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58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名稱: 文昌帝君
來源: 台灣
材質: 木
尺寸: 13.5 cm x 24.5 cm x 12 cm
年代: 清代
說明:
台灣民間所崇奉的神祇龐雜多元,可參考的分類方式亦相當多樣。按祭祀的對象與神靈的來源可區分為天神、地祇、人鬼、物魅四類。若依宗教別的不同則可概分為道教與民間信仰系統以及佛教系統兩大類,其中前者的神系較為複雜,可依其神靈的職能,再區分為五大類:自然神、行政神、古聖先賢、功烈神明與其他地方性的民俗神。又可依照各寺廟祭祀的主從地位而區分為主祀神、從祀神、同祀神、寄祀神等類別。而依照崇拜的地域大小,亦可概分為全國性與地方性的神靈。神像是所崇拜神靈形象的具體展現,與宗教信仰密切相關,又因其藝術性與象徵意義而具有特殊的藝術風格。台灣民間重視神靈崇拜,民間專司神像製作的藝師,對於各神靈形象的塑造,均有其傳統的規矩方法:如尺寸、臉形神態、服色、法器、姿態等等,均需符合一定的規則,又因材質尺寸、派別風格、製作方式、相關宗教儀式等方面的差異而呈現多元風貌,形成獨特的神像藝術。文昌帝君為天上的星宿文昌神,如《史記天官書》記載:「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星,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其職能為主掌考試文運、功名利祿,為讀書文人最尊奉的神祇。其後民間傳說為蜀國的張亞子,被封為梓潼帝君、梓潼夫子,自此文昌星君與梓潼神合一,各地學宮皆立文昌祠,獎勵文事、科考。臺灣將梓潼帝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魁星、朱衣公合奉為「五文昌」。此尊文昌帝君造型帶斯文之氣,身著蟒袍、頭戴龍紋冠,右手持一文筆,象徵為士子文采之神。
來源:文建會 |
|