉
消費者選購茶葉應根據“新、幹、勻、香、淨”和“一看、二聞、三摸、四品”的原則。
“新”是選擇當年採制的茶葉,避免購用“香陳味晦”的隔年陳茶。
“幹”是指選擇含水量低的幹茶葉,用拇指和食指撚捏茶葉時,能將茶葉捏成粉末。若撚不碎而成小片狀的茶葉,則表明茶葉較濕,如濕度大而至黴變,則千萬不能飲用,因黴變茶葉非但香氣全失,更含有毒素。
“勻”是指茶葉的粗細一致,色澤均勻。
“香”是指茶葉的香氣高而純正。可抓一撮茶葉先哈一口熱氣,再置鼻端嗅茶葉的幹香。聞之有板栗香。奶油香或鍋炒香者為好茶。茶葉嗅之香氣低悶,且帶粗老氣者為劣質茶葉(劣質茶葉嗅之還有煙、焦、黴、酸、餿等異味)。
“淨”是指茶葉淨度好,不摻入諸如茶梗、茶籽、毛衣或樹葉、泥沙、草葉、竹絲等雜物。
“看”是看幹茶葉的外觀色澤。
外觀外形,如龍井則扁平、挺直,而碧螺春呈螺旋形捲曲。看芽尖,一般芽尖多,則茶葉相對嫩;茶葉的外形還以條形緊細者為好,粗松者為次。
看色澤,質量好的茶則色澤鮮艷,如綠茶呈翠綠色,紅茶則烏潤光澤;色澤枯暗者,多為陳茶或次茶。
“聞”是聞幹茶葉的香氣。消費者可先哈氣、後嗅香。好茶有茶的清香,而次的茶則有異味。一般綠茶有清香,紅茶帶甜香。
“摸”是摸幹茶葉的“身骨”和“幹潮”。
用手掂茶葉的份量(即茶葉“身骨”的輕重),手感重實者,品質好,手感輕者,品質次。以手感來判斷茶葉的含水量。茶葉捏上去有較脆的“沙沙聲”,用手指撚茶葉能撚成茶末,說明含水量低。
“品 ”是品嘗衝泡後的茶味。品嘗茶味是否清香幽雅,品茶葉是否鮮爽醇厚、是否耐泡。
花茶的選購:
選擇花茶時,以透出濃、鮮、清、純,花香者為上品。
可取一把花茶放於手中,在鼻端下嗅,聞有濃鬱的花香,而茶葉中略有花瓣者,為正宗窨花茶;如只有茶葉香而無花香;茶葉中夾雜的花幹數量又多者,則多半為用窨制過的花幹摻入茶葉中形成的“拌花茶”,這是假冒花茶。
選購花茶還可隨季節的變化作不同的選擇。
春季:春回大地,萬物複蘇。可選用香濃醇厚,喝之順氣暖胃的玳玳花茶或清芬幽雅、喝之祛風去濕的珠蘭花茶。
夏季:烈日炎炎、酷暑難擋。可選飲香氣馥鬱、鮮爽甘美,喝之潤燥生津的茉莉花茶或香鬱甜酸、喝之清暑祛熱的玫瑰花茶。
秋季:秋高氣爽、風寒初起。可選用茶香濃烈、茶葉醇厚,喝之暖胃寬胸、止咳止痰的白蘭花茶。
冬季:北風呼嘯、寒氣襲人。宜選香氣清雅、鮮醇甘爽,喝之溫胃平肝、散寒祛瘀的桂花茶。
名茶的選購:
茶葉質量之高低,首先可從香氣上來辨別。
可抓一小撮茶葉湊近鼻端,如嗅之香氣低悶、有粗老氣,必為低質茶葉。反之,質好的高級綠茶,不但外形嫩綠白毫顯露,且嗅之有鮮爽清新之感,或有近似蘭香、板栗香味;好的紅茶嗅之有甜香或焦糖香;上等的烏龍茶則有濃鬱的熟桃香味。
從色澤上來講,好的綠茶應“鮮靈油潤”;好的紅茶應“烏潤光澤”;而好的烏龍則“青褐光潤”。
龍井茶:選購龍井茶以新龍井為貴。最好是“明前”(清明前採制),次為雨前(穀雨前採制)。葉形以“扁、平、直、光”,形似碗釘為佳。外觀色澤應鮮綠中帶糙米色,而香氣應鮮活、透澈心肺、經久不散為正宗龍井。
黃山毛峰茶:黃山毛峰茶形細扁、稍捲曲,色呈杏黃、明澈清爽,聞之香氣持久似白蘭。
黃山毛峰幹茶葉芽的芽鋒應顯露,芽毫多者為上品,芽鋒藏匿、芽毫少者質差。
鐵觀音茶:好的鐵觀音茶的外觀除葉色褐綠,邊緣略帶紅色,葉質厚實,“沉如鐵,美如觀音”外,必有浮於葉面似“磨砂”的一層“霜白”,亦稱“沙綠”。
鐵觀音茶常有用“水仙”或“福建烏龍”茶冒充。
購買時可注意:正宗的鐵觀音除表面有沙綠外,還應手感沉重,聞之有天然花果香。而假鐵觀音的手感重量則輕。正宗鐵觀音的芽葉緊結捲曲,側視似蓮坐或腰果,而假鐵觀音則質薄鬆散。
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上品者色澤油潤,部分葉面呈蛙皮小點。香氣則馥鬱清遠。
壽眉茶:上品壽眉茶形如峨眉,條索齊整一致而緊結,而香氣也鮮活。鬆散、淩亂、參差不齊者則質差。
河南信陽毛尖:好的河南信陽毛尖,外形細圓緊直而有鋒芒,色澤綠中帶光潤,白毫顯露而有鋒苗。聞之則有熟板栗香昧,且香氣持久。
鳳凰水仙:上品的鳳凰水仙,外形壯挺,色澤潤如金褐,表面泛朱砂點,又隱鑲紅邊,聞之也有清香。而較次的水仙則無上述品質。
茶葉大多以鮮為上,但武夷岩茶、雲南普洱,久貯隔年反而更芳香馥鬱,滋味也益顯醇厚。
來源:中國茶葉知識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